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时代烙印的“80”年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80年代是个让众多人无法忘却的年代,虽然对现在年轻人(90、00)有些很久远,可是对于60、70后出生人群(现在已成为中年人)仍然记忆犹新。特别是具有年代烙印的“自行车、缝纫机、到后来黑白电视机、双声道收录机”等。这些带有时代特色的物件,在当时是非常昂贵的,完全可以说很奢侈!

        那时候的“二八"型自行车,不亚于如今模特车、汽车汽车。每天他们骑着行车往返于上班、下班路上,并且他们的脸上还洋溢着幸福微笑。与此同时在当时还处于风华正茂年轻的他们穿着具有时代烙印的喇叭裤、色彩鲜艳衬衫外加一幅很个性、很潮流的蛤蟆镜更是那个时尚世纪改革初期的年轻人感受着时代的潮流!

     进入中年的他们每天虽然在忙碌,但是每每谈论那个时代时,他们对年轻时代谈论的都很激动,并且那个年代发生的很多故事细节记得很清楚。

       其实对于人到中年的60、70出生的人们,因为他们不仅改革初期见证者都得还属于参与者(机关领导、企业家)。特别是作为70后的人群他们不仅看到那些穿着很时髦、很个性喇叭裤、红衬衫及个性十足蛤蟆镜和如羊毛卷烫头。虽然我们生活在远离大城市的小镇,但是由于其交通便利和信息通畅,外面一切的新鲜事物不断涌到这个卫河岸上小镇。如被称之为的靡靡之音、双声道收录机、还有就是在县城很稀罕娱乐场所的电影院等,在那个年代,我们那个小镇已经有了可以在室内播放电影院。那时,我在课余时间看了不少经典之类影片“红牡丹、西安事变、405谋杀案”等。

        我是典型的70后,曾经经历了那个70末、80初的时代变化。虽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是对于80年代  也是我记忆犹新的年代。那时,虽然我们的生活环境是个城乡结合部小镇。由于我们那个小镇所处交通位置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文化其中也包括流行音乐。只要远离80公里的城市里有的流行音乐,不出半个月就会出现小镇街旁音响店或者发廊里。        哪时,虽然我还是中学生但是逛街、听音乐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时候,作业本上除了一些老师布置作业之外再就是记录一些港台流行歌曲的歌词(比如:邓丽君的甜蜜蜜、张明敏中国心、垄上行等)。为此也经常遭到老师批评有时也会为此叫家长。

       那时,我对于些歌曲很着迷。期初就是感觉旋律很好听,歌词大意表达很简洁也很清楚。所以喜欢。我记得应该是84年春天的一个周末,虽然已经春暖花开的季节了,但是由于北方地区早晚的气温很冷,所以晚上没事儿在家就是搂着半导体听中央台、地方台每周一歌,不过,很多喜欢学歌都是从哪里学到。边听边把记录歌词记录在作业本上,而后再一遍遍背诵歌词到最后再复习刚才播放歌曲中曲调。就这样一首首动听的歌曲,自己可以朗朗上口了。由于自己在周日光听歌儿了,老师给布置的作业一点也没有写,周一早上遭到老师的惩罚。类似我这样的遭遇,对于那些流行音乐爱好者都有类似的遭遇呵呵……

      不过那时年轻人对刚刚进入内地的流行音乐,不敢明目张胆的收听,只是在每晚深夜了,自己躺在被窝里还在偷听。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次在广播或者网络听到这些记忆犹新的流行歌曲。虽然80年代已经离我们很久远了,但是很多事儿让人记忆犹新。特别在我的记忆中,二十世纪的八零年代,是个很特殊的年代。80年代是人们记忆中最为刻骨铭心的时代,无论精神或是物质层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精神生活方面,家庭中自从多了两样物件“录音机”和“电视机”后,流行歌曲、影视剧插曲开始充实着每一个家庭的视听娱乐元素, 也注定该时期的一些老歌将成为几代人永恒的记忆。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西方文化及流行音乐元素  服装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以前千篇一律的着装演变成了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样式。特别是那些具有那个年代特征“喇叭裤、蛤蟆镜”到后来的80年代末期的大红色衬衫、纯白瘦身裤外加上一系列狂歌金曲。

       那时的喇叭裤改变了中国人数十年的整齐乏味的服饰装扮,走在大街上,上细下宽,把整个PP绷得圆滚滚的,裤脚宽得足以当扫帚的“奇装异服”喇叭裤外表不分男女,拉链一律开在正前方的裤子,这可能就是我们后来称之为时髦打扮。

       无论男女老少,也不管是何种职业,大家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千人一面,万人一体,个性不能被张扬,只能被打倒 ,具有强烈的阶级意识形态。

        那个时候,作为上世纪70年代初生人我还是个刚刚入小学不久小学生。放学后跟其他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也喜欢在放学的路上到处玩耍。特别爱玩的去处就是镇上商店、书店和新开不久的电影院。特别是那时候,在大街上,看到那些年轻人也学着城市里的时髦青年一样,细长的身材穿着大方格的浅色喇叭裤,上身穿着件大红色衬衣,特别黝黑的脸上扣着一幅很酷比的蛤蟆镜在那个年代属于个性十足。不过这样的打扮,除了引起众多人瞩目外再就是引起很多青年人羡慕,这也会召集那些多年守着传统的年迈老人指指点点。还被说成“小流氓、二流子”可能主要是常年居住在镇上老人受传统文化约束,无法接受这股服饰新潮。

      在上世纪的80年代,娱乐、信息资源比较匮乏,唯一了解外面世界的手段就是通过广播、电影传播渠道。为此,城里的年轻每天下班后,电影院成了人们唯一去处。

       那时,所生活在地处远离城市一个城乡结合部小镇。这里的人们收入主要靠农业种植和家禽喂养,有些头脑灵活人,除了种植农产品之外再就是靠经营熟食如:牛羊肉、烧鸡为主。  在那个刚刚处于经济改革初期时代,还有些人为了获得更大眼界,他们走出家门,到外地进一些布匹、服装到集市上销售并且也获得丰厚的收益。

       由于这个千年古镇多少年来,水路相通(卫河由南向北直通京津地区),交通路网——308国道。的发达,给小镇商业带来繁荣繁荣。历史资料介绍这个小镇河东岸的金滩镇码头,熙熙攘攘,搬运夫或担挑,或肩扛,忙着装卸货物,由早到晚,十分繁忙。许多船家在这里靠岸,到镇上采购或兑换农产品,还有的停船住宿。因此,周边府、县的一些商人纷纷看好这个地方,在这里开商铺,办作坊,经营旅馆等服务业。随着商业的不断繁荣与发展,大戏院也成了这里人们业余期间听戏好去处。老人们说。

       其实这家电影院是由老戏院升级改造的,更多的功能主要以接待剧团喜剧演出其余时间主要以播放电影为主。80年代初,镇上很多年轻都是在这个初始电影院——就是在剧院基础之上升级改造而成。观看了很多那个年代经典影片比如:红牡丹、喜临门、海外赤子、月亮湾的笑声、笑比哭好以及到后来泉水叮咚等。虽然这里只是一个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可是由于电影院文化传播,这里的人们眼界不断开阔,为此人们对外界文化渴望接受。  

      80年代初期,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内地文化处于百花齐放、百鸟齐鸣时期,人们渴望接触一些新的文化知识。镇上唯一家电影院诞生了,我记得首场电影是少林寺,是1982年夏天,那时我还很小,也特别想看看国产第一步彩色武大片,好像还是宽银幕,画面很震撼具有强大的冲击力。那晚,是哥哥骑自行车带着我一起去看的。刚到电影院门口,外面已经挤满了人还吵吵嚷嚷的。并且在售票口早已排起了20多米长的长队。有的为了能早早一睹武打片新鲜,还发生了争吵和肢体纷争。不过,我们很幸运在拥挤中,最终还是挤进去了并且还欣赏了那场具有视觉冲击力经典影视力作。

        当时就是在繁华、热闹的现城电影院也属于稀缺娱乐产品,每到华灯初上之时,忙碌了一天人们吃过晚饭后就会休息。不过一些年轻人还会三个一伙儿或者更多凑到一起骑车到电影里看电影。虽然那时电影影片内容也不是丰富,就是在影片产品线极其很狭窄的背景下,他们每次观看后,还是对于影片中的某个故事情节所打动。如今,三十多年过去,我与一些60、70后出生的朋友在一起喝茶时,谈论80年代经典电影力作之时,他们对那些影片内容给予很高的赞赏,并且还对影片故事中的内容也讲的很细。

        几年后,随着文化市场发展和演出市场繁荣,明星已从荧屏后走上了舞台与现场观众进行热情互动,从此也拉开了明星走穴演出,以播放电影为主的电影院基本上主要以接歌舞演出为主,播放电影已成了附属产品。特别到了九零年代,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电影院基本上走向了衰落。前几年,我回家看望父母时,曾到那个电影去过,那时唯一一家功能专一电影院现在已经变成了废墟并且改成菜市场。看到眼前繁华景象的菜摊和喧嚣讨价还价的嘈杂声,如今给我留下只是久远的记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