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不喜欢被“过来人”指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1-

“ 高考就是人生的转折点 ”? no!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高中语文老师发喊楼活动的小视频,才意识到,高考,又要来了。喊楼,是我高中的母校从13级开始就延续下来的传统。

每年高考前,大家都会聚集在南北两栋楼之间,高三的学生站在下面,而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在楼道上,窗户边,为学长学姐加油。那种让人热泪盈眶的场景,在高三毕业以后的我很少再见了。

曾经看过一个帖子: “ 高三的孩子为何依然如此认真?” 配图里,一整个教室的学生埋头书中,抬头可见 “ 我的大学在等我 ” 的横幅。生活中的他们被老师家长们反复灌输着 “ 高考就是人生的转折点 ”、“ 累死你一个,幸福你一家 ” 、“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博,等于白活 ”等热血奋斗的毒鸡汤。

但当你经历完高考之后,上了大学,我们都发觉原来,高考是那么的不重要。原来,高考并不能决定什么。抛掉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有了好分数,考了好大学并不代表你将来一定有好工作好本事,也不代表你在大学期间不会堕落门门60飘过。

所以宣扬这种 “ 高考就是再人生 ” 的错误想法,强加在还处于高三的学生身上,并没有什么好处,这无非是令学生们更紧张对高考更畏惧,作业多一倍的好理由。毕竟对于好学生,高考不是问题;而对于学习不够好的学生,高考是个(大)问题。

-2-

让我们痛苦的事,再经历还是会煎熬

每一个人在经历过高考备战之后,都或多或少的有过藐视其他事物的自信以及优越感,感觉自己似乎是一个 熬过了一场伟大的战役“ 功臣 ” 。

在最单纯可爱的学生日子里,每个高三备战的孩子都会觉得,这个世界都是自己的。他们认为,自己努力一点就可以通过那几张试卷得到改变,他们把所谓的逆袭寄托于白纸上那密密麻麻的字迹。

而这样略显幼稚的想法,却被那些走入社会或者进入大学的人们嘲笑和鄙视。他们说,我是过来人。所以,他们趾高气昂地在别人的生活里指手画脚,说着 “ 你是loser ” ,“ 你不行 ”, “ 考大学没用 ”。

特别是看到有些学长学姐在学弟学妹们能量满满的时候打击他们,说着一些无所谓的话。“ 反正你也考不上,凑凑上就行了 ” 、 “再努力上了大学,你会发现都一样 ” 。成年人最讨厌的地方就是,他们总是觉得经历过的事情不值一提,说什么别在意。

但其实,那些曾经让我们煎熬的事情再来一次,我们依然会紧张,会痛哭流涕,也会那么纯粹那么心无杂念地为一件事情开心难过煎熬痛苦歇斯底里或者是喜极而泣。

所以又何必将自己此时此刻的认知强加于那些曾和自己一样的他们呢?你是过来人,又怎样?

-3-

无所谓的建议还是别说出来了

记得大一刚入校时,总是有很多学长学姐来给我们讲专业课的经验。还记得我画第一张抄绘图时,有学长来专业教室转。当时他说: “ 抄绘这种作业,随便完成就行了,不用太认真。”

那是我进入大学以来第一次迷茫,本以为认真完成作业是该被赞赏,结果反而被学长否决。毕竟在大一新生的心中,学长学姐是作为前辈有那么一些威望。但经过自己的反复纠结后还是选择认真完成了那次抄绘。

到了我上大二,才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听学长所说的,而是选择很认真的完成。因为它里面的基础知识,在每一次作业中,几乎都会用到。所以我不用每次做作业总是可以很快做完,而不用像那些敷衍了事完成作业的那些同学一样,每次都翻遍全书苦恼半天。

所以,所谓过来人的经验,就像是广告词多数都是令你心动却又没有什么卵用。而且它也不完全是对的,所以不能全被奉为规范说明。这只是对方以他自己的经验进行考量,得到一个结果。而我们,还需要有自己的认知,来判断,哪个该被采纳,哪个听听就行。

所以对于过来人来说,深思熟虑给出建议,才是最好的指导。而那些小伎俩或是偷懒,还是留着私下摆弄就好。

-4-

你是过来人,那又怎样?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句式 : 听我的,我是过来人……很多人都在这样的话语中败下阵来,将所谓过来人的建议全盘接收。我们总是被未知打败,将恐慌与迷茫扩大,然后将没有到来的事情视为洪水猛兽,过来人的建议总是能给我们一点安心。

可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那些适合别人的习惯经验或是处事方式,并不一定就适合于自己。也有可能在别人看来正确的事情,对我们就是错误的。

我们总是在以过来人的身份训诫劝导别人,但其实,很多人只是比别人多走了一些弯路,并不足以去指导别人的人生。

作为过来人,我们在提出建议时应该多加考量。在面对那些过来人的经验时,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虑,如果真的对我们有益,采纳就是。

遇到那些以过来人的身份,随随便便就对我们的人生指手画脚的人时,我们应该抬起头对他们说 : 你是过来人,那又怎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