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资料

如题所述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卒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淄川蒲困宽卖家庄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终生科举不第,以教书为业,晚年成为岁贡生。蒲松龄以其文言小说《聊斋志异》闻名于世,该作品广为流传,饮誉海内外。
蒲松龄的家族背景是淄川蒲氏,自元代迁来,其远祖蒲鲁浑、蒲居仁曾并任般阳府路总管。蒲松龄的高祖世广是族中第一位廪生,才冠当时,其子孙在明清两代出了数十人担任进士、举人、贡生、廪生与庠生等职务。蒲松龄的父亲盘,字敏吾,少力学而家苦贫,遂弃学经商,业余不忘经史,博恰淹贯,宿儒所不能及。
蒲松龄天性聪慧,经史过目能了,尤得其父钟爱。18岁时,他与本县丰泉乡大刘的刘国鼎次女成亲。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名藉藉诸生间。蒲松龄与同窗挚友张笃庆、李尧臣、王鹿瞻等结为“郢中社”,每聚首则放怀吟咏,寄兴唱和,诗成共载一卷。
康熙九年秋,蒲松龄南下宝应县署作幕宾,帮办文牍。次年春,孙蕙被调兼署高邮州署。蒲松领代孙蕙共拟书启、文告等稿90余篇,大都体现了州县官吏的艰辛、难以强项的处境与灾区的惨状、百姓的困苦。然而,这种代人歌哭的差事,终究难圆自己的科举梦。他决意辞幕,并于康熙十年初秋北归。
蒲松龄的科举梦想破灭了,而其著述之心却始终未泯。他从年轻时即着手创作的《聊斋志异》,一直断断续续未能结集。来到毕家后条件好了,有石隐园的美景,有万卷楼的藏书,再加馆东的支持,他决心续写完成这部巨著。从此他便集中业余的精力投入到搜集素材与构思创作中。
蒲松龄在西铺期间,由于馆东的乡宦地位条件,更因其诗文尤其《聊斋志异》的广泛传播,使其声望与交游日渐扩大。他不仅与本邑友人、省内资深的名士交好,而且还受到邑侯、宪台的青睐。
至康熙四十八年,70岁的蒲松龄结束了在毕家的塾师生涯,撒帐归里。自此能心境闲暇,安居斗室,日以抱卷自适,或东阡课农,或时邀五老斗酒相会。妻子去世使他失去精神支柱,年后他去看望刘氏坟墓,又写诗《过墓作》怀念亡妻,读来催人泪下。康熙五十四年春节,邃于易理的蒲松龄自卜不吉。正月初五,他率儿孙为父盘上祭日坟,似冒风寒,医投理气之剂,自是食量尽减。至二十二日竟倚窗危坐而逝。
蒲松龄科举不第,无缘官场,终身清贫,仅靠教书为生。然而,他却没有颓废,更未流俗,而是集中业余精力,勤奋著述,无偿地为后世流下了诸多弥足珍贵的文学瑰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