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13
  高考为选拔性的人才考试,现在的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学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熟练的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更高的解题能力。很多学生在高考前的复习中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随着高考总复习的深入,做题越来越多,搞题海战术,以为靠这样做题,高考中撞题的几率就会增加,可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有几道是我们想到或做过的呢?通过多年的高三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地理解题能力。
  一、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每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尽管情景较新,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仍占相当大的比重,主要是中低难度试题,直接运用基础知识就能解答的约占40%-50%。解答以能力立意的试题,也都要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永远是高考的主旋律。因此在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中,首先,应要求学生以课本主干知识为主,以练习为辅。而且对主干知识的复习要侧重从宏观上综合把握,注重依据考纲整合初高中教材,梳理主干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对教材的简单重复。其次,要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找出知识的联结点,串联思维线索,如气候知识的联系线索有:影响因子,气候类型,要素特征,气候对地形、水文、土壤、植被、自然带等要素的影响,气候资源与环境问题(气象灾害和大气环境问题)等。另外,在复习中还要学会不断举例思考,丰富这些联系线索,触类旁通,这样就可以使思维活跃,增强对主干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实战水平
  地理高考能力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四大能力)、地理方法与技能。学生应通过做适量的经典例题、高考真题,找到高考的感觉,尤其对新情景题型,要掌握解题技巧,寻找对策,提高应变能力。所以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要注意做到:
  1.训练地理学科思维。在做地理试题时一般的思维方法是,第一步,审清题意,弄清考哪里(地理区域),考什么(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或两者的相互关系),问什么(成因、影响或对策)等,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第二步,联系课本,理出思路,即调动和运用知识;第三步,组织语言,落笔答题,即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如果在审题时粗心大意,走马观花,就很容易造成答题失误,甚至全军覆没的后果。因此考生必须经过专项训练来培养自己的审题习惯,善于抓住关键词语,最大程度地捕捉材料中有效信息,分析试题中的限制条件和隐含条件。
  2.学会全面思考,综合分析并解答问题。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人口、资源、城市、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过图像、通过设计题目来进行对比分析。认清相似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实质内容,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熟悉地理图像的原理,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是树立空间概念的基础,同时也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在高考中,通过对地图分析来解决问题的试题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在复习中,要坚持图文结合,把文字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掌握使用地图的正确方法。学会绘制相关地理图像的技巧,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训练,认真观察、阅读、分析地图中隐含的信息,提高空间联系能力,对加强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对图像中有效信息的获取,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收集教学资料,特别是各种图像,利用这些图像设计知识联系广、思维量大的题目,来培养学生提取、加工、整合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力。例如,通过经纬度和海陆轮廓来判断区域位置、气候类型、河流的水文特征、自然带、农业类型、工业分布、交通布局、人口分布等等。
  四、理清解题思路,规范答题习惯
  高考命题以能力测试为指导思想,通过设置各种层面的问题,展现学生解题思维过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展示能力体现在解题过程之中,即按照地理学空间发展规律来切入分析试题的程序,训练解题方法与技能。另外,学生答题能否准确利用专业性文字,答语是否条理清楚,能否逻辑严密地表述试题答案,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取得高分。因此,在复习中,要强调严格训练,规范训练。从审题程序、解题思路的建立到答题语言的专业性、逻辑性、准确性及全面性,都要严格把关,真正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综上所述,在平时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善于“反思”,不仅要牢固掌握“双基”,还要掌握正确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快速弄清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再加上严格的规范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地理解题能力,从而使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