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头猛兽,在患得患失中迷失自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山月记》中岛敦

一位日本天才早逝作家的作品,主题是“对生存的苦恼和不安”,取材于中国历史《人虎传》,用悲情体悟历史的彷徨,借古代人物的酒杯,探究人性的幽暗和自我的存在,阐释郁郁不得志的情怀和生存处境,文字优美,独出心裁,读完印象深刻。

虽读完《山月记》已经很久了,但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一是文字太过深入人心,仿佛内心被利刃刺痛一般;二是作者的才华和天赋确实让人望洋兴叹,简直不敢相信竟是出自于日本作家之手;三是对于作者的英年早逝表示惋惜。

说到天才,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羡慕,但他们大多都命运多舛,非常痛苦。

有句话说得好, 天才跟世界的关系,向来便是要么世界被征服,要么就是被世界压碎。

艺术与痛苦相辅相成,艺术源自于痛苦,而痛苦浇灌着艺术,是艺术的养料。

许多天才的艺术是抽干自己身体的河床来倾造的。

而且天才太容易被孤立,选择天才那样过活,也就意味着要舍弃做正常人的权利。有多少旁人歆羡的天赋,就必须要承受多少常人忍受不了的寂寞。

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和天才共处,但人们乐于谈论天才,毕竟一个没有天才的世界,一定会单调不少呢。

其实最让人心疼的就是天妒英才!

古往今来无数的例证在揭示着这些神明有多么的善妒,他们见不得十全十美,也容不下完满的人生,前一秒还岁月静好,下一秒便海啸山崩。

有人把这种力量叫作命运。

《山月记》讲述了主人公李征有一些才华和能力,年纪轻轻便金榜题名,进士及第,但由于他自视高傲,不愿和别人同流合污,不久后便辞官而去,闭门绝交,潜心诗作,想以诗人流芳百世。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几年之后李征迫于一家的生存压力,妻儿衣食难以为继,不得不再次做了一个地方小官,曾经的同僚都已身居高位,而如今的自己还要听命于自己所不齿的人,并且对自己的诗人理想也感到绝望,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昔日之才俊的李征,自尊心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最终发了疯,沦为了猛虎兽身。

对自己沦为猛虎的命运,开始李征充满了悲愤、绝望和无奈,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与自己的内心和解:

李征其实像极了现实中的一些人,心比天高,总觉得自己能力过人,与众不同,要比大部分人都强,一定会做出一番惊天的事业。

在社会的熔炉中历练几年,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但又不愿意向他人讨教学习,提高自己;一边又看不起一些不如自己的人或事,不甘心与他们为伍,最后沦为高不成低不就,在患得患失的自我消耗中不断挣扎,迷失自我。

反而那些与自己旗鼓相当甚至不如自己的人,慢慢的跑在了自己的前面,给妄自尊大的自尊心又是致命一击,让自己好不痛苦。

其实每个人都是驯兽师,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头猛兽,这个猛兽或是强大的自尊心,或是妒忌心,或是野心,或是贪婪……

当这头猛兽膨胀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奔跃于身体而出,自我就会完全失控,最终留下的就是无限的悔恨和遗憾。

有野心和欲望不是坏事,但千万记住: 当你的野心和欲望在成长的时候,让你的才华和能力也一起成长,亦步亦趋。

活着,大多不会云淡风轻,活着就会有欲望、有野心。

之所以焦虑痛苦,是因为你的能力跟不上你的物质欲望。还有一种落差是: 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曾所受的苦难!

自己曾经就深陷于这个野心的旋涡之中不能自拔,天真的认为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却忽略了现实因素和能力的问题。

有野心肯定不是坏事,但前提是你能驾驭住它,否则的话你被会被它所反噬:欲速则不达时的过度焦虑,孤注一掷、背水一战时的盲目自负,想象与现实落差时的沮丧挫败,这些都会对你的内心造成严重的挫伤。

现在终于能够清醒的认知自我,自己的能力还配不上自己的野心,至少是目前如此。

也终于知道,人生的弯路一步也少不了,但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最快的捷径就是脚踏实地,慢慢地提高自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现在的大多数人都太崇尚速度了,都太想“拔苗助长”走捷径,渐渐失去了耐心和专注……

我到是觉得:跑得快,摔得痛;慢慢走,比较稳。当然每个人的性格和观念不同,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和速度往前走就好。

但请给自己以时间。

特别喜欢一段话,也送给你:

你要努力,也要学会等待。

好好努力,默默打磨自己,

当有一天,你的能力跟你的野心匹配,

你会被看到,贵人自会来,好运也会随之而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