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样称呼自己的母亲

母亲,自己,自己的妹妹,自己的儿子

第1个回答  2013-10-14
母亲
在下
舍妹
犬子
第2个回答  2013-10-14
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义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本生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5-30
一、称谓:
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阿婆”、“娘”、“娘娘”、“姥”、“大人”、“妈”、“家慈”、“家家”和“姊姊”等。
汉朝的时候,四川人把母亲称为“姐”。汉安帝年间的大学者许慎在他的《说文》一书中说:“姐本蜀人呼母之称。”意思是说,“姐”是四川人对母亲的称呼。由此可见,古代对于母亲的称呼和后来一些称呼的含义是不同的。
南北朝时期,母亲又被称为“家家”。《北史·南阳王绰传》中说:“(北齐南阳王高)绰兄弟皆呼父为兄兄,嫡母为家家,乳母为姊姊,妇为妹妹。”意思是说,北齐时期的南阳王高绰和他的兄弟们都称呼父亲为“兄兄”,母亲为“家家”,奶娘为“姊姊”,妻子为“妹妹”。把母亲称为“家家”,这种称呼看上去有点奇异。
二、简介:
母亲,是亲属关系称谓的一种,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也用于比喻养育人的某一群体或事物。母亲在各国文化中均是被歌颂的形象,人们用各种方式颂扬母亲的伟大。
中国各地口语中,母亲有很多不同的称呼,包括妈、妈妈、妈咪(来自英语“Mummy”的粤语发音)或阿妈,阿家妈,有些地区子女(特别是古代)对母亲的称呼是娘、阿娘或娘亲,又有阿母、老妈子(粤语,北方话“老妈子”是指中年或老年女仆)、老母等称呼,满语称额娘。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有家母、家慈,称已死去的母亲为先妣,对别人母亲的尊称是令堂或令寿堂。要特别注意,有时候父亲或母亲的丈夫(继父)也会用儿女对母亲的称呼(妈妈或孩子他妈)代表他的妻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