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了拍“摆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关于地摊经济,它的财富想象力很早就已经见识过。

第一次见识是几年前去台北的夜市,那时台湾的同事和我说,几个卖最火的摊位,家里是住别墅开奔驰的。

第二个见识是龙丰夜市一个卖窗帘的,摆了十几年在惠州拥有两套房。

第三个见识是最近,在龙丰一路口的路边摊烧烤档,突然转正弄了个铺面来做生意了。

我当然并没有靠摆摊致富的想法,上面说的三个见识也是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才做到,更多的是失败的。

不过摆摊至少是一种的体验,成本也不高,同时更重要的是 “精益创业”的小模型验证 。所以一直跃跃欲试,折叠桌,装饰灯其实早都已经准备了

方直这个活动,正好吹起这个东风,于是我决定试水一下。

摆摊三样:手工头饰,手调饮品,跑步袜

战果:

跑步袜无人问津;

手工头饰在饭点前许多人购买以及咨询,但这是"家人"之前在深圳玩摆摊剩余的材料做的,所以货不多。

手调饮品在饭点后才开始陆续有人咨询并点单

营业额 :218元。有部分是同学和朋友看到我发朋友圈而来顺便支持的。

复盘 :品类有点多,容易失焦;第一次不熟悉,手忙脚乱;饮品没有清晰的展示和提示,无法引起直观想象。

调整 :砍掉跑步袜,把重心放在饮品,摆上荧光展示板和放上音乐。

摆摊二样:手调饮品,手工头饰

战果 :

手调饮品咨询人多了,但是转化为点单不算多

手工头饰由于所剩无几,也并非重点摆放,故咨询不多。

营业额 :205元。有一半收入是同学们活动完过来这里看看我,顺便支持下。

复盘 :由于主打香茅薄荷苏打水,不为大众所知的品种,是我们自己之前吃泰国菜试到很喜欢,而让路人尝试似乎有点难。

1,没有因地制宜

方直广场不在闹区,6点~7点的人流是来吃的,此时饮品很难受欢迎,而饭前小逛反而可能,所以这也是第一天小饰品刚开始容易成交的原因。

而8点~9点为饭后散步,闲逛时间,饱腹后的散步,对饮品需求也不大。

2,方直广场没有引流

方直广场对面的金山湖公园,人流是很旺的,都是散步的主流人群。但是方直广场办这个活动只提供了场地,没有进行任何户外广告宣传,也没有做线上推广,连个充气拱门都没做,仅靠方直自身那点流量的人和附近散步的人很有限,很多路过的人都和我们说,都不知道有这活动。

反观隆生广场也一样做这个地摊活动,请人唱歌,做拱门,做宣传,一样平常人流不大的隆生广场在地摊活动推动下迎来一大波人流。

3,饮品的品类没选好

我们选用的是香茅、薄荷、苏打水、柠檬、青瓜,青桔、秘制糖浆等搭配。

首先香茅这个品种不为大家所熟悉,然后苏打水刺激度低,加上饮品不像奶茶和咖啡那样有浓郁的香气 ,无法引起即时的诱惑力。

其次,饮品要么解渴,要么社交;解渴在白天炎热的场景或者在散步已久的公园或运动场所会比较有吸引力。而社交,需要坐得舒服的好环境。而这几种场景在我们这里都不容易实现。

除非现在我们旁边有一家卖得很好而又重口味的小吃,而他们没有卖喝的,我们刚好搭配上,这也许可以乘上顺风车。

下次摆摊,要考虑清楚地方特性和品类

最后感谢所有支持我的朋友们,亲友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