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妈妈饭(21)——春韭滋卷透清香,码条菜龙降吉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春天最香的莫过于头茬春韭了。

小的时候,烙韭菜盒、蒸韭菜卷,都是我喜欢吃的东西。那个年代,如果能吃到头茬韭菜蒸的纸卷,真是天大的享受了。

葡萄地里套种的韭菜,被爷爷侍弄的非常茁壮。冬闲的时候,给菜根上捂一层薄薄的干鸡粪,一个冬天几场厚雪,滋润的这些有机肥早早地渗透到地下,给来年春发做好了准备。

转眼过完年,冰雪消融,春回大地,惊蛰一声炸雷,惊醒所有沉睡了一冬天的生灵万物。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韭菜,也在此刻破土而出。

爷爷会给韭菜盖上一层保暖透光的稻草,不几天,那一把把根红苗正的春韭就有了半尺高,碧绿生青,青汁欲滴。

这时候拿掉稻草,手掌般长的春韭,水灵灵带着零星春泥,根部泛着淡红色,“一畦春韭绿,十里桃花红”。几场春露过后,“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说的就是此时二月的鲜韭。

俗话说,“正月葱、二月韭”,民间还有“早春韭菜一束金”的说法,韭菜的味道以农历二月时候最为鲜美、清香。

春韭用鲜美独特的辛辣香味,征服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也在春天俘虏了我这个吃货的味蕾。

刚开镰的头茬韭菜,是不能大量无所顾忌的吃。爷爷割下来,挑拣的干干净净,再捆绑的整整齐齐,拿到集市上换几个油盐酱醋钱。挑减下来不好的残次品,才被奶奶洗净晾干蒸成纸卷。

那时候纸卷就是纯韭菜,家里的鸡蛋是给老人和主要劳动力准备的精细营养品,或者身体偶恙的时候给吃一个。不过纯粹的韭香,可以忽略不计有无增添其他食材,烙菜盒时会泡一把粉条剁碎,放进去吸韭菜的汁。

平日里的吃食就是玉米面和麦面合起来蒸的馍馍,蘸辣子水水吃已经很香了。蒸顿纸卷,那惹人的香味勾的饭量都会大增,如果顿顿吃这个纸卷,不说奢侈,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所以纸卷这种既费面又费菜和油盐调料的饭食,奶奶一般不轻易做。

长大后,条件好一些了,母亲常做菜卷,每顿都是吃的不亦乐乎!

回味过去,常思如今,生活已是质的飞跃,享的是天大的幸福!想吃啥就有啥,可以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所以老爸常说,知足者常乐!

是啊,日子过到如此境界,再不满足现状开创未来,都有些罪恶感了。

现在想吃出那时候土灶柴火锅做的原汁原味,怕是已经难以找回来了。不过二月春韭正当时,买一把韭菜在家做,又何尝不可呢?

某天早餐做了一次,忍不住嘚瑟的发了一个朋友圈,就写了尝鲜两个字,结果,完全是在圈里炸锅的感觉。一波波的吃货前赴后继的声讨,看来炫的有些过份了,要求更文一篇附带做法和吃后感,不得低于三千字。

我得个神呀!不就是卷了一个中国寿司么,至于这么为难我吗!?昨天醉倒在花荫下,今天刚醒,磨磨唧唧也算是交作业了。

周末天气尚好,呼了三朋四友前来终南山挖野菜,收获颇丰。坐在院子里小憩喝茶时,说起了纸卷,眼睛却虎视眈眈的盯着小院里一尺高的韭菜。

这韭菜或许是在树下不通风的缘故,长得细腰瘦薄,着实是看着贫气。但是保证肯定原生态的红根韭菜,这绝不容任何质疑。

既然看上了这无机菜,如此甚好。罢了,见面分一半,取了小刀齐刷刷的割了,又在隔壁二哥家院子霍霍了一番,一家一小袋,吃饱有些勉强,尝鲜是足够了。

看着大兜小兜打牙祭的战利品,朋友美名其曰:我们是社会主义还乡团。

一个冬天绿菜见少,几乎没吃过这类饭食。今天看到青翠欲滴的春韭,蛰伏许久的记忆一下子清醒许多。

其实韭菜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食物。让人喜欢它的的理由是味道,但又担心吃后胃会不舒服,更甚着,就是让人既喜又怕的还是这股味道。

凡事利弊均衡,最大的优点也是最难改变的缺点,这或许就是那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吧。

晚上洗菜和面,婆婆一看我的架势就像是蒸韭菜纸卷,就添水烧锅一起做饭。没有泡粉条或者加炒鸡蛋,今天土灶铁锅,就回味一下过去的妈妈味。

回想那薄如蝉翼的面皮晶莹透亮,咬一口,皮薄而劲道,菜鲜香软烂,二者合一,就是不多不少刚刚恰到好处的口感。那股香味复苏的不仅仅是浑身的舒坦,还充盈了舌尖上久违的味蕾。

说到滋卷,我不知道到底应该叫滋卷、还是纸卷。好像两者都对,但又似乎都还缺了点什么,如果单用其中任何一个字,都不能完全表达出这款菜卷的特点来。

滋卷是陕西一种似菜似饭、亦菜亦饭的食品。死面或者烫面擀的如纸一般薄,在卷入切碎的时蔬。或整体如一条蟒蛇盘旋于蒸笼之上,谓之肉龙;或卷成一尺左右的谓之菜蟒;有的干脆直接切成五六公分的成品,省的蒸好再动刀,直接叫做菜卷。

陕西人豪爽,因为是死面做的,就称之为死面卷卷。

这种皮薄馅多的卷子呈多层,入笼蒸熟,出锅即可食用,如果来碗辣子蒜醋水,更是有滋有味,鲜上鲜,味中味。

滋卷所卷菜蔬,可荤可素,亦名贵亦家常,根据个人喜好。秦人多喜素食,犹以韭菜,马齿菜等青绿鲜菜为常见,南瓜丝,酸菜纸卷的味道也是更胜一筹。

如果春日里挖得野菜,味道自是清香淡雅。值得一提的是苜蓿嫩芽纸卷,别有一番风味在舌尖。素菜中伴以肉末蒸熟,也为喜欢食肉的人们所喜爱,取了一个形象贴切的名字叫做肉龙。

所以在众多的叫法中,任凭您的喜好,那种叫法何尝不可呢!随便称呼便好!前提是好吃就行。

先把韭菜洗净,水稍沥干,再切成半公分左右长短待用,不要太碎,嚼不出质感。

取适量面粉于盆中,死面用碗兑半碗温水,左手拿水碗,右手拿筷子,一边倒水一边搅。直至把所有面粉都搅成絮状,再把搅成絮状的面揉压成面团,面适当软一些,卷的时候面皮不易破裂,醒二十分钟左右。

开始调韭菜,按个人口味,喜欢素的就直接加盐,五香粉,香油把菜拌均。面皮擀薄,在薄薄的面皮上把韭菜均匀摊开,再把皮从一边卷过去,两边的开口容易掉出菜,稍用力按压。

接下来至于做成菜蟒或者菜卷就交给你做决定了。上笼蒸十五分钟左右足矣(喜欢菜烂点就多蒸会,但太烂就没嚼头了,菜香味也被挥发掉)。

馅料丰富一些的可以加鸡蛋或者肉沫和菜拌匀,陷都为生料。为防止菜出水过多,要先加点香油拌菜,另外菜要多控水,尽量水分沥干,否则蒸的菜卷软塌塌影像口感。

春三月的韭菜不仅营养价值,高且非常适合食用。中医讲韭菜性温,可以补益肾气,旺盛精力。而春天人体肝气偏盛,木克脾土,因此,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食用韭菜刚好可以增强脾胃之气。 蒸韭菜,既可去除韭菜的辛辣味,又可保持韭菜的鲜美与营养。小孩子吃韭菜阳气太盛,13岁以后再开始食用。

韭菜的独特辛香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这些硫化物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有助于人体提高自身免疫力。所以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季,适当吃一些韭菜,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同时,还可增强脾胃之气,祛阴散寒。

南瓜菜卷对于辰宝来说,总是胜于春韭的那一股辛辣味,因此对韭菜总有些愤愤不平。切成丝的南瓜,散发出的丝丝清甜,和加入几只绿线辣子的融合简直是天作之合。一席白衣覆黄芽,缕缕清香压心头。

南瓜洗净去皮,切丝有神器,刨丝又细又均匀,还不易伤手。南瓜的质感较硬,菜刀不好切,容易滑刀切手,这个刨丝神器真是太方便了。绿线辣子切碎加入盐,油,五香粉和南瓜搅拌均匀,嫩一点的南瓜容易出水,要倒掉后再卷。

南瓜卷条龙可好?擀好薄厚适中的面皮,平摊上调制好的菜馅。然后从面皮中间用手抠一个口子,接着用双手由内向外把面皮连菜馅一起卷起。这样卷起的菜卷没有菜头,菜馅均匀分布,菜卷粗细匀称。

用菜刀切断,一整条码在笼壁上,像不像一条即将盘旋上升的金龙呢?

看着剩下的一团面,想起来前些日子窝的酸菜 ,就捞了一盘。捏干切碎,一小块豆腐和几颗木耳也剁的碎碎的拌在里面,一小把青蒜完全能驾驭得了这个酸爽。

这次菜多面少,怎么办呢? 分成三小团,擀薄多放菜,两头捏住再往紧推一下,胖胖的菜卷立刻长满了满身的皱纹,像不像一条冬眠的懒蟒,昏昏欲睡臃肿的样子。

蒸菜卷,是我们秦人日常生活中,不分四季极具特色面食。

从韭菜到酸菜,做法既快捷又便利,是一道好吃懒做的解馋方便快餐。其做法不仅不会破坏食材中原有的营养,还锁住了鲜味。原汁原味,色香俱全,真是极好的推荐美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