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见长城你想说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8
  我第一次去长城,选的大暑天,结果天气突变,刮风下雨。按理说大夏天下个雨凉快不是,我们还有准备,穿上了长衣长裤,就那冻的瑟瑟发抖。可怜那些个老外,上身吊带,下身热裤,裹着一次性雨衣,缩成一团,颤颤巍巍从陡峭的台阶往下走,我们也爱莫能助。国际友谊顾不上了。第一眼看长城,就一个字——冷!估计当年的孟姜女之所以哭长城,那是给冻哭的。

  当然,再冷也挡不住初见长城的热情,毛主席说了:“不到长城非好汉!”既然来了,下刀子也要上。迎风冒雨,踩着湿滑的阶梯,一手拿伞,“三足”并用,终于上了座峰火台,热情一下子被浇灭了,太冷了。下去就不再爬长城了,顺着城墙边儿的小路走,还好点。这冷一直延续到市区,别人都光着膀子,我们象过秋天,真有些格格不入。

  想想当年修长城,真不容易,这世界奇观是用了古代多少劳动人民的汗水和生命换来的。不忘 历史 ,珍惜当下。

  第二次再见长城,又是顶热的时候,市区正是桑拿天,黏糊糊、湿哒哒,雾气沉沉,我们早早就到长城脚下。天空湛蓝,白云悠悠,从大巴上下来,还有些许凉意。蜿蜒起伏的长城因势匍匐在山脊上,在绿树蓝天的映衬下分外巍峨壮观——“山舞银蛇”太形象。

  跟着一群年轻人,活力四射,腾腾腾就上到了制高点。从上往下看,绵延的长城像嫦娥的玉带飘落凡间,来点风就要舞动了。影影绰绰的游客形如蚂蚁。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好气派呀!

  中午太阳火辣,找个风口,往那背阴的台阶一坐,山风呼呼的,吹的人清清爽爽,乐不思蜀!两次经历告诉我,出门“多带衣裳少带干粮”,老话不骗人!

长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见证,是世界 历史 上的一个人类奇迹。长城西起嘉峪关,北至八达岭,宛如一条巨龙延绵起伏。

2017年的三月份,我有幸去了八达岭长城。北京的三月还不是热,是一个玉兰花开的季节。我从德胜门坐直达公交车,经过一小时来到了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分南长征和北长城,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长城的话,雄壮,奇险。

不到长城非好汉,当你爬上长城的话,确实给人的感觉是不枉此行。

第一次见到长城说实话真的没有多震撼!带一个老人专列团,早出晚归的,到了长城人山人海,人流已经冲淡了你见到长城的震撼,如果说震撼,倒是长城上的人让我担心长城被这些人流踩踏了!

那时候也算带过不少团看过不少人,可是登上长城后真的走不动的,上的人流和下的人流互相拥挤,寸步难行,甚至一度被人流裹挟着前进。

所以请原谅我第一次见到长城真的没有震撼,相比之下我更被那如潮水的人流吓到了!

我第一眼见到长城,还是我读书的时候,那时候疯传一件事,就是美国宇航员在地球的上空能够看到中国的长城,当时做为中国人的我特别骄傲,到高中毕业的时候去了一次北京.第一眼见八达岭长城的时候,我就很开心,用毛主席的话来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虽然我也不见得是英雄好汉,不过内心在呐喊,长城我来了.仔细的抚摸长城到石头,爬长城,听讲解.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关于长城的事情.还专门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那里来了一个大大的合影,纪录自己曾经来过这里.

我第一次见到长城,我对长城说:“我来了,长城”.现在再去长城我会对它说:“好久不见.”

你好,我是资深旅行达人,目前从事旅行定制行业。毛主席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所以长城至少得去一次,15年冬天我曾去过一次,有点冷,在路上有幸结识了几位小伙伴,大家一起玩的很开心,拍了很多照片。

如果说我对长城的印象,那绝对是膜拜级的,中国竟然有这样的世界性建筑,长城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伟业,绵延数千里,不得不佩服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到了长城,一定要喊一句:我是好汉,如假包换,哈哈哈哈。

我第一次去长城的时候是三岁,那个时候没什么印象,后来再去的时候是12岁那年,我第一印象是我去,怎么这么多人?我深深的理解了语文课上讲的一个词人,山人海,而且我还发现长城的台阶真的好矮,后来我问我爸,我爸说本来世界上有台阶,踩的人多了,就没有了,从这里也能看出来长城的人流量是有多大,至于别的呢,还有一个第二印象就是哇,长城上好多外国人,因为我们来自一个小县城,平时看到外国人都是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真正的会动的外国人,那时候感觉好新奇

万里雄关路漫漫!

自古以来长城就是抵御外敌入侵我大中华的一道重要屏障,秦时明月汉时关,时空有点遥远……

我看过八达岭居庸关、水关、慕田峪、山海关长城,尤其是看到八达岭长城时,也只是感慨古人牛叉,如此沉重的长城砖石居然可以运到这么险峻的山顶,筑起万里长城,再无其他感慨。这些长城都是近代修葺后开放的景点长城。

直到一次去北京密云某部探亲,看到了他们现在依然在驻守的一段长城,不是景区,不对外开放,只是他们练兵驻防的场所。当听到他们给我讲脚下长城故事,我被震撼到了,我理解了什么是长城!

龙王古关,兵心湖,一句铭刻在山体上的誓言:为国为民两长城,古筑砖石今有我。

残桓断壁的长城,斑驳的城墙,满墙的弹痕,被炸弹削平了的城墙垛子,一段长城抗战的故事。唯有向先烈致敬!

1933年长城抗战中,“激战中之激

战”的古北口战役我就不细描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度娘一下。只说龙王古关这个长城关口。七名战士奉命坚守龙王古关口,面对的是鬼子三百多人的兵力,还有山炮和日军飞机的掩护。七名士兵以龙王古关口长城为阵地,拦阻日军三天四夜,打死打伤一百多名鬼子,最后七名勇士弹尽粮绝后全部血洒长城,古长城满墙的弹痕记录了这段 历史 ,不要认为我说的这个是扯淡龙王古关这段长城奇险,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雄关古道路漫漫!向英烈用血肉之躯筑建起的长城致敬。长城是什么?长城不是一堆砖石,长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勇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传承下来抵御外族入侵的决心!所以我们才能安享眼下的太平盛世。

长城在中国人心中就是一座丰碑,一种骄傲,即便没亲眼见过,长城雄伟高大的形象依然会铭记在心里。在语文课本、 历史 课本、在影视片中都能看见长城看见长城的图片、图像。孟姜女哭长城、扶苏修长城,陈胜吴广起义等关于长城的故事都耳熟能详。

我第一次亲眼看见的长城是嘉峪关长城,号称长城起点,长城的源头。虽经几千年的风吹雨打,有的只剩残垣断壁,依然能感受到匍匐在广袤大地上巨龙的威猛。

非常惊讶的是长城居然起始于神奇的大峡谷边--嘉峪关戈壁大峡谷,而所用建筑材料就是当地的沙砾土。不要说其工程量之巨大,劳动之艰苦,就这样的材料要砌出高大宏伟的城墙、烽火台,当时所付出的智慧和科学技术就让人惊叹不已。

第一眼看见长城想说什么?我不想说什么,我还能说什么?

还记得第一次去长城是跟老公,老公的弟弟,还有我的闺密一起去,不到长城非好汉,四个人一直爬爬爬爬爬爬,虽然累到怀疑人生,但是内心却是欢喜的,因为我们不止看到了雄伟的长城美景,而且看风景的心情也是一级棒滴,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更在乎的是看风景的心情☺☺☺

城上风光莺语乱,

城下烟波春拍岸。

——钱惟演《木兰花》

春天悄悄来临

好花当需及时赏

趁这春暖花开

让我们一起寻着杏花的香气

清明小长假到八达岭长城踏青赏花

去感受春天……

四月

八达岭已渐进入踏青赏花季

杏花、山花

一丛丛、一簇簇

环绕着长城内外

刚柔之美的融合

形成无与伦比的神韵

为您的旅程增加了足够的精彩

一阵春风吹来

那挂满杏花的枝头

随风摇随风摆动

翩翩起舞

杏花远不如蔷薇芳香浓郁

满树的杏花

也只能闻到一丝疏淡的幽香

却足以让人感受到

杏花那纯净优雅的品质

站在蜿蜒雄伟的长城上

仰视长城的英姿

倾听长城的呼吸

感受长城的壮观与沧桑

享受百亩杏花竞相开放的视觉盛宴

塞外美景,尽收眼底

我们感叹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赏花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