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1-08
屈光是指眼睛对光线的折射作用。

正常时光线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后达到视网膜,如果这些折光组织出现问题,光线不能恰好到达视网膜,投在视网膜前或者其后,就说明眼睛的屈光出现了问题,称为屈光不正,屈光就是折射光线的意思。【在线预约眼科专家号源】

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体。角膜(屈光指数1.376)与房水(1.336)的屈光指数相近,二者可以看成为一个单球面折射的屈光体(角膜屈光系统)。

想要了解更多咨询,首推爱尔眼科医院。爱尔眼科是中国规模的眼科医疗连锁机构,IPO上市医疗机构(股票代码: 300015,2015年入选沪深300指数股)。截至2017年7月,已在全国30个省市区建立180余家专业眼科医院,覆盖全国医保人口超过70%,年门诊量超过400 万人。并且,在香港、美国和欧洲也开设有眼科分支机构。

官网客服小夏聊生活高能答主
2019-12-11·专注于分享生活知识,热爱生活小夏聊生活采纳数:447获赞数:114545
向TA提问私信TA

屈光是指眼睛对光线的折射作用。

正常时光线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后达到视网膜,如果这些折光组织出现问题,光线不能恰好到达视网膜,投在视网膜前或者其后,就说明眼睛的屈光出现了问题,称为屈光不正,屈光就是折射光线的意思。

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体。角膜(屈光指数1.376)与房水(1.336)的屈光指数相近,二者可以看成为一个单球面折射的屈光体(角膜屈光系统)。

晶体位于屈光指数相同的房水与玻璃体(1.336)之间,为另一具有厚凸透镜折射作用的屈光体(晶体屈光系统)。因此可把眼的屈光系统看成包含两个屈光体,两者屈光力的组合就是整个眼的屈光力。

扩展资料

正常眼的屈光力和眼球前后轴的长度是互相匹配的。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象,这种眼亦即屈光正常。

眼球构造象照相机,屈光系统可以比作镜头,瞳孔好比自动光圈,晶体的调节 作用犹如调整照相距离,而视网膜则是最理想的彩色底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屈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眼球的屈光系统和感光系统,是保证人们获得正常视功能的两个重要部分,可与照相机的镜头和胶卷相比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透明组织构成眼的屈光系统,而视网膜是感光系统。要拍出清晰的照片,照相机镜头的焦点必须聚集在胶片上。同样,眼睛要看清楚物体,成像必须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外界物体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的作用,成像正好在视网膜上,视物便很清楚。用标准远视力表进行检查,远视力在1.0以上;30厘米距离的近视力,也可达到1.0。这称为正视眼。如果成像落在视网膜之前或之后,视物就模糊,视力也就不好了。这就叫做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可分为近视眼、远视眼、散光眼、老光眼。

  近视眼: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球的屈光系统作用,成像在视网膜前,视网膜上的印象模糊不清,看远时视力不好,但看近目标时因为光线是分散的,成像仍能落在视网膜上,因此近视力并不受影响。造成近视屈光状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超越正常长度,或由于屈光系统的屈光力过强所引起。近视眼的成因尚未彻底明了。高度近视眼有遗传性可以肯定。父母有高度近视时,其子女得近视的机会要比一般人多,但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从事文书工作的人和青年学生患近视较多,它告诉我们长期的近距离工作与近视眼发病之间似有密切联系。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更可加速近视发展。如在光线不足或光线不稳定的环境下阅读,书本或工作目标与眼球的距离过近,用眼时间过长等等。全身的健康状态对近视的发生、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劳逸不当,营养不良,生活不规律,不注意锻炼身体等都可促进近视的发展。

  鉴于近视多起始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在学校中 大力开展近视眼的防治工作就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与家长都应关心孩子的用眼卫生,保持教室良好照明,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不要躺着或在乘车时看书,阅读时间不要太久,适当注意休息和进行户外活动。

  近年来对近视眼的治疗进行了许多探索,但尚无肯定的结论。对低度近视、发病时间不久的青少年,可试用针刺、做眼保健操、戴用者光镜片或滴睫状肌麻痹剂等,这些治疗对部分人的视力可能获得暂时性的改进,但必须同预防措施密切结合,否则难以收到切实效果。目前,比较可靠的治疗方法仍然是配戴眼镜,戴镜后视力提高了,不但有利于工作和学习,且可减少限疲劳症状,对防止近视进一步发展也有好处。

  远视眼:由于眼球的屈光力太弱或眼球前后轴比正常的短,外界物体的平行光线通过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的后方落像。为要保持清晰的视力,远视患者不论看近看远都要运用调节力量,看近目标时更为需要,因此常伴有头痛,特别是额部胀痛、眼球酸痛、看书写字不能持久等视力疲劳现象。

  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片矫正,矫正应尽可能充分,儿童必须先用阿托品扩瞳验光,才能配上适当的眼镜。

  散光眼: 散光是指眼球表面,特别是角膜面各子午线的屈光力不同,某一方向的屈光力较另一方向强或弱,使视网膜上的成像不在同一平面上。散光有近视散光和远视散光之分。散光也可引起视力疲劳症状,配眼镜后要经常戴用。

  老光眼: 人到了一定年龄,晶状体质地变硬,弹性减退或消失,因此,晶状体能自行变厚以适应看近目标所需要的能力(调节能力)也随之衰退,看书、写字或做外线活时就感到困难,要放得远些才看得清楚。

  出现老光的年龄并不一致,同个人的健康和屈光状态有关,平均年龄约在45岁左右。老光眼镜只是在阅读、书写或做精细的近距离工作时才戴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11-16
屈光是一个科学术语,是指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会发生前进方向的改变,在眼光学中即称“屈光”。眼是人体观察客观事物的感觉器官。外界远、近物体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线,不论是平行的还是分散的,均需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集合结象于视网膜上。
与屈光相关的:
屈光度:
光线由一种物体射入到另一种光密度不同的物质时,其光线的传播方向产生偏折,这种现象称为屈光现象,表示这种屈光现象大小的单位是屈光度,常用“ D ”来表示。某透镜屈光度大小等于该透镜焦距的倒数,即 D=1/f ,其中焦距 f 单位为米,若焦距 f ' =1m 时,则 D=1 屈光度; f=2m 时, D=0.55 屈光度 ( 也常用 m-1 表示。凸透镜的屈光力以“ + ”号表示,凹透镜的屈光力以“—”表示。 1 屈光度或 1D 等于常说的 100 度。
屈光不正:
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 后方成像。它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
眼睛出现屈光不正,应及时的予以矫正,需要配镜应及时的佩戴眼镜。另外还需纠正日常不好的用眼习惯,以及配合每天口服乐睛视力营养素,补充眼睛的全面营养,从而控制或者改善眼睛的屈光不正。
第4个回答  2020-12-1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