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主要模式有哪些(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个案工作主要模式有哪些

  (五)危机介入模式

  (1)危机的涵义:危机是一种对平衡稳定状态的改变,危机可以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危机是一个过程,危机是问题与希望并存的;综上,危机随时可以在生活中发生,当意外事件发生时,或是由于积累了太多的压力时,就会发生危机。

  (2)危机介入的有关理论

  1.人格理论

  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化,人有表现在外,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未必显露的,可以间接测试或验证的特点。

  2.自我心理学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心理发展经过了八个阶段,在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存在危机,危机的解决标志着人生从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转折。

  3.观察学习理论

  强调环境或境况决定人的行为,行为的产生收到当时行为条件的制约,因此行为会因情景而变,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环境变量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

  (3)危机介入的技术

  1.开始阶段:第一次会谈时要搜集案主的基本资料,并将会谈集中在正在经历的危机事件上,第二步要弄清楚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从而把问题集中在目标上,找出真正的问题。(在危机介入的开始阶段,其工作目标主要是与案主建立起牢固的专业关系基础,取得案主的信任)

  2.中间阶段:工作者要进一步搜集资料,扩大对案主的认识,如可以把现在发生的事情与案主过去的生活经历想联系,提出前后的因果关系,以 帮助案主改正对问题的认识。

  3.结束阶段:回顾开始时双方协议要做的事 执行得如何,达到了什么目标。

  (4)注意问题

  1.危机介入时要把引起危机的事件或原因具体化、清晰化;

  2.在危机介入中工作者要恰当地承担责任;

  3.介入要限定时间,要鼓励案主面对未来。

  (5)危机介入基本原则

  1.及时处理

  2.限定目标

  3.输入希望

  4.提供支持

  5.恢复自尊

  6.培养自助能力。

  (6)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2.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六)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1)基本概念与假设

  结构家庭治疗法是以一些对家庭动力与组织的基本假设为前提的,据此判断正常家庭与功能失调家庭,这些基本的假设与概念有“系统”、“结构”“功能失调”等。

  1.家庭系统

  家庭是一个系统,由家庭成员组成。在系统中,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它特定的角色与功能,他们彼此信赖,互相影响。每个家庭成员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家庭,而家庭的变化也很对每个家庭成员发生影响。

  结构式家庭治疗法认为,单独地了解每一家庭成员,并不能达到对家庭的了解,只有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具体交往过程,才能真正了解家庭成员的关系和相处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家庭的结构。

  2.家庭结构(互补性)

  在家庭成员的交往中形成,也表现在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中。家庭结构可以说是固化了的交往关系。

  次系统:在家庭中,家庭成员间还可以分为较小的系统,叫次系统。

  边界: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有其边界,使它与周围的环境分割开来,次系统也有变革,边界存在在次系统内成员间、次系统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角色、分工与权利义务关系。

  角色与角色分工:

  权力架构:谁在家庭中作决定、怎样作决定、谁是支配着、谁被支配。

  3.病态的家庭结构

  不良的家庭结构是造成家庭成员问题的真正原因,不良表现:

  A.纠缠与疏离:次系统边界不清;

  B.联合对抗:结成小同盟、对抗;

  C.三角缠:通过第三方实现互动;

  D.倒三角:权力中心在子女。

  (2)方法和技巧

  1.过程——进入、评估、介入。

  A.进入家庭(三种立场:贴近的立场、中间的立场、远离的立场)

  注意点:入乡随俗,接纳家庭的规则、习惯;注重了解家庭交往的过程与关系而非谈话内容)

  B.评估

  目的是要在是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家庭的问题作一个判断,类似于诊断。

  B1.家庭的形态和结构(家庭大小,嫁人教育程度等)

  B2.家庭系统的弹性(适应力)

  B3.家庭系统的回馈(家庭对个别成员的需要、感受、行为和思想的敏感程度)

  B4.家庭生命周期;

  B5.家庭成员的症状与家庭交往方式之间的关系。

  C.介入

  介入是治疗的过程,具体的治疗目标是由家庭与工作者共同制定的,而从大的方面来说,结构家庭治疗法有三大目标:

  C1.改变家庭的看法,引导那家庭成员认识家庭成员,认识其他成员的问题与他们表现的关系,从而使他们有所作为;

  C2.改善家庭的结构,家庭中各次系统边界的建立以及边界的可渗透性很重要;

  C3.改变家庭错误的世界观。

  2.技巧

  A.重演,即让家庭成员实际表现相互交往冲突的过程,呈现家庭的基本结构和交往方式;

  B.集中焦点,即让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家庭交往方式与问题的关联上,避免家庭成员回避问题;

  C.感觉震撼,即利用重复、声调的高地和简洁的语词等方法让家庭成员明白社会工作者的谈话内容;

  D.划清界限,帮助家庭成员分清交往的边界线,是家庭成员的交往富有弹性;

  E.打破平衡,协助家庭成员挑战家庭病态结构,改变家庭的权力运作方式,打破原来病态家庭结构的平衡;

  F.互动方式,让家庭成员了解相互之间的关联方式,让他们知道每个成员是如何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

  G.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向家庭成员提供专业的意见和解释,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合理的观察生活的视角;

  H.似是而非,通过强化问题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更加明显,使原来模糊不清的错误想法显现出来;

  J.强调优点。

  (3)理论基础,亦称理论特点

  结构家庭治疗法强调家庭的结构形态,认为家庭功能不良是因为结构不好,所以解决案主的问题不是直接致力于个人问题,而是完善家庭结构,当结构完善后,家庭就能发挥它正常的功能了。

  研究表明,结构家庭治疗法对儿童精神异常,心因性厌食症,戒毒等有相当好的治疗效果。

  (七)联合家庭治疗模式

  (1)联合家庭治疗也叫萨提亚模式,它建立在系统理论之上:个人本身是一个系统;家庭是另外一个系统;个人和家庭所处环境又是一个系统。

  (2)个人系统的形成受家庭系统的影响最大;同时家庭系统的形成也是家庭中个人与系统互动的结构。个人系统与家庭系统呈现出复杂的、彼此应县、彼此决定的关系,它们互相塑造形成了特定的急停氛围与情境,系统理论强调“关系”,而非“实体”,由线性因果取向转向循环因果取向。

  (3)萨提亚模式的创新:认识到家庭在人的自我观念与行为模式形成中的重要性,并且希望通过对家庭历史的追溯与家庭沟通方式的理解,找出家庭成员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家庭互动方式的改变达到个人的成长。

  (4)基本的假设与概念

  1.人性观

  A.关于人的潜能:对人性乐观,认为人渴望自尊,渴望满足自己,也渴望和他人建立关系,个案工作的目的就是协助案主重新发现与利用蕴含在他身上的潜力,去处理他面临的问题。

  B.关于人性:普遍的人性——每个人都有价值的感觉,都有沟通,都遵循规则,都与社会联系

  C.关于家庭:家庭是塑造人性的工厂。一个良好家庭塑造出来的人则是——自我价值感高、沟通是直接的清晰地特定的坦诚的、规则是弹性的人性的合适的依情境改变的、与社会的联系是开放的有期许的

  2.自我价值(有关对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A.对自己的看法;

  B.对别人的看法;

  C.心目中认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D.根据别人如何看自己所产生的对自己的看法。

  联合家庭治疗法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家庭成员的自我价值感。

  3.人的基本需求

  当人的基本需求在成长过程中被残酷拒绝,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最终结果是人的自尊心的低落和丧失。

  4.家庭规则

  人们决定应该如何感觉、如何行动的规则,成为家庭规则。

  5.沟通模式

  通过改善沟通的技巧可以达到解开嫁人自我形象的效果

  6.人对事物的反应过程

  影响因素:错误的图像、歪曲的解释、感受、感受的感受。

  (5)方法和技巧

  1.原有家庭生活经验的整合:人们当今的行为可以从他早年的家庭中找出原因,而且只有找到原因并进行妥善处理和澄清,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2.工作者的角色:解释者;示范者;引导着。

  (6)理论特点

  萨提亚与马斯洛、罗杰斯同属人本学派,对人性的看法积极,坚信让你的内在潜力与改变的能力,把治疗目的定位在塑造出完善的人。落脚点始终是个人。

  (八)叙事治疗模式

  也成为叙说治疗,是木桥盛行的后现代主义个案工作的模式之一。以日常对话为基础,从多向价值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社会工作辅导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在辅导关系和辅导技巧上的一点变化。

  (1)理论假设

  1.后现代主义思想

  后现代主义认为,所谓真理是生活于特定情境中的人们架构出来的,而语言正事这种建构的工具和结果。

  叙事知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谈论的知识,远超过科学的范围,同时它不仅是人们用语言表达或描述有关对象的知识,还包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各种人际沟通和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

  注意差异,而非相似之处,关注“现实”对人的意义。

  A.现实是社会建构起来的;

  B.现实是由语言构成的;

  C.现实是借助叙述组成的并得以维持的;

  D.没有绝对的真理

  2.社会建构主义

  A.社会建构论的前提是认为信仰、价值观、制度、风俗、标记、法律、分工等构成我们社会现实的事物,都是由一个文化中成员的互动建构起来的。

  B.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现实”不是存在于意识之外的世界,而是观察者的精神产品,是一种社会建构,这种“建构”的现实也不完全是个人的产品,而是深受所处的语言系统的影响,所以,人绝对不是完全自主的,而是高度可塑的。由此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不存在必然的、绝对的客观真理,人们拥有的只是个人观点和在这种观点指导下的行为。最后,建构主义关注语言在人们的社会建构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架构主义认为,所谓客观的现实并不存在,现实是人们的语言建构出来的精神产物。

  (2)叙事治疗模式的特点

  舒适治疗模式不仅是一套治疗“工具”或“技术”,更重要的是能令工作者和案主反思,调整对生命的态度,明确生命的抉择,重写生命故事。治疗过程是工作者和案主一起辨识和编写另外的、对案主更有益的故事过程,这一过程将人们从压抑的文化假设中解放出来,成为自己的主宰。

  (3)叙事治疗的过程

  1.与案主或家庭一起对于困扰问题作出彼此均同意的定义;

  2.将问题拟人化,并找出压迫案主的意图和方式;

  3.探讨问题是怎样的干扰、支配或使案主失去信心;

  4.发掘在哪些时候案主并未受问题的支配、或者生活并未受到干扰;

  5.找出过去的证据,来证明案主和家庭有足够的能力站起来,应付和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扰;

  6.引导案主和家庭思考在上述能力之下,未来将要过的生活;

  7.找出一群观众来听取案主表达新的认同感和故事。

  外化:最重要的是使案主确信自己并非问题的本身。

  (4)叙事治疗的技巧

  1.问话;“每当我们提出一种问话,就可能产生一种生活”——艾普斯顿

  2.解构式问话:帮案主打开故事包装,从不同角度来看,并了解故事是如何建构出来的,通过解构式问话鼓励案主从更大系统或是不同的时间来定位故事,藉解释叙述的来历、背景和影响,并得以拓展案主的事业,描绘出支持问题存在的整个背景,揭示出有问题的信念、做法、感受和态度。

  3.开启空间的问话。

  4.发展故事的问话。

  5.意义性问话

  6.故事的建构

  7.回响与强化

  (九)人本治疗模式

  (1)理论假设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人的本质是好的,人具有能力发展自己,并能够和谐地与别人合作,逐渐变得成熟。

  2.服务对象的主观经验世界:只有服务对象自己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而个案工作者只能通过建立和谐的、接纳的合作关系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理解自己,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工作者应当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3.自我概念:自我是服务对象真实、本身的个体,而自我概念则是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包括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与评价以及对环境的知觉与评价三部分。

  4.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当服务对象内化他人价值条件之后,就会出现服务对象的自我和经验不一致,甚至冲突的现象,服务对象为了维护自我概念就会曲解和否认经验

  常见方式:选择性知觉、曲解、否定。

  A.心理适应不良:服务对象自我结构并不会受到真正的威胁,只是自我概念与经验不一致。

  B.心理失调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心理适应不良。

  (2)治疗方法和技巧

  1.注重工作者的品格和态度;

  2. 注重个案辅导关系: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

  3.注重个案辅导过程

  4.注重非指导性影响技巧:倾听、释义、澄清、情感反映、自我揭示。

  (3)服务对象改变过程

  1.服务对象不愿表达自己

  2.服务对象开始流露自己的感受,但是无法分辨感受本身

  3.服务对象开始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对很多感受不能接纳,大多谈论过去的感受

  4.服务对象开始体会自己当下的各种感受,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解框架,存在担心和不安

  5.服务对象以现在的方式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于自己体验中的矛盾之处,逐渐能够面对,而不是回避

  6.服务对象直接体会到自己生活在体验展开的过程中,意义和感受的分化鲜明

  7.服务对象对感受的变化过程逐渐产生信任感

  (4)贡献

  1.提供理解个案工作的新的视角

  2.强调从服务对象的角度理解服务对象

  3.注重工作者的品格以及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融洽、接纳的合作关系

  5、局限

  1.对人性的基本假设缺乏根据

  2.忽视个案辅导的技巧

  3.对于服务对象内心变化的探讨显的有些不足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