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战国时称为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4-09
指南针是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战国时期称为司南。
“指南”的词义有指导或准则之意,而“指南”来源于“司南”,两者仅一音之转。在汉至唐的文献中,读者可读到诸如“事之司南”、“文之司南”以及人之司南等词语。唐代以后,在社会科学中,“司南”一词完全为“指南”所取代。唐代以后,“司南”(磁勺)奇迹般地销声匿迹,因是磁针已经问世。
指南针的发明应当是在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中,慢慢地改进的结果,而不同时期的形式,应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司南”之称,始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终止于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河北磁山一带。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记载司南的最早的文献是《鬼谷子》,其中写道:“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谋篇)从《鬼谷子》中的记载可以看出,郑人去“取玉”,必须要带上司南,就是为了避免方向的迷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