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有哪些剧情让你觉得编剧把观众当傻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3-24
影视剧有哪些剧情让你觉得编剧把观众当傻子?其实我觉得并不是说编剧把他观众当傻子,我觉得只是因为剧情的需要。但是又没有办法,所以说只能这样子。演出才能够有。那样的效果才会出现好的效果。观众们只是看一看就可以了,没必要计较这么多。
第2个回答  2021-03-24
我觉得影视剧当中的一些英雄救美相关桥段就感觉像是编剧把观众当做傻子一样。英雄救美还要来一个转圈圈。其实很多桥段逻辑性不强。也不够严谨。
另外还有就是很多剧当中的一些女扮男装,其实这种的一眼就能看出性别的,剧中的人物角色愣是看不出来。这就感觉观众都是傻子。
第3个回答  2021-03-24
有些人人事剧特别是战争片的剧主人公也好,或者是重要人物也好,已经很的伤了,但是还能说话,还很精神,这样的剧情,感觉编剧把观众当傻子
第4个回答  2021-03-24
影视剧里面那些手撕鬼子的神剧让人感觉非常难以接受,还有把敌人演的非常弱智的片子
第5个回答  2021-03-24
影视 “ 五子登科 ”

编导是骗子,演员是疯子,观众是傻子。

傻子给骗子疯子票子,啥时候挣脱这环环套子。

这是民间 ” 溜出来的 ” 近些年中国影视的基本状况。当然不是全部,有好的影视,可是好的居少不多。

其实这 ” 五子 ”,原本是前面的 ” 三子 “。”前三子“ 是戏谑式的褒义,它早在1960年代就 “ 顺口溜 ” 了。是表扬表彰,是叫好叫座,甚至是推崇。

骗子——指的是故事片里的艺术虚构,虚构而不虚假,虚中有真有实。这种真实,比可见的真实浪漫焕彩,比现实的生活凝练聚焦。这种虚而不假,是某些观众个人囿于时空、未曾见过的存在;或者是现实没有、但是富有未来可能性的存在;乃至是未来也不可能有、然而人们心理上有的理想和梦想。

比如《天仙配》,仙女下凡嫁农夫不是现实。但男耕女织是几千年的现实,打破门第障碍求取婚姻自主是现实,有些深闺之女美似天仙是现实。七仙女不过是人间美似天仙的姑娘移置到天宫罢了,不过是人间的 ° 馅饼 ” 飞到了天上、又从天上飞下来罢了。或许正是受了《天仙配》的启发,才有了今天的通讯卫星和北斗导航!

与此相映照的是嫦娥。她是中华 “ 月亮文化 ” 的人文理想。中国人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崇月拜月咏月,还约定了正月十五、八月十五月亮节。中国人不甘心于总是在地上空空地望着月亮,它那上面必须有中国人,有中国故事。于是和七仙女从天上飞下来 ” 逆行 “ 的嫦娥就从地上奔月啦!近几年,中国的玉兎车已经在月球上巡察数次,月球上并没有发现嫦娥,但14亿人心中的嫦娥仍在广寒宫里永存。谁要是想抹掉抹黑这个故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绝对不会容忍!科学是解谜的,神话是入幻的,艺术是浪漫虚构而不虚假的,戏称之为 “ 骗 ”!

还有,影视里有许多声音是 “ 拟音 ”,马蹄声是人工敲击竹木乐器、仿真后配上去的。闪电雷鸣是马口铁抖出来的。武打的 ” 噗、蹼噗、噗——!” 也是后期制作时追配的。这些也戏称之为 “ 骗 ”。骗得带劲,还得骗下去!

疯子——这指的是演员化入角色的我之忘我、非我,达到了看不出来扮和演的境界。比如《冰山上的来客》《红高粱》《泰坦尼克号》《篱笆女人和狗》《亮剑》就是。演员不止是进入角色,进而是融入、化入角色,出神入化,借尸还魂,剧中人物的神魂在演员这儿附体。不是演员摆布角色,而是演员任凭剧中人物摆布。笑,不是皮笑心不笑;哭和泪,不用沾辣椒水儿。人们把演员这种暂且失去本我、与剧中人物浑然一体的情状,戏称之办疯子。

傻子——傻子是被顶尖的编导和演员感动感化出来的。比如1950年代人们在影院看《一江春水向东流》时,有些人哭得一塌糊涂,两个中年妇女甚至相拥而泣,出影院时才彼此发现衣肩都让泪水润湿啦!于是苦笑道:咋这么傻!这看的是电影,又不是真的。转而回家的路上,还是沉浸在电影的氛围当中。《流浪者》也类似。60年前学校集体看这部电影,映后数日里,只要是课余,校园里就到处哼唱 “ 到处流浪,到处流浪! ” 老师笑道:解放了,现在是新中国,你们可别流浪啦!这又是戏称的傻子——只顾学歌了,不看校园,忘了政冶。好笑好玩!

总之,影视方面原本的骗子、疯子、傻子,一个个都好。

可是,近些年 ” 三子 “ 之后添加的票子、套子,越来越让世人难以忍受,让千万人活受其罪!并且拐带的原有 ” 三子 “ 也变了形,败了胃口。是的,动辄三五十集的电视连续剧,有些编导是另一类的 “ 骗 ”,许多演员是另一类的 ” 疯 “,他们把观众当成了可以随便忽悠的 “ 傻 ”。他们也太小看人了吧?谁看那些懒婆娘的裹脚条子。于是大多数家庭宁可重看《动物世界》。看科教频道,看戏曲频道。看央视新闻、省视新闻、地方新闻。看体育频道,其中看足球、看台球不惜陪伴到午夜凌晨。等等。那些又臭又长、频插广告的 “ 连续锯 ”(锯字无误,让广告锯了)连误在哪里?

总的来说就是,每一种题材的影视:A、故亊大同小异,情节脉络类似。看了二三集就十之六七的知道故事情节的发展、高潮和结尾。B、人物形象 “ 似识化 ”(类似京剧脸谱化),人物性格同质化。各剧的连长都差不多,各剧的经理仅业务不同,各剧的女秘像是同母异父姐妹,各剧的居家老太太就更是性格的复制。C、口头语言涌塞全剧,静场的形神语言少而近无,从头至尾都是说、说、说。D、电视剧有长度,欠深度。有行动,缺感动。有情节,寡意味。讲道理,少哲理。E、文物要修旧如旧,影视却演古如今。新路都穿山取短,影视则盘路绕山。下面举例看看它们的套路。

1,抗日神剧一拍再拍,不必详述了。还有一种 ” 逆神剧 “ 比抗日片更神,它就是越来越增量的匪片、敌特片。剧中的女匪女特无不是冷美凶诈,唇枪舌剑,匕首暗藏,短枪精准。她们比武夫勇男都厉害三分,功夫十分了得。其中女匪首,最终都是被解放军诱导感化好了,出山寨,入正规;而女武特,都是多行不义必 ” 他毙 “,败露之后在且战且逃中胜似武警,下场毙命也是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真令人好笑,大概是受了中国足球 “ 阴盛阳衰 ” 的启发,把中国足球复制到中国匪特影视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