古代文学(草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三、名词解释

初唐四杰 :初唐时期 “ 以文章齐名天下 ” 的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位卑才高,把诗歌从宫廷转移到市井,从台阁移到了山野。扩大了创作的题材,严肃了创作的思想,为当时的文学革新开创了新的方向。 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 ,提倡刚健骨气。

上官体 :“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山水诗派:盛唐重要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是孟浩然、王维。主要描绘山水风景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闲适静谧,反映了盛唐时期安宁恬静的社会生活。

边塞诗派 :是盛唐时期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多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具有爱国情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格慷慨悲壮,多以七言为主,尤其是七言歌行,代表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又称为 “ 高岑诗派 ”。

韩孟诗派 :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合称,孟郊诗颇得韩愈赏识,当时即有“孟诗韩笔”的称誉。同时二人作诗皆好奇思硬语,诗风相近,故称。

元白诗派: 元白诗派是指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走了一条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

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主要的词人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形成了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唐传奇 :小说体裁之一。始目晚唐裴钏的《传奇》一书,其情节奇特神异,一般用以指称唐、宋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如《南柯太守传》《长恨歌传》 《李娃传》等。唐传奇艺术构思奇异新颖,寓于变化,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词汇丰富,句式多变。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四 简答题

(一)初唐四杰的诗歌成就。

初唐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其中涌现的诗人(以初唐四杰为代表)为大唐盛世诗歌打下了基础。其文学成就主要有一下几点:

1 诗歌基调的初建:其诗风变革的努力,促使昂扬之气与壮大之美的“唐音”之初立。健朗的风格,体现了时代精神的面貌;

2诗歌题材的开拓:从宫廷走上市井,从风花雪月走上江山寒漠,诗歌内容上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

3诗歌体式的发展:卢、骆擅长七言歌行,其歌行体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杨工于五律,为五律的重要奠基人,五律至二人标志初步定型。

(二)高适、 岑参边塞诗的不同。

高适、岑参边塞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前者以敏锐的目光洞察边关中所存在的问题,揭示其中不合理现象,因此,其诗现实性强,如《燕歌行》;而后者则以好奇的心理,描写边塞奇特的风景,表现豪迈情怀,诗歌充满浪漫色彩,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

(三)王维诗歌的特点。

表现空明境界;表现“无我”境界;有空静之美;有禅趣;诗中有画

(四)王昌龄边塞诗的特点。

(意境开阔 概括力强 情与景完美融合 表现手法丰富)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是乐府旧体,来描写在边疆战场建功杀敌的战士的保家卫国之心。王昌龄的边塞诗基本都是使用七绝。

一切景语皆情语。典型意象的选取与独特边塞环境的刻画使得王昌龄的每首诗俨然成为一幅独特的风景画,而画面的深层寄托的则是诗人深厚炙热的情感。

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是他反映上述思想内容的一大载体。具体而言,他善于运用夸张、丰富合理的想象来充实诗歌意境

(五)李白诗歌的内容。

抨击社会腐朽势力;追求美好理想;讴歌壮丽山河;人生困境的抗争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李白诗融会了屈原、庄子等人的艺术风格,从而形成了一种雄奇、飘逸、奔放的风格。;

李白诗自然而不雕饰,不仅浅显自然,而且语近情遥。;

李白诗气势磅礴,汪洋恣肆,纵横飞动。;

李白诗的结构很少平铺直叙,而是跳跃跌宕,大起大落。

(六)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一个艺术成就:沉郁顿挫的总体风貌,千汇万状的多样风格第二个艺术成就:大气磅礴的艺术概括,细致入微的写实本领。第三个艺术成就:兴象浑融的诗歌意境,议论风生的感慨胸臆第四个艺术成就:严谨整栗的诗律之美,曲折拗救的兀傲之气。

(七)白居易讽喻诗的特点。

1 “一吟悲一事”,每首诗都只就一个社会问题进行讽谕。 2 善于选择典型人物与事件,刻画生

动。 3 议论醒豁 4 语言通俗流畅

(八)韩愈、柳宗元的文学理论。

韩愈提倡“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柳宗元的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

(九)唐传奇的叙事特质。

虚实相生,结构多样;

关注的焦点是人性之价值;

藻绘可观,意韵深沉

(十)李煜词的前后期创作有何不同。

(1)李煜前期词以反映沉溺声色、纵情逸乐的宫中生活为主,如专咏美人口的《一斛珠》,描画精细、生动,且富情趣。他的艳情诗虽未脱“花间”旧格,但写得较为真切率直。 (2)李煜后期词内容和情调发生了明显变化,感慨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对江山、故国的怀念中充满了悔恨、悲愤和哀愁等复杂情感。他纯以白描手法直抒内心的极度悲痛,词中时空跨度很大,旧事新境对比贯串,既引发联想,又加大了感情份量。具极强的艺术震撼力。

问答题

比较李娃、莺莺与霍小玉这三位唐传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一、李娃是白行简的《李娃传》中的女主人公。作者在塑造李娃时揭示了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作品开始没有离开“诱引宾客”的妓女身份去描写她,她与郑生“相慕”,但情的“相慕”又屈从于利的追求。李娃的精神境界是在重遇郑生后,通过救助落难的荥阳公子方才得到升华。 二、莺莺是元稹的《莺莺传》里的女主人公,在张生托婢女送去两首诗后,莺莺作诗相答,约张生西厢见。但张生来后,又责以非礼。在张生绝望时,莺莺却主动找张生,自荐枕席。张生弃莺莺后,俗以旧情见莺莺,莺莺婉言谢绝,“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她的诗作中,流露出对张生忍情弃置的不胜幽怨,而那幽怨更多地消融在感伤的怀念和深情的善良里。 三、霍小玉是蒋防《霍小玉传》中的主人公,作品成功地塑造了霍小玉这个动人的艺术形象。她于沦落风尘之后,把生命的全部意义附丽于明知是悲剧结局的爱情,宁可在人性的升华中毁灭,也不愿沉沦于灵魂的堕落,她的爱情悲剧是一种命运悲剧。

举例谈谈柳宗元的山水游记。

正确答案: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它不是对山水的纯客观描写,而是在描写中贯注了一股浓烈的寂寥心境,且借对山水的传神写照来表现一种永恒的宇宙情怀。如《钴鉧潭西小丘记》。

举例阐述杜甫的诗歌为什么被称为“诗史”。

安史之乱带来了无数的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变化,战乱生活题材很自然地进人诗歌创作中。杜甫用他的诗,写了这场战争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以生动深广、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因而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在于具有史的认识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反映。至德元年唐军陈陶斜大败,继又败于青坂,杜甫有《悲陈陶》、《悲青坂》;收复两京,杜甫有《收京三首》、《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九节度兵围邺城,看来胜利在即,杜甫写了《洗兵马》;后来九节度兵败邺城,为补充兵员而沿途征兵,杜甫有“三吏”、“三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