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孤独,不是表面上的拒人千里之外,而是精神上的高处不胜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有人说:孤独是一种病,无药可救。只有敞开心胸,放下包袱,才能得以痊愈。这话看起来没毛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真正的孤独是一种精神上的 疾“病”,与生存的环境有染,和人的性格有关。

有些孤独,是自寻烦恼,是杞人忧天,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样的孤独,纯属“小孩子过家家”,分明没啥大事,偏偏要摆出一副孤独的模样;这类孤独,是最低层次的孤独,说白了就是凹造型,是故作姿态,这恰似“仰起头,不是为了看天,只是不想让眼泪流下来。”一样,看似很文艺,实则很矫情。

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有些孤独却是一种无可奈何。 比如一些单位里离任的领导,一些过气的演员,等等,曾经的风光一时,眼下的无人问津,这样的人不在个别;这样的孤独感是因为外界环境的改变,导致感觉上的落差;这类孤独是暂时的、表面的孤独,它会随着时间的流转,慢慢地缓解;一旦调整好心态,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孤独感就会自然而然地消散了。

说不清的孤独,才是真孤独。 “何人为你立黄昏,何人问你粥可温”便是如此。

一直觉得,与清朝文学家沈复所著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中“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何人为你立黄昏,何人问你粥可温”这句话,是对孤独最素朴的诠释,也是最为妥帖的表达了。

这里的“何”人顾名思义就是“什么”人,但此“人”非一般的人,而是心中想象的,“他”是美好的代言;说白了这个“人”是一种幻象,是一个影子,未必真实存在,但却有棱有角。

试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没有了伴侣,没有了感情寄托,那该是怎样的境地?

“何人为你立黄昏,何人问你粥可温?”其实,能够生发出这样的慨叹的人,一定是注重精神生活的人,是拥有诗意情怀的人,是一个善于咬文嚼字的人。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孤独,是一种境界。 真正能够享受孤独的人,内心一定是富有情趣的,是热爱艺术的,他们游历于山水,视天地为知音,与竹林为好友。


孤独,是一种生存的方式。

孤独,是柳宗元笔端凛然无畏的一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独,是苏轼笔端凄凉无助的一声长叹:“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孤独,是杜甫老弱多病,无依无靠的真实写照:“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孤独,是一种情结。 真正意义上的孤独,不是表面的“拒人千里之外”,而是精神上的“高处不胜寒”。

原创不容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已出版个人散文集《水净香自远》。喜欢在茶色里打坐,在音乐中沉溺,在文字间神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