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设计”中“引入与引出”的衔接问题探讨】引入引出凭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1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这种思想已经在我们竟业园学校的教学模式中的“学思结合思想”有深刻的体现,而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中精华和灵魂就是“自学文本”这一环节,怎样让学生在自主活动的“空间”中“难忘”。我们的教师大有文章可做。那就是“自学设计”的内容将学生从“文本”中“引人”,再从“文本”中“引出”到自然与生活之中。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是这样对这个课题进行探讨的。
  一、认识到自学设计的重要性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文本的教学功能,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思想其中之一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我曾看过我们学校齐校长的一篇文章《贯彻课堂模式,上让学生难忘的课》有这么一段话:“事实上任何高明的教师,在一对六十多个学生的课堂上,都无法实现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实际上真是这样,发挥文本作用,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正是实现这种教学的最佳途径,每一个学生各有一个认知层次以各自的认知水平和文本对话,就实现了一种知识的建构,这个建构过程发生在每个学生的大脑中。可以说各有特点,因此,我们做的工作首先要留足空间,其次是做好引领,提供支持,这个支持呈现出来的是“自学设计”。教师设计好“自学设计”,就是确定自学方向,实际是个优选法问题,方向对头,少走弯路,容易使学生感受成功!由此“自学设计”是我们学校模式的“精华”所在。
  二、怎样进行“自学设计”中的“引入”与“引出”成了关键的问题
  首先,我们设计“自学设计”时,我们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精心研究出一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文本。
  课堂案例:这学期在开始上物理课时,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以课本为主,要学会自学的要求。”每节课的自学应注意了解的内容:(1)看完一节课文后要了解这节课文讲的是什么物理现象?某个实验室怎样进行的,说明什么问题?(2)这节讲了几个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有哪些事例?(3)在阅读课文中要经常提些“为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4)看完了课文后,有什么不懂、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记录下来。这是在开学初对同学上课自学时的总体要求。有了总体要求后,下面是教师在上《光的色散》这节课的“自学设计”。
  问题1:雨过天晴,同学们最想看到的景象是什么?它是一种光的什么现象?它有几种颜色?
  问题2:你身边有—个三棱镜能利用它做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吗?
  问题3:彩虹很美丽,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这种现象吗?
  问题4:我们的世界五彩缤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色彩?
  问题5:面对这缤纷的彩色世界你有更新的认识吗?如果有请你写下来。
  从问题1~2都是通过教材中文本获得答案引入文本,问题3、4“引出”文本回归生活和自然!通过问题5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通过几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文本,同时对教材有挖掘意识,设计问题,使物理与生活和自然联系,与学生自身体验沟通,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出文本。这样“引入”与“引出”自然就衔接在了一起。
  三、怎样使用“自学设计”
  “自学设计”运用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自学设计”环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进人这个环节时的状态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文本,采取有效的手段,通过“自学设计”问题,激发思维,教师可以给学生鼓励性的语言。比如:通过学生自学,看谁能更好地了解我们身边美丽的彩虹?还可以让学生开展学习竞赛活动等等活动。并且在课堂上我们要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来开展自学探究活动,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迅速的反应。
  通过这样的“自学设计”的“引入”与“引出”,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通过自学设计,使学生引入了文本又提出了问题,并且通过这样的环节,调动了他们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学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自学,学生能够解决三个问题,即“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解答问题。这样就做到了真正把课堂给了学生!学生明确了物理是如此的贴近生活,他们自然就会喜欢上物理!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