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中西方历史发展呈现大分流态势的表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2-15
历史研究中江南通常指环太湖流域(即长江三角洲地区),明清时期一般指江南六府(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外加太仓州。清代的地图上会把更大的范围划分到江南,但实际上其核心还是长江三角洲地区。

■人口规模

粗略统计:大致在1620年明末之时,江南人口达到了2000万;1850年太平天国前夕,江南人口达到了历史最多的3600万人,但由于太平天国最后占领了江南地区,其爆发到失败过程中人口锐减。

■耕地面积

基本上仍指江南六府,总面积差不多没有变化。明朝的时候,江南能够耕作的土地差不多都已经耕作了;自明到清,人口越来越稠密,农业家庭和农民劳动力能够耕作的土地面积明显减少,耕地越来越稀缺。

■经济与赋税

江南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在隋唐时期就成了帝国的粮仓,隋炀帝统一全国后挖大运河,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想把江南的财富运到北方去,供养北方尤其是沿长城的军队。

明清时期江南仍然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而且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们大量地种植棉花、纺纱织布,生产的棉纺织品运销到全国,因此有“衣被天下”之说。江南棉布还大量出口到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以及欧洲等地。

江南的赋税从全国来看是最重的。清代江南耕地只占全国耕地5%,却要负担全国10%的地丁和40%的漕粮。作为土地拥有者的农民,要交两种税:一种是“地丁银”(缴纳银两),一种是漕粮(缴纳稻谷)。明清时期江南人口达到了全国人口的最高密度,但由于当时江南很多地方的农民开始不种粮食,或者只种少量的粮食,导致生产的粮食不足以养活本地的人口和缴纳漕粮,于是不得不从江西、湖南、湖北这些地区运来

江南地区水网密布,四通八达,农田水利和交通运输都依靠河流。如果去看谷歌江南卫星图,我们会发现江南城乡聚落都是沿着大大小小的河流而建,这些河流大都是人口挖凿的。

江南的乡村聚落规模都非常小,这与华北平原地区的村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在江南不同的区域这些乡村聚落的规模还是会有些差别,太湖流域周边地势比较低的地方,村庄规模稍大,三、四十户人家一个村庄的规模较为普遍。而到了太湖东部外缘的所谓“高乡”,村庄的规模都非常小,七八户、五六户乃至三四户人家的村庄也很常见。30年代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做江南地方调查的时候发现,江南不同于北方聚落用“村”、“庄”为名,而是都叫某宅、某角、某桥,这便是地方自然村的实际情况。
明清时期的进士和状元一大半都来自江南,明清两代全国进士一共5万多人,有近8000人都来自江南,占15%以上。状元就更多了,明朝四分之一的状元、清朝半数以上的状元都来自江南,而“盛产状元”的苏州又占了其中的一半,清朝京城官员中江南人是最大的群体。江南的文化教育一直很发达,所以科举的成就也一直冠于全国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区域史和地方史的研究成为了潮流,江南史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热点,海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丰富,大大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对江南以及中国历史的整体了解,同时也改变了我们之前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在江南区域史研究兴起之前,西方学者对中国经济史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的经济自宋代以后便没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美国学者珀金斯(D·H·Perkins)所著的《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1969)讨论了明代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他肯定了中国传统农业的成就,因为从明朝到20世纪,中国农业养活了不断增长的人口,这期间中国人口增长了近8倍,世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在工业时代来临以前,经历过这么大幅度的人口增长。这600年间,除了一些新的作物从美洲引进以外,中国的农耕和农业技术实际上没有大的突破,而中国农业能够养活飞速增长的人口,全靠中国人的勤劳,使耕地面积增加了3倍、平均亩产翻了一番。

另一位美国历史学家伊懋可(Mark Elvin)在他的著作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中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个影响很广的观点,即中国到了宋朝的时候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农业经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宋以后中国的发展基本停滞,经济陷入了高水平均衡陷阱,原因在于人口增多,人力便宜,资源和资本越来越稀缺,发展节省劳动力的技术反而变得不经济、无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