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塘村如何从农业生产逐渐转变为工业生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1

新中国成立前,东塘村的农业生产水平相当低,粮食亩产仅有可怜的20公斤。1953年,村长王家修和农会会长王德丰带领农民们发起互助组运动,共组建了5个互助组,其中1954年春天,王德丰和林承喜等18户农户成立了首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紧接着在1956年春,进一步升级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东塘村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型为人民公社,成为南阎人民公社东塘大队。


在五十年代,东塘村拥有53公顷耕地,其中水浇地仅占百亩,且农具简陋,粮食亩产仅为225公斤。到了七十年代,农业机械化普及和水利设施的完善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粮食年产量达到了惊人的740公斤,1974年,东塘村因此获得了周村区委授予的“粮食亩产过长江”殊荣。


1978年,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村经济体制发生变革,农民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东塘村结合自身条件,采用了集体耕种与分户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1980年后,除了留足口粮和种子,东塘村每年向国家交售粮食12万公斤。随后,东塘村开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除保留少量农田用于种植粮食外,其余土地全部用于种植果树。


早在1969年,东塘村就开始尝试种植果树,到了八十年代初,果树种植面积大幅增加。1985年,村里53公顷的土地中,除了工业用地和少量农户自留地,34公顷土地全部种植了果树,东塘村因此成为了周村区最大的果树基地,甚至是淄博市首个果树专业村。到了1993年,平均每亩鲜果产量达到了2500公斤,总收入达到100万元。从1995年起,东塘村开始从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向工业生产,2000年正式成为工业专业村,完成了产业转型的飞跃。


扩展资料

东塘村为一地名,在我国浙江省、广东省、湖南省以及山东省都有同名村庄,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村庄存在差别。

详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