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东的互联网教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06

王志东,可能是互联网世界唯一可以铭记的东莞人。他所创造的新浪传奇,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如果不是王志东,东莞恐怕还无法在互联网世界留下足印。这位自小喜欢趴在教室窗外“偷师”、玩无线电的虎门人。20多岁时研发出BD W in、中文之星、R ichW in等红遍全国的中文平台,31岁时创立新浪网,引领新浪半年内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品牌,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王志东的传奇总是止于变故。2001年他被迫离开新浪,再次走上创业之路。已届不惑之年的他,如今有了更多时间做一个好父亲,或许也有了更多时间来酝酿互联网的又一个传奇。
酷爱高科技的穷孩子
1967年,王志东出生在东莞虎门镇的一个教师家庭。在王志东的记忆中,父母都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不仅没有像多数虎门人一样去商海中钻营,而且坚持让家里4个小孩都读书。王志东的童年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下度过,清苦的家况成为他学习和创业的初始动力。
当时年仅12岁的王志东直接从小学四年级考入初中。为这次成功跳级,父亲奖励王志东一把电烙铁。“当时是11元,挺贵的。我又花5元钱买了一个收音机套件。”在父亲的有意培养下,王志东初中时就对无线电充满了兴趣。
1981年王志东进入东莞中学念高中,加入了无线电课外兴趣小组。“除了上课,我要么在实验室,要么在图书馆。”1984年,王志东高分考入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在北大,王志东第一次接触了电脑。他发现,搞无线电太花钱,而只要数理基础好,有什么创意都可以在电脑上实现。于是他加入了计算机小组,把玩无线电的那股热情转移到了电脑上。
破碎的硅谷梦
王志东读大学的4年,正是中关村兴起的时候。大三时,王志东觉得在北大已无所事事,他想到第一线去找点事干,既能接触社会,学到先进的科技,也能勤工俭学。在中关村,王志东给皮包公司做过推销,也做过汉化、二次开发、系统集成等技术活。
在王志东的履历中,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北京北郊乳制品厂的技术员,但实际上他没有上过一天班。“那个工作不适合我,我办了停薪留职,继续留在中关村。那时我帮一个客户把北大方正王选(北大教授,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的系统改了,王选挺欣赏我,邀我回北大。”王志东于是顺水推舟,进入北大方正。
1989年7月,王选让王志东接手一个新项目。“你能不能把微软的W indow s汉化了?”从没接触过W indows的王志东,就这样懵懵懂懂地走进了W indows汉化领域。1991年6月,王志东独立完成了当时国内第一个实用化W indows3.0中文环境———BDW in3.0,成为北大方正1991年的七大成果之一。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方正并没有开始大规模推广,王志东觉得自己“非主流”,伤心地递交了辞职报告。
他计划离开北京,去新加坡充电。在等待签证的过程中,他又写出了一个外挂中文平台,这就是后来红极一时的“中文之星”。“我一个同学发现了,硬拉我入伙,成立公司推广中文之星。他说,咱们就按硅谷的方式,苹果怎么做的,咱们就怎么做。我觉得挺靠谱,跟我的梦想很匹配,就不出国了。”王志东说,1992年4月,他创业的第一家公司“新天地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成立了。
有“中文之星”的硬实力,新天地发展很快。但王志东的硅谷梦一年之后就化为泡影。随着小平南巡,全国兴起经商热潮,王志东的搭档一门心思要去做房地产,两人在管理理念和发展方向上产生严重分歧。搭档学的是政治学,阶级斗争经验丰富,王志东自知不是对手,离开了新天地。
新浪风云
新天地的失意让王志东一度深感挫折,但年轻的他很快成为投资人眼中的红人。1993年12月,王志东出任新组建的“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时年26岁。
1995年下半年,四通推出RichW in系列软件,成为当时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外挂式中文平台系统软件,迅速占领市场。此后三年之间,王志东数次奔走于硅谷和华尔街,引入境外风险投资,成为第一个将境外资本成功引入中国互联网的IT创业者。随着互联网悄然兴起,王志东开始寻求往互联网方向发展。1998年12月,四通利方宣布成功并购位于“硅谷”的华渊生活资讯网,成立新浪网,王志东出任总裁,1年后兼任CEO。
此前,王志东一直是中国第二代程序员的领军人物。此后,王志东成为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先驱。两强合并加上资本运作,王志东率领新浪网乘风破浪,半年之内便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第一品牌。
王志东似乎顺风顺水。但奔跑的新浪始终背着时代的包袱,复杂的股权和管理层结构,令王志东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试图改造。2001年,国际互联网泡沫破灭,王志东有了大胆的念头,想乘华尔街自顾不暇之机,按业务“把新浪拆了”。但这种拆分,与当时流行的合并背道而驰。“我跟董事会在看法上发生了冲突,也跟董事会某些人出现了利益上的冲突,最后被迫离开。”2001年6月,王志东被解除新浪网的首席执行官和董事职务。
回忆起这场冲突,王志东很淡然。他说,当时新浪的改造难度很大,离开本来也是他预想的选择之一。当年年底,他创立了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重新走上创业之路。在他的构想中,点击科技将成为软件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技术帝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