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 解放北路 东二道巷在哪上小学

如题所述

  太原老军营,宋、金时驻兵处。明初修建营堡后,称作老军营堡。道光《阳曲县志》:“老军营,旧名古正村,距城五里。”成化《山西通志》载:“老军营堡,在太原府城南五里,周围一里九十步,南、北两门,景泰初,巡抚都御使朱 令居民筑。”
  明初之后,再未更改,延续至今。
  大东门 明太原城东南门,初名来春,后改宜春,清代亦称大东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大东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大东门街,民国时有大东门街、大东关街。1980年大东门街并入府东街。今有大东关街及派生街巷2条。

  小东门 明太原城东北门,名迎晖,清代亦称小东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小东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小东门,民国以来称小东门街。今有派生街巷2条。

  大南门 明太原城西南门,初名朝天,后改迎泽,清代亦称大南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大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大南门街,民国时有大南门街、大南关中街、大南关东街、大南关西街。大南门街于1955年并入解放路,大南关中街于1956年并入解放南路。大南关东、西二街已消失。大南门外尚有小南关。以小南关而名的街巷,民国时称小南关,今名小南关街,并有小南关西街及派生街巷5条。以迎泽而名的街巷有迎泽大街、迎泽西大街、迎泽南街。

  新南门 明太原城东南门,初名太平,后改承恩,清代为别于大南门(迎泽门)而称新南门。为纪念辛亥太原举义,民国时称首义门。以新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新南门街,民国初年因改称首义门街。新南门外民国时有首义关街、自新路、正太街、桥东街,及新南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自新头条、二条诸巷。1955年首义门街并入五一路。1954年首义关街并入并州北路。今有派生街巷4条。

  水西门 宋太原城西门,名金肃。明扩展太原城后沿用作西南门,初称阅武,后改振武,清代亦称水西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水西门而名的街巷,清代有水西门街,民国时有水西门街、小西关街、水西巷。今有水西门街、水西关街、水西关南街及派生街巷18条。

  旱西门 明太原城西北门,初名通汾,后改阜成,清代亦称旱西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旱西门而名的街巷,清代有旱西门街,民国时有旱西门街、旱西关街,今有旱西门街、旱西关街及派生街巷9条。

  大北门 明太原城西北门,初名镇朔,后改镇远,清代亦称大北门。后演化为地区和街巷名。以大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有大北门街及派生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民国时有大北门街及其派生的东头道巷、东二道巷、东三道巷、西二道巷、西三道巷,上关街及其派生的上关头条、上关二条,以及阁外街、土门街。1956年大北门街并入解放路。派生的东头道巷、东二道巷、东三道巷和西二道巷、西三道巷仍存。土门街、上关街、上关头条、上关二条,1957年并入解放路。今有上关西街。

  小北门 明太原城东北门,名拱极,清代亦称小北门。以小北门而名的街巷,清代称小北门,民国称小北门街、小北关街。小北门街今名小北门,小北关街今名小北关。

  旧城街、新城街 清顺治六年(1649年),在太原城内原大南门街西侧修筑城堡,驻扎八旗兵,称满洲城。光绪十二年(1886年)满洲城被洪水淹没,又在小五台另筑新城,时称新满城,原满洲城称为旧满城。以旧满城而名的街巷民国时有旧城街及头道、二道、三道、四道巷,为妓院集中的地方,并驻有妓寮所。今仍称旧城街,并有派生街巷6条。以新满城而名的街巷民国时有新城东、西、南、北四条街,今有新城街、新城东街、新城西街、新城南街、新城北街。

  古城街 古城,位于太原城北2.5公里古城村。传为春秋晋大夫窦鸣犊所筑。今以古城命名的街巷有古城东街、古城西街、古城中街及派生街巷6条。

  半坡街 处宋建太原城内子城的西城墙遗址。宋、元时期子城被毁,西城墙圮为土坡,称半坡,形成街巷,以半坡而名。清末称半坡街,民国有半坡东街、半坡西街,并派生有半坡北巷、半坡南巷。今有半坡东街、半坡西街及派生街巷6条。

  韶九巷 处解放路两侧。《商书》:“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为虞舜之乐;九成(九读音“大”)即大成,意思为能继承光大尧之道。今韶九巷处在宋太原府城内子城南门外位置。子城内,有宣诏厅,为宋代宣读皇帝诏书的地方。韶九名称,当源于此。意为皇帝声音、九重之声从这里传出。追问

答非所问

追答

先给我踩

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20
解放路小学
第2个回答  2014-02-20
哪里都可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