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坏狐狸的故事》传达了哪些深刻启示?是否颠覆人类已有经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大坏狐狸的故事》由本杰明·雷内 / 帕特里克·英伯特导演,2017年上映安锡动画电影节,年内三月十六日在中国大陆公映。整部电影由三个故事构成,相互独立,又通过相同的人物,场景和舞台剧式的介绍联系在一起。其中“宝宝待发货”和“拯救圣诞计划”分别承担了电影的开始和结尾,动画的娱乐味道浓重,“大坏狐狸的故事”夹在中间,寓意较为深刻。我想分享“大坏狐狸的故事”中,影片主创们如何用反叛,给我们教育和反教育的启示。

反叛这个词,是我借鉴自英国的童话电影《反叛童谣》,内容也确实反叛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灰姑娘”、“小红帽”等几个世人熟知的童话故事。但反叛的结局并不是无脑的揭露黑暗,导演出人意料的保持住了童话的本质,我看到最后还是被一系列故事的美与真圈粉。之后的段落会有剧透,但是我认为这部动画的剧透并不会对观影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影片开始剧情就可以完全预料了,没有刻意的隐藏。

《反叛童谣》中的反叛是对现实中已有事实的挑战,是一种再创作;而《大坏狐狸的故事》则是对事物本质的反叛,对已有经验的颠覆和另一个脆弱面的诠释。已有经验和脆弱面的诠释,我认为对我们完整的认识这个寓言至关重要,已有经验和脆弱面的关系又是另一个重要的认识。

《大坏狐狸的故事》颠覆了我们的哪些已有经验?

现代的科学研究表明,狐狸吃鸡是食肉动物的天性使然。“大坏狐狸的故事”中娇弱的狐狸接受狼的建议,做出张牙舞爪的凶狠模样吓唬母鸡,但以失败告终。狼又配合狐狸,偷了母鸡的鸡蛋,准备孵化小鸡饲养再食。看到此处,我觉得狐狸和狼简直是凶狠至极,更加坚信了恶和野蛮是这类食肉动物的天性,无法改变。但,小鸡孵化了,鸡仔一出生就簇拥到狐狸的身边,叫起了妈妈,狐狸试图甩开,但鸡仔抱得更紧,那种新生命渴求母爱的冲动一点也不比饥饿的狐狸渴望食物的冲动弱,画面中狐狸的眼睛变的柔软,他真的像一个母鸡似的看着地上的三只鸡仔。

此处是我认为的一个经验颠覆,我们并不觉得生硬或虚假,因为初生的鸡仔确实会把任何一种动物当做母亲。巧妙之处在于,饥饿的狐狸被这种初生的懵懂无知、天真无邪控制了。但我们必须认清,这个颠覆只是导演的主观构建。这个故事的蓝本来自于本杰明·雷内的绘本《坏狐狸》,讲到底这是本杰明·雷内观察到的事物本性所具备的强大力量。

动物的另一个脆弱面是什么?

狐狸吃鸡是现实的真实现象,但狐狸吃鸡是狐狸恶的本性却是人的主观给定。或许,我想狐狸并不喜欢吃鸡呢?它只是需要一些肉充饥,正如原始的人类会狩猎一样。为什么我们把狐狸吃鸡的行为,判定为狐狸是恶的?因为鸡关乎人类的切实利益。而我之所说狐狸吃鸡,可能并非狐狸所愿,依然是来自《大坏狐狸的故事》中坏狐狸的表现,当然电影只是个虚幻的东西,我并不认为这种观点在现实中依然有地位。

以上两点是我观看《大坏狐狸的故事》受到的启示,狐狸教育了三只鸡仔,三只鸡仔给了狐狸教育反馈。究竟电影中有没有表达出这些,我对自己也持怀疑态度,毕竟我在分析这部动画片时忍不住的主观臆想。对我的分享,有意见和想法的影迷,可以留言评论。

我是影评匠,专注于电影评论和推荐,喜欢电影的你,别错过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