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稻盛和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练灵魂。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单纯的原则原理是不可动摇的人生指针。

人生的真理在勤奋工作中领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 热情 x 能力

* 能力:  才能、智商、健康、运动神经等。0-100 分

* 热情:工作的干劲和努力的程度。0-100 分

* 思维方式:心态,对于人生的态度,哲学、理念和思想等。最重要的因素,决定人生的结果。-100 - + 100 分。 积极向上、有建设性、有感恩心、有协调性、善于与人共事、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有同情心、关爱心、勤奋、知足,不自私、不贪欲等等。

“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则。

树立作为人应有的正确的人生观,尽力贯彻到底,才是人生的王道。

第一章 实现理想

* 只有主动追求的东西才可能到手 - 一条人生法则:心不想,事不成。持续强烈的愿望最重要。

* 要将实现的状态以“彩色”在头脑中呈现:反复推敲实现愿望的具体方法和过程,模拟演练,看清事情完成后的状态。

* 只要思考达到每个细节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如果能够描绘成功的过程和情景,那成功率就极高。

* 成功需要缜密的计划和精心的准备: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 生病领悟真理:病是心的投影。

* 心态决定命运:命运可以随着心态的改变而改变。

* 锲而不舍干到底,结果只能是成功。

* 持续努力,变平凡为非凡。

* 将平凡变为非凡:持续的力量:不厌其烦,默默专注于一件事。动脑筋改进,而不是漫不经心。

* 工作现场有神灵:执着的信念和敏锐的观察。

* 有意注意。

* 描绘梦想使人生飞跃:把梦想实现时的情景,到达梦想的过程,反复模拟演练,具体化,形象化,已至能“看见”实现的过程和情景。

第二章 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

* 原则原理:把“作为人,何谓正确?” 做为抉择和行动的判断基准。

* 绝不随波逐流,死守原理原则。

* 知易行难:要时刻保持一颗反省之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自省自勉。

一些重要原则原理:

* “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方向:

人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 每一天都极度认真。

* 体验重于知识。

* 拼搏在当下这一刻:抓紧每一个今天,“极度”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人生。

* 喜欢燃起热情:成就事业需要“自燃型”。成为“自燃型”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就是最大的动力。

* 战胜自我向前进,人生大变样:不管什么工作,只要拼命投入就会产生成果,从中会产生快乐和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来干劲,就会产生好的结果。良性循环,会不知不觉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 抓住本质,复杂问题简单化:有一双纯净的不带偏见的眼睛,摆脱私心利己心的束缚,走出利害和执着的圈子,从光明正大的利他心出发,依据原理原则作出决断。

* 国际问题也不妨单纯化。

* “作为人,这样做对不对?” 具有超越国界的普遍性。

第三章 磨练灵魂、提升心志

* 谦虚的本质:才能和功劳不应由个人独占,而应该用来为世人为社会谋利。

* 对领导的要求是德重于才: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

* 时时反省,不忘磨砺人格:必须牢记并坚持正确的为人之道:谦虚之心,反省之心,抑制自我的克己之心,坚持正义的勇气,持续自我磨练的慈悲之心。

* 磨砺心志的六项精进:

1.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 谦虚戒骄

3. 天天反省

4. 活着就要感谢

5. 积善行,思利他

6.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 将感谢刻于童心的“隐蔽念佛”:让感恩成为渗入内心深处的心灵的口头禅。

* 随时准备说谢谢: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感谢。不管物质条件如何,只要具备感谢之心,就能品味满足的感觉。

* 喜悦要直率表露:感谢之心是幸福的源泉,率直之心是进步之母。

* 贪欲之念最难对付。

* 切断蛊惑人心的“三毒”:

1. 贪:欲望

2. 瞋:恼怒

3. 痴:忌妒、憎恨、发泄不满

* 拔“正剑”成功,拔“邪剑”灭亡

* 劳动的喜悦是人世最大的喜悦:认真投入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与坐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 开悟:磨练心志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 六波罗蜜:开悟的方法

1. 布施:具备为世人为社会尽力的利他之心。

2. 持戒:作为人不可为的恶行必须戒除。

3. 精进:无论做什么都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4. 忍辱:不甘于苦难,忍得住痛楚。

5. 禅定:至少每天一次,静下心来,集中精神,直视自我,静心养性

6. 智慧:实行上述无限修炼就可以理解宇宙的智慧,达到开悟的境界。

* 每天的劳动磨砺心志

* 重新认识劳动和勤奋的价值。

第四章 以利他心度人生

天堂地狱之分由心态决定

获取利润的最终目的,归根到底是贡献于社会。

利己和利他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

求利有道,散财有道。

以德立国。

以德为本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缓。

职业教育而不是学历教育。

以“知足”作为最基本的生存哲学。

第五章 与宇宙潮流协调和谐

主宰人生的两只看不见的手:

1. 命运

2. 因果报应法则:超越命运的力量。可以扭转与生俱来的命运。

宇宙本身具备让万物向善的意志。

人的心灵的多重结构:由外到内:

1. 知性:后天掌握的知识,道理、逻辑。

2. 感性:主宰五感及感情等精神活动的心。

3. 本能:维持物质需要的欲望的。

4. 灵魂:裹在真我外层的、现实的经验与业障。

5. 真我:位于心灵中心的内核,充满真、善、美。

磨炼心志:首先磨去最外层的知性到达感性,感性-本能- 直到最后真我完全展露- 得到佛的智慧。

人生的意义:“为世人为社会尽力”的思维方式,“知足”的生存方式。勤奋工作,满怀感谢之心,思善行善,真挚地反省,严格地自律,不懈磨练心志、提升人格。

      同心同德精进幸福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