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路难走,我们总在 探索 中前进。
每个人每件事,有时在自己的不经意的行为中,便会对别人造成包庇和纵容。
生活中,我们总是对一个人太好,为了一个人累死累活地付出自己的全部。
对一个人太好,说的好是无私奉献。
对一个人太好,说的烂是没有主见。
人生,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只有自己感受。
人生,不是你帮了别人,别人就懂得你的好。
不是你做了什么好事,别人就会反馈给你。
对一个人太好,别人反而会得寸进尺。觉得你对他的好是理所当然的。
有句古诗,讲的头头是道,句句精辟。
不只是爱情,生活的小事也是如何现实,你对一个人的好,别人一点都不理解你。
很多时候,你的好意,并不能换来同情。
当我们对一个人太好,便会出现各种问题。
别人只会利用你,当你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会嫌弃你、指责你。
做个“好人”好难,为何还要那么坚持呢。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总以为自己对别人付出多少的汗水,别人就会懂得回报你。
那是因为你太单纯,太天真,把这个世界想的太美好。
理想的情况是这样的:
现实的情况却是:
很多事情,没有经历,就不得懂得回头,不懂得适可而止。
宋代诗人辛弃疾有首诗说的就很有道理:
于是便有了各种感慨,世道如此弄人。
生活的样子,不是你对一个人有多好,别人就会记住你的好。
因为,转身过去,拐一个弯,别人就遗忘了。
不要对一个人太好,那样会害了自己。
在传统的家庭里,很多家长都视孩如宝。
父母的孩子给爷爷奶奶照料,他们准会把孩子养得肥肥胖胖。
他们那个年代吃不好穿不好,到了这个年代,也希望孙子可以吃好穿好。
结果孩子才几岁,就吃成了成年人的体重,然后各种 健康 问题日渐暴露。
父母何尝不是一样?总是宠着孩子,不懂得从小培养孩子。
父母处处迁就,为了让孩子过得好,放下教育孩子的重担,让孩子懂得了依赖,不懂得独立思考。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
每当孩子的请求没得到满足的时候,孩子就大发脾气。
什么事情都为孩子铺垫好,孩子往往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学习经验。
孩子长大后也会废掉,盲目地对孩子好,只是放纵他们的行为。
现在让孩子好好过,以后孩子就要吃更多生活的苦。
不能在吃苦学习的岁月里,让孩子学会安逸。
家长应该看得开,放得下。与孩子保持距离,不要太亲密,也不要太冷漠。
不要凡事都去帮助孩子,要有分寸,帮孩子的同时,也要教孩子去尝试做。
让孩子逐渐摆脱对家长的依赖,让孩子独立思考,遇到不懂的事情,都会先自己思考,不懂在问家长。
不要对孩子太好,只会害了孩子。
好的爱情是两个有趣的灵魂在旗鼓相当的实力下,互相竞争与合作。
婚姻本来就是一场交易,利用双方的自身资源相互交换,相互促进。
小说《简爱》写过:
“爱是一场博弈,必须白痴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息。”
过强的对手让人身心疲倦,太弱的对手让人厌恶。
婚姻里也不要对另一半太好,婚姻里都是生活,婚姻里的琐碎小事。不要总为了另一半去考虑,而忘记自己的原则。
白居易在《长恨歌》说过: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会有尽头,请不要为了维持婚姻的长久。
傻乎乎地为另一半付出太多,这样会让对方对你失去兴趣。
又如纳兰性德那句名言:
人心难测,很多人步入婚姻的殿堂,认为往后的生活,只要我一如既往地对Ta死心塌地,Ta也会对我相依相守。
殊不知,别人逐渐把你当成一个无聊的人,什么事都你做完了,我任何事都不用做。
等到某一天,Ta的要求无法满足,便会歇斯底里。
多少破碎的婚姻,都会在这么一句:
想要拥有好的婚姻,请保持距离,不要对Ta太好,也不要太无情。
孟子曾说过:
交朋友也是一样,人在交往过程中,相互认识,贵在相互了解。
但是也不要对朋友太好,不然会吃很多亏。
有些人喜欢送别人人情,为了增加友谊,喜欢对别人投入太多。
不分青红皂白地对朋友好,甚至倾家荡产。
当你过分地为朋友好,朋友也会设套来笑话你。朋友也会变得贪得无厌。
对朋友的态度,不要给予太多,要适可而止。
你为朋友付出的东西,朋友不会牢记,还会左耳进右耳出。
现实中,发生太多这样的反面教材了。
对朋友太好,反而害了自己。
只会取悦别人,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没有人会去同情你。
先考虑做好自己的本分,在考虑对别人好吧。
当你足够强大,别人也不会嫌弃你,还会把你当上帝宠着。
当你不够强大,才会想到去满足别人,糟蹋自己,成全别人,废掉自己。
自己对别人的牺牲,不一定能换来别人的将心比心。
老子有句名言:
能了解,认识别人,这是一种智慧。
能了解、认识自己,这是一种聪明。
为人处世,走的路多了,经历过坦途,也走过坎坷路。
太阳无处不在,又不是无处都在。
处处都是人心,人心叵测。
谨记,不要对一个人太好,也是最自己最基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