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人们对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05
2010-02-21 10:13:28 来自: 祥子(东北最牛第一街头mc!)
祖国的文化遗产可谓各具特色,各领风骚,每一处都是中华文化和秀美风光的集大成者.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延续性、长期性和全民性,是经久的积累,是悠久的传统,是绵长的守护.下面,就个人的感触,从以下方面来阐述身边的文化遗产保护
国家:
1、最好的办法是加强法制及执行力度,对于破坏和侵占文物及文化遗产,以及工作不利者严惩不贷.
2、在进行开发拆迁文化遗产区域时,尽最大能力保护好文物的完整性.
3、对全民进行历史教育,实地观察体验了解,让民众亲身感受一下文化遗址的重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多么重要.欲亡其国先亡其史,可见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他可以加强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可以以史为鉴加强人的民族紧迫感.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骄傲.但是我们也有百年的屈辱史,为此我们的祖辈付出了血的代价,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记住那血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他时刻鞭策着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田,让我们更努力的去奋斗,不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
个人:
一、从思想上认识文化遗产的意义
文化遗产具有连接古今、传承文化、融会历史的意义.因此,文化遗产不仅是一地之宝、一省之名、一国之盛,更是全世界的遗产,全人类的瑰宝.所以,首先应该从思想上引导国民认识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懂得文化遗产对于自己、家族、国家、民族、世界甚至子孙后代的独特价值.从而,对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有所关心、爱护和尊重.
二、从意识上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
在旅途中,有时我会发现这种现象:有的游客大肆采摘树叶花草等作为纪念品,有的商贩以当地稀有的动物、植物、矿产为纪念品,甚至到了"掠夺性"贩卖的地步.比如:峨眉山的枯叶蝶是名贵物种,然而有的工艺品一件就用掉几十只蝴蝶.毕竟,不是所有东西都是自家的,以一己之力也不可能全部揽下.在此,需要打破有些游客狭隘的"家天下"价值观.另外,并不是非要在景区留下痕迹就代表着你"到此一游",旅游的纪念途径有很多种.比如:在风景名胜地留影,购买旅特色纪念品、当地特产、明信片、画册,收藏车票、门票等.
三、多途径学习文化遗产的知识
如果国民具有更多关于文化遗产的知识,对于合理保护文化遗产同样具有积极意义.这里提倡的多途径,即可以从书本上学习,阅读众多旅游、地理、文物保护、遗产介绍的书籍;可以从课堂上学习,通过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等,补充有关文化遗产的常识和故事;可以从传统媒体上学习,通过电视专题报道、新闻,VCD、DVD记录片,报纸专刊、旅游专版等了解新的故事;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如旅游网站、旅游日记、BBS讨论区、博客日记等进行搜集和记录;当然,最直观的还是亲身体会文化遗产的魅力,身临其境,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多角度体会文化遗产的美丽
文化遗产是一国精华的浓缩,无论物质遗产还是非物质遗产,从一定意义上,都具有可视的效果,有的可以通过听觉、嗅觉、味觉等传播.比方说,当地的传统小吃,文化遗产旅游胜地的鸟语花香、气象万千,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色、光、电等.多角度体会文化遗产,带来的感触是全方位的,也是"立体式"的,能够使你更加深刻地认识遗产诸多美丽的界面.
五、从做法上审视自己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君子独善其身"、"一日三省吾身"等都有很多的阐述.现在,从价值观层面,我们也要不断审视自己,反思自己的思想、态度和言行.在审慎的同时,也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制止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共同维护良好地旅游秩序和保护模式.
六、从行为上约束自己
以个人观点,从行为上约束自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从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德层面,要强调"慎独",避免一个人时,因为无人在场,而采取一些不理智、不道德、不健康的行为.其次,从现代心理视角,当在某处景点、文化遗产出现大量不文明行为时,如果不及时制止和根除,往往会产生"从众效应".即后来的游客,会因为众多前者或当事者的行为不受惩罚,而加入到非为的行列.这是由于违纪者人数众多,从而相对减少单个个体的责任--所谓"法不责众".最后,从法律层面,要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通过强制力量,及时约束游客的违法行为.
七、在立法上不断完善
目前,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但是,许多游客对于自身的行为是否违法,依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有的甚至在被法律处罚之后,仍然感觉模糊,甚至不以为然.另外,法律条文对于个别破坏者,惩罚相对宽松,使得极个别不法分子有空可钻,有机可乘.因此,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信息,让大家了解法律的条款,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的后果和相应法律代价.
八、在执法上严格要求
在执法上,某些执法部门存在得过且过的状态,有的执法单位采取某一时段的突击检查方式.但是,法律在于长期的监督和控制,并非一时之查.因此,对于执法要做到一贯严格,不能徇情枉法,也不可因为对犯法者的怜悯和同情而放宽限制.
九、给与游客更多便利
许多景区在便利上做了很多,但还有部分遗产景区做得不够.以丢垃圾为例,根据测算,一个常人手持垃圾寻找合适丢弃地点的正常忍受距离是50-200米,如果在范围内没有出现垃圾桶,许多本来有环保意识的游客也会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垃圾筒而随地丢弃.因此,在给与游客方便上,应该注意宣传和引导,特别对于景区内的垃圾桶、洗手间等物体,有明显的标识.当然,有的文化遗产地为了景区的和谐,把垃圾桶、洗手间做成树木状、石头状等,更要在景区介绍中,通过字体、图画标识物,透过导游、工作人员来给与游客正确的引导.
十、倡导旅游增加人性
旅游不只是团队性质的"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一到,忙着拍照",结果"去了哪里,全不知道".古语道:"读万卷山,行万里路."旅游是学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也是"体验式"的重要方式,它会带给当事人更多的记忆和更多的体会.因此,在旅游过程中,增加人性化的要素,显得尤为迫切.比如:旅游团队游览的时间安排;高峰时期人流的疏导;长假黄金周旅游高峰期的计划和控制;对于游客安全因素的引导和教育;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宣传和管理;妥善监管遗产景区内的饮食卫生、住宿安全、购物质量等.让游客的心情在文化遗产中得到放松,让游客的知识在文化遗产中得到拓展,让游客的感情在文化遗产中得到升华,让游客的心灵在文化遗产中得到净化.
综上所述,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整个社会的一大步.就让我们从以上的几个方面做起,逐步完善,从身边保护文化遗产,共同守护我们可爱的家园!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