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函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0

1. 文言文书信的书写格式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 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

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

但与“启辞”相仿,旧 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

2. 写给朋友的文言文书信范文

愚弟稽首于千里拜东兄足下:

庐外残风,晓透敝衣。寄身四月,朝夕凉阴。时下开学数日,未有半纸鸿书相报,甚感愧疚。斯予之过也。愚弟千里臆揣,兄繁务缠身,多臂难挡。察其日行,面命众目,此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以备大才。

昔者,太史公报书于任安,其文传于后世,世享千载。今者,素交厚数岁于吾二人之间,情同手足,言之切切,真言自见纸端。遥想年初一面,日稀寡言,未有重聚,便登车赴南,至于江畔。今弟微立会宁,寻兄所言,岂敢不思。每有会意,如临耳际。立学至今,终日往返于书馆、寝室之间也。埋头夜读,望有所成,常以为是。

此年升本,政策突变,前言大二即可者,遂如泡影,其升之岁期,移迁再年。斯志之大痛也,悲哉,怨矣。夫人之君子,弓曲水折,遇石而弯,以不违兄之所言也。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家母,下思远旧。雷,一介书生,三尺微命,无经纬之才,亦无华盖之貌。且寡言羞游,不慕荣利,自叹时运不济,命不随身,只身浑混于世外,达乐安贫于瀚海。常读文章自娱,颇于乐道,此斯人之志也。

逝者如斯,时不我待,半岁将至,所遗渐微。兄言,鲜政事,修学术,备考研,不如进展依然于否?弟即有是意,然身处陋室,恐无兄之便捷,徒攀升就步,此乃后进后学之人也。

时烛尽灯枯,唯将封书依托,梦有所寄。再拜。

3. 阅读古文尽是之乎者也,甚是难懂.那古人在平日里生活用语也是这样的

古文只是书面语,作为官方档案、公文信函、修史、科考等必须的正式文体,是重要、正式的用途和场合才用的,古人平时交流会用很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语,比如你能看懂水浒、西游、红楼梦等小说里面的人物对话吧?那就是古白话,古代人就是那样说话的.所以古人如果没有读过书,也搞不懂文言文和骈体文里面说的是什么,古代官方正式的告示公示时,都会有读书人在旁边跟大众解释.代写书信的老夫子如果用了文言文,收信的老百姓也要找读书人才能翻译出来书信的内容,更别说平时需用的什么庚帖、名帖、拜帖、礼单、讣告、春联、打官司的讼状……所以古代读书人在乡亲邻里还是蛮吃香的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