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9

唐朝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道士龚栖霞,云游至齐云山,隐居于天门岩;虽无建迹,却留下道教遗踪。
南宋宝庆年间(公元1225—1227年),崇慕道教的方士、居士相继来山,择地筑构,初创佑圣真武祠于齐云岩。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朝廷置道会司于县城崇寿观,主领全县道教事,山上道士有被任命为道会司的。
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龙虎山正一嗣教真人张天师驻山,因世宗祈嗣灵应,敕建玄天太素宫,置真人府,配各级道官:太素宫置提点,真人府设赞教、知事,山、庙有住持,县设道会司,州设道正司,府设道纪司,中枢最高设道箓司等机构。
清朝沿袭明制。同(治)、光(绪)以后,朝廷频因内忧外患,裁撤道官职司,山各道房公推有威望的道士任道长,任期三年,再选可以连任,相沿至民国初年。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休宁县国民政府设置齐云山管理委员会。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六月,太素宫前殿倾坍,为整修宫殿,县政府将管理委员会改组为整理委员会。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九月,因香市人杂,维持治安,设置驻山警察分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土地改革运动中,齐云山整个风景区内的山场田地,分别属于岩前镇、渠口乡和黟县的渔亭镇,划归农民所有。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1966—1976年)期间,齐云山又遭受空前破坏,幸存的古建筑、文物等几乎被毁坏殆尽。
1979年以后,为保护文化遗产和开发旅游事业,人民政府先后成立了齐云山管理处和齐云山道教协会。
1981年,成立齐云山管理处,齐云山亦被列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