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王》:做一个逆流而上的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读完阿城的《孩子王》,心里隐隐抽痛着。

插队七年的知青老杆抽调到山区当老师。

他是队里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但当老师还是头一遭。

学校报到后,没有培训、没有指导,直接上任,第一堂课就被学生王福给了下马威。

这还不算什么,他发现,孩子们没有课本,字也认得稀稀拉拉,连简单的文章理解不了。

作为一个从未认真审视教育的“门外汉”,他不解于学校教学质量之差,以及对没有课本和教学体系的容忍。

进而,他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和实践,希望孩子们“学点有用的东西”。

比如,他用两堂课的时间教孩子们认了几个字,“有如一天用锄翻了几分山地,记工人来了,结结实实记在账上”。至少,他实实在在做了事。

再比如,孩子们的作文大多是抄写宣传读物,多少年拿出来都一个样。他让孩子们记流水账,不论记什么,写清楚就行。

甚至,他和学生王福打赌,能不能当天写出第二天的劳动生活,赌的是班级唯一一本字典。

当然,王福赢不了,作文只能是完成时。但对于王福这样求知若渴的学生,老杆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内容。

在同为下乡知青的朋友提示下,他明白了这群孩子面临的处境——毕业后,也是靠挣工分养家糊口,再无可能升学深造。

与其让他们学口号,唱口号,不如让他们知道学习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他的反思在那个时代是另类的,甚至是“不应该”出现的。最终,走进孩子心底的孩子王——老杆,被“罢免”了老师资格,重新发配农场改造了。他离开学校没有怨言,只要求带走孩子们的作文。

其中一篇,正是学生王福写的“为什么学习”——王福努力学习,是为了帮自己努力工作却受人欺负的父亲发声,希望用学习改变命运。

这个点也是戳痛读者的地方。旁观者都知道这群孩子的宿命,没什么可以改变的,或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将重蹈覆辙,成为父辈一样靠劳力生活的人。

但同时,也庆幸还有老杆和王福这样的师生存在,他们是教育未来的希望——他们心中的火种没有熄灭,甚至熊熊燃烧着。

读到最后,看到其他读者留言,说老杆这样的老师,当年容不下,即便现在,也很难容下。

这句话未免太悲观了。

现在社会包容性更强了,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人们被允许试错,只是所有的代价需要自己承担。时间和机缘不可逆,让人们望而却步。

退一步讲,每个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单位,完全可以选择何种价值观。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给自己和孩子多重选择的机会,去努力连接学习和生活,梦想和现实,现在和未来。

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阿城善于用小人物的境遇,引发出社会大命题的思考。在读者唏嘘感叹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并期待解答。

时至今日,仍没有完美的答案。

每个人无法从所处的时代中抽离出来,因为没有了所处的时代,自己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在时代中,总有一些人逆流而上,即便被奔流而下的激流覆盖,也无怨无悔。

敬佩逆流而上的人们,也敬佩敢于记录这群人故事的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