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和客家风俗中亲戚的陋俗称谓应该改一改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作为生长于潮汕地区的客家人,我对于当地传统的一些亲戚称谓颇感不适,客家人如此,潮汕人更如此!

我在大姐嫁后第一次去大姐夫家做客,第一次见姐夫的爸妈,我就自以为合理准确地称呼姐夫爸妈为叔婶(另外说明一下:“叔婶”在客家和潮汕文化中都有替代称呼“父母”的习俗),结果我姐听到就纠正我要跟她和姐夫的小孩来称呼姐夫的爸妈,即是“阿公阿婆”。

后来我了解了,夫妻间称呼对方的亲戚都是要跟从自己小孩的辈分(即称为“从儿称谓”)来称呼,比如丈夫称呼妻子的叔叔要叫叔公(潮汕叫老叔),称呼妻子的舅舅要叫舅公(潮汕叫老舅)以此类推,等等。这种在称呼兄弟姐妹的娘家或者婆家的亲戚需要下降一个辈分的普遍现象,一开始就让我颇感不适,让我耿耿于怀!但因为自己长期在大城市生活,远离老家,也就远离了那些风土习俗,所以心里对这种传统称谓习俗的刺激慢慢也就淡忘了。

直到我亲弟弟最近结婚,不免弟媳的父母过来做客。可是,这次我还是自认为合理地称呼弟媳父母为叔婶。待弟媳父母做完客回去了,老妈就点明我说应该称呼弟媳的父母为“外公外婆”,这时就把我之前对这种称谓陋俗的质疑和不适感激起来了,以致我竟然跟家人争辩起来。

为什么这样称谓,为什么不能按实际辈分来称谓呢?这样的称谓传统真的合理吗?这都是多早以前传下来的啊?

以前旧社会为了迎合所谓的三纲五常,推崇长者为尊,特别是宗族社会尤为强调长幼尊卑,故有这样的称谓需要!可是现在是自由民主时代,文化精神讲究的就是人人平等,包括长幼平等,男女平等。下降一个辈分的“从儿称谓”,是以牺牲晚辈的自尊来换取对长辈的过分敬重,这样的陈规陋俗已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可言。因此个人强烈建议改革,应该改成按实际辈分的“从夫/妻称谓”,以跟上时代的发展。

煌煌时代进步潮流,一切不合理的所谓“传统”阻碍都应该被推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