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法定结婚年龄能提高生育率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09

随着人口形势日趋恶化,一些人希望降低法定年龄能够提高生育率。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降低法定年龄可能不会增加生育率,反而可能会降低生育率。

一方面,降低法定年龄不会解决性别歧视问题。由于社会上存在强大的性别歧视,女性受到了大量的歧视和歧视,男性则受到更多的优待。因此,妇女在婚姻合并和调查方面受到了很大影响,她们也没有被允许选择自己的配偶,也没有足够的财力购买生育用具等。降低法定年龄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女性的生育能力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降低法定年龄会对生育率产生负面影响。降低法定年龄可能会导致怀孕的人早日把婴儿投入世界,而这样的情况可能未必有利于婴儿发育。此外,由于年轻母亲或父亲缺乏经济能力和教育素养,家庭教育收入也会受到影响。一些年轻家庭根本无法给孩子足够的金钱照料也会增加孩子受虐的可能性,这对家庭和孩子的未来都是没有好处的。

因此,降低法定年龄可能不会提高生育率,反而会使这个问题更加棘手。

在推动高生育率方面,应该采取更加积极和客观的措施。首先,应该维护妇女婚姻权利,消除由于宗教改变等原因而造成的婚姻侵权。

其次,政府还应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改善妇女的生活条件,从而有效控制生育率。此外,家庭收入应提高,使家庭有足够的经济和教育条件来正确教育孩子。



总之,虽然降低法定年龄可以给社会带来不小的变化,但是却不能解决全国的生育率问题,应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以期能够提高生育率。

第2个回答  2023-02-09

降低结婚年龄可能也很难提高生育率。提高生育率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可能需要多方面配套措施。

一是即使结婚年龄小的国家的生育率,也不见得高。就拿日本为例,结婚年龄就比较低,男18岁,女16岁,甚至比专家建议的结婚年龄还要低一些,但是日本到现在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老龄化问题和生育率低的问题。

二是现在年轻人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很多时候考虑自己的感受,不愿意过多的生孩子,认为生孩子能让生活质量下降,他们认为生孩让自己累,并且钱花了很多,负担很重,很多年轻人不愿多生孩子,只生一个就好。

三是还有那就是年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这个观念也影响了很多很多人,现在要扭转过来,这就比较困难!现在要生育小孩的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这些人得照顾的很好,并且独生子女的关系也影响了他们,他们认为只生一个孩子挺好的,他们会这样说,你看我就是独生子女,我感觉都过的挺好,再生一个,哎呀,我可受不了。

四是发达地区,妇女生孩子的机会成本很大,这是不愿意生的重要原因。人们的结婚意愿下降、生孩子的意愿下降,往往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 从经济学上来看,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生孩子的机会成本是很大的,一旦选择生孩子,那么也就往往意味着失去了加薪晋级的机会。相反,在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这些妇女本来就没有工作,生个孩子对于她们来说并没有失去什么,机会成本小得多了。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越是发达的国家,往往生育率也是越低;而那些贫困落后的国家,生育率往往是很高的。

五是把法定结婚降到18岁是不负责任的。18岁的青年男女,能够承担起婚姻的责任吗?如果在他们还没有能力承担这份责任的时候,就让他们结婚,这是不负责任的。大部分人在18岁的时候,往往还在上大学一年级,绝大部分的同学这个时候的学费和生活费往往还是父母在承担呢。假如在大学一二年级就结婚了、生孩子了,谁来养?甩给父母带吗?这都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六是提高结婚和生育的福利,才是改善生育率的良策。要想提高我们的结婚率和生育率,那就必须改善和提高相关的生育和养育福利,优待生育的妇女。比如说,生育一个孩子,给予现金奖励,并且1~6岁之间国家给小孩发放抚养费,幼儿免费看病,免费上幼儿园等等。另外,社会要为生育过后的妇女重返职场做好相关的服务,比如,免费的技能培训,免费的心理咨询等等。

第3个回答  2023-02-09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现象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一些政策措施被提出,其中有些专门提出要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来提高生育率,但事实上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并不能提高生育率。

首先,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会带来社会问题,如贫困、犯罪以及家庭暴力等等,而这些问题将导致社会面临进一步挑战,从而使生育率低下。根据一些研究,尽管很多低收入国家拥有较低的法定结婚年龄,但他们的生育率却是普遍低于或者仅仅等于发达国家的生育率。更重要的是,在某些国家,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会引起更加严重的矛盾。例如,在一些传统的社会中,女性的年龄会被视为男性的财产,这可能会导致强迫少女嫁,从而引发更多的家庭暴力事件,这些都将严重阻碍生育率的提高。

此外,尽管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会促使更多的少年结婚,但是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不佳,这样的结婚可能会对双方都造成负担。他们可能会为更多的小孩担心食物、住所、衣物和教育费用等,这可能会使他们拒绝生育,从而影响生育率。另一方面,政府也可能因经济不景气而不愿意支付更多的公共服务与政策以支持增长生育率,从而使促进生育率的行动受阻。

虽然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会使更多的人结婚,但是不能提高生育率。政府必须利用其他政策手段,如实施经济刺激措施,促进就业率,加强生育政策,提高养老金,以及改善负担社会储蓄和一些其他援助政策等,从而实现提高生育率的目标。只有实施全面性政策,才能解决社会对老龄化、少年结婚、生育率下降等问题,并有效地改善现有的问题。

第4个回答  2023-02-09

我认为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不一定能提高生育率。原因如下:

1,思想改变。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改变,从以前的多子多福,能多生一个就多生一个到了现在的只生一个,或者是选择当丁克,一个都不要。

2.压力原因。

由于现在的生活节奏变快,尤其是在一些发达的大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压力也很大,而养育小孩的成本很大,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只生一个,或者是不生。近几年来,我国的生育率降低,记到2030年,25岁到30岁的育龄妇女将会减少44%。

3.离婚率太高。

由于结婚还没生孩子的夫妻双方缺少沟通、生活琐事、感情薄弱、一方出轨或双方出轨、长年分居、男方家暴使女方无法忍受等原因,导致离婚率很高,从而使生育率降低。下图是2021年我国各省市的离婚率:

综上所述,我认为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也不一定能提高生育率。因为生育要取决于个人的意愿。趟若一个人决定了不生孩子,那么无论她多早结婚,都不会要孩子。

第5个回答  2023-02-09

2月6日,#任泽平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登上微博热搜,话题阅读量高达1.4亿。

  经济学家任泽平2月5日在公众号“泽平宏观”发布育娲人口研究的最新文章《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2》(下简称“报告”),报告分析结婚人数下降的原因,包括年轻人数量下降,适婚人口男多女少等。

  报告还为提高生育率给出了建议,包括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应,给予有孩家庭购房补贴;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建立男女平等、生育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放宽收养和送养条件;法定婚龄降到18岁;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

  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真的能提高生育率吗?

  “这一建议理论上扩大了适龄婚育人群的范围,使潜在的生育人群范围更大,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育率。”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2月6日对时代财经分析,在当前人口负增长的形势下,把婚姻年龄下调有利于鼓励生育。

  “对不想早结婚的人没有影响,对想早些结婚的人是福音。”上述《报告》的作者之一、人口与未来网主编何亚福对时代财经指出。他强调,法定婚龄降到18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生育率,而是对法律体系逻辑统一的尊重。

  针对这个问题,时代财经也采访了近日风靡互联网的ChatGPT。“从理论上说,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可能会导致年轻夫妇生育的愿望增加,从而提高生育率。然而,这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例如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因此,降低法定结婚年龄不一定会直接导致生育率的提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证实。”ChatGPT如此回答。

  就网友们讨论较为集中的“18岁还在校园,不怕影响学业吗”。王鹏认为,目前社会对人们婚育选择更加包容,上了大学也可以结婚生子,通过休学等多元化的方式方法来实现。同时还要进一步夯实国民教育、基础教育,妇女即使结婚生孩,如果有意愿进一步提升能力水平,无论高中、职高还是高等教育都应该尊重其受教育的权利。

  把法定结婚年龄降低至18岁合适吗?

  任泽平等在前述报告建议把法定结婚年龄降到18岁,给出的理由包括:当今世界主流的法定婚龄是男女均为18岁;法定婚龄降到18周岁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也有利于社会和谐。

  法定婚龄具体是指可以结婚的最小年纪,事实上,当前社会人们结婚越来越晚。

  据原国家卫计委2017年进行的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中国女性的初婚平均年龄从2006年的23.6岁上升到2016年的26.3岁,10年间上升了2.7岁。据安徽民政局,2021年安徽省初婚平均年龄上升至男31.89岁,女30.73岁。

  同时,结婚登记数也在持续下降。据国家民政局数据,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1346.93万对,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卫曾对时代财经指出,目前正在经历的结婚率下降与初婚年龄加速推迟有很大关系。陈卫解释,目前生育政策不断调整,这代表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社会竞争激烈、工作与经济压力大。

  何亚福对时代财经强调,法定婚龄降到18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生育率,而是对法律体系逻辑统一的尊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