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分析在实际救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1-03
暴露出的问题
政府、NGO和各方媒体在灾后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证了抗震救灾的胜利。但在救援过程中各方主体也暴露了不少问题,需要认真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
3.1政府方面
①开放外援的时间过迟。相关媒体评论中国一开始采取婉拒国外救援队伍,其后则选择性地接受。地震发生后的72小时是救灾的“黄金救援时间”,而作为我国第一支接受外援的部队,日本救援队到达现场时已是5月16日上午。由于错过最佳救援时间,救援队伍未能抢救出一个生还者。
②缺乏灾前预警。尽管从目前看来,灾害预报还是个难题,中国地震局及其主要的科学家也一再强调地震无法被准确预测,但这并不意味着灾害预报毫无意义,无需进行地震前的预警。
所谓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以汶川地震为例,如果该地区建立有地震预警系统,并且能够在地震波到达北川、青川等地区之前,提前数秒至数十秒发出预警,民众在地震前有足够的时间引导合理避灾,从根源上减少损失。
③缺乏对灾民的防灾意识教育。由于受灾害的不可预测性思想的影响,我国往往更多地关注灾后的应急救济和重建,而对防灾减灾意识的普及则显得相对薄弱。尽管汶川地震发生在地震高发区,绝大部分灾民对地震的知识,对震中震后逃难的知识,等于为零。很多人便因对应急避难存在误区,而丧失了逃生的机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经济学角度看,有计划地做事不仅能节约成本,更能够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在灾害频发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展开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
  ④救灾中存在滥用、乱用、挪用救灾物资的现象。汶川地震中一些地区大量救灾物资存在闲置浪费,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另一些地区由于交通中断、信息传达不便,使得灾民极其缺乏帐篷、饮用水、医药品等救灾物资。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物资的分配不能按时、按量、按需求地保证灾区的需求,造成了浪费。地震后不久,四川省卫生厅厅长沈骥呼吁,药品、医疗器械等有严格的适应症要求,盲目捐赠可能导致药品过度堆积浪费 。
⑤救灾经验不足,机械设备不够。在地震救援中,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地抢救出更多的灾民,这主要依靠大型机械和部队结合起来完成救援行动。由于地震波及很多山区乡镇,道路受损严重,大型机械难以及时进入。而这无疑加重了非专业救援人员现场清理的难度。如果在地震发生后,相关人员可以将大型机械设备空运过去,这也许可以争取更多的生还机会。
3.2NGO方面
①信息失效,人员分配不均衡。地震发生后,由于信息更新不及时,加上志愿者缺乏统一的分配协调,往往媒体大力报道的明星灾区,大批志愿者集中涌入,造成人员过于集中,许多人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一些真正需要志愿者的地方却得不到及时救助。
②缺乏专业培训和管理,效率未能充分发挥。大多数志愿者均为临时招募,投身工作的热情较高。但他们既缺乏经验,也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而相关政府部门也没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培训。这些因素致使大部分志愿者在救援过程中只能从事搬运发放物资、护理伤员等一些非专业性的工作。加上行动往往比较零散,缺乏组织性,影响了志愿者的救援效率。
3.3媒体方面
媒体对灾区的报道不均,且过多强调正面报道。媒体的报道经常集中在一些交通设施相对畅通、救援力量充足的灾区,相对忽视了那些救援力量与物资匮乏、地理位置偏僻的受灾地区,易产生救援力量出现“盲点”,资源分配不平衡。同时媒体对地震的报道仍集中在正面形象和事迹,而对于汶川大地震后巨灾保险、社会安全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误等涉及较少,负面消息被埋没。这样不利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汪孝宗:《我国慈善法规存在盲区致部分捐赠物资出现浪费》,《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11月19日追问

但是还是够完整可以有补充吗?非常感谢

追答

没有了

追问

好吧,但也非常感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