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大健康领域,打造行业标准,秀域的转型路为何越走越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当美业发展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模式的早已举步维艰,唯有借助互联网+才能在美业市场里占有一席之地。美业品牌想要长足发展,更是必须加快传统门店转型的速度。

不过,“转型”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往往难上加难。就拿秀域来说,也是在经历了2次变革后,才得以发现合适自己的转型之路,用新的生意逻辑抢占美业市场的赛道。

转型,刻不容缓

时间拨回到2019年1月1日,当天北京的最低温达到了零下10摄氏度,但在天安门广场上,依旧站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在未亮的天光中等待新年的第一场升旗。其中,就有来自秀域的二三十名高管人员。

数十名高管齐聚北京,集体看升旗,所谓哪般?原来,是秀域即将迎来一场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变革,为此将高管团队集中到一起开年会,并组织看升旗,就是为了让大家做好迎接挑战,甚至是面对失败的准备。

而在年会上,秀域公司创始人李晓宁直接开门见山,给在场所有人泼下一盆当头冷水:“公司还有三年的求生机会,如果能赢,就能走向一个全新的世界,如果输了,公司不至于倒闭,但是一定会大幅度萎缩”。

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严峻形势,高管们面面相觑,十分疑惑。因为在他们看来,秀域自2016年转型为 科技 美容品牌后,发展态势一片大好,不但拿到了摩根斯坦利领头的1亿美元融资,还通过并购实现了对海医悦美的控股,夯实了自身“双美”运营的基础。一切看上去都顺风顺水,为何突然要“转型”?又将要“转到哪里去”?

在一片疑惑和讨论的声音中,李晓宁当众宣布了秀域转型的三大关键词:大数据、大 健康 、人工智能。

听到此处,高管们一片静默,毕竟秀域的业务和大数据、人工智能之间的关联,似乎“八竿子打不着”,这样的转型真的靠谱吗?对此,李晓宁心里也没底,她不知道这次转型的成功概率有多高,但有一点她十分坚定,那就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秀域“必须要走的路”。

年会结束后,停更近4个月的“晓宁说”也再次更新。李晓宁在《这半年我干啥去了》的文章里形容自己“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看不见就以为啥也没发生”。但是,逃避不是永远的办法,李晓宁深知只有解决问题,才能继续向前。

于是她回归现实,组织召开了秀域转型的发布会,会上还邀请了电子 科技 大学博导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程洪博士、阿里云西区解决方案架构师总监马俊杰,来为大家介绍人工智能在美业服务中的应用场景。

有意思的是,在场的媒体询问台下的秀域高管,是否明白这次转型,得到的回应是“完全听不懂在说啥”。可以看出,对于这次转型,秀域似乎还没有做好理论基础的铺垫和人才储备,一切似乎有些为时过早。

但在李晓宁看来,这场转型却非常急迫,刻不容缓。

5亿,为失败支付的“学费”

此前,秀域转型 科技 美容,但其实业绩表现并不及预期,可以说是“转型失败”。而此次迫不及待地转型,业内人士也指出是因为“传统品牌很难成功转型到 科技 美容领域”。

2017年,秀域拿到1亿美元融资,开始正式布局“ 科技 美容”。所谓“ 科技 美容”,是通过美容仪器,对皮肤检测、清洁、导入的效率进行提升;以及通过对服务体验的优化,实现对90后消费者的绝对吸引力。简而言之,就是对传统的美容形式进行效率和体验的升级。

而当时为了做好“ 科技 美容”的市场教育,加速市场渗透,秀域先后累计投放了近2亿元的广告,并开了200家 科技 美容门店。但巨额投入的背后,秀域在2018年的业绩不增反降。最终,秀域在 科技 美容方面累计亏损了5个亿。至此,李晓宁意识到 科技 美容是个“伪命题”,想要求存发展,秀域必须转型。

至于为什么说 科技 美容是个伪命题,究其原因,是 科技 美容在服务形式和市场定位上存在问题所导致的。

首先, 科技 美容的定义边界不清晰,让消费者难以感知。要知道,对于美容服务而言,消费者更关心的是美容本身而非形式,所以他们是难以感知 科技 所带来的本质变化的。加上美容服务属于非高标产品,无法通过广告建立起品类信任,“ 科技 ”的噱头自然无法触达消费者的心里。

其次,市场定位的错误,导致被医美压制。秀域转型 科技 美容时,医美市场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值此秀域也推出了自己的医美品牌“春语”。当时的秀域以为, 科技 美容是从生活美容到医疗美容的过渡,殊不知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之间并不存在过渡地带。因为效率和价格会把消费者进行划分,而两者的选择各有各的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秀域投入5亿元打造 科技 美容却成效甚微,而春语的业绩却保持了高增速。

此外,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也成为推动美容业转型的原因之一。

曾经在回答投资人“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有美容行业?”时,李晓宁给出的第一个回答就是:因为国外的人力成本高。不过,当时的李晓宁认为中国至少还有10年左右的人力成本优势,因此生活美容的转型和升级可以慢慢 探索 ,慢慢来。

但俗话说得好,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国内人力成本的上涨速度远超李晓宁的预想,仅仅3年时间,秀域的实际运营成本就高出了同行30%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秀域的转型理所应当也势在必行,就像李晓宁说的:“转型或许还有求生的机会,但不转型就只能等死。”

机遇,构造全新的生意逻辑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消费者对美容效率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也是为什么医美能够快速增长。如今,轻医美的热度正在逐步覆盖生活美容,因此秀域也在积极求变,寻找新的生意逻辑。

在李晓宁看来,医美与生美的竞争并不在于服务或是价格,因为其本质上是先进生产力对落后生产力的替代,包括 科技 美容品牌的转型,从本质上来说也是成为更先进的生产力。这既是市场需求决定的,也是美容行业向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要求。

那么,如何用新视角捕捉新赛道机会,打造高 科技 含量、高附加值的服务,就成为美业品牌需要探讨的关键问题。

首先,肯定是要脚踏实地地站在消费者立场去思考,去为他们解决问题。因为消费者复购,往往是基于对上一次服务的满意,而非门店好看或者技术先进。所以很多美容门店斥巨资用于门店设计和装修的做法,不过是锦上添花。想要收获“好生意”,必然是能够精准解决消费者的痛点与需求。

另外,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也很重要。不管是哪个行业,都是因为技术的迭代而步步前行,美容行业也不例外。尤其美容属于服务业,想要做好服务,绝非易事。

在李晓宁的观念里,服务就是“花很少的钱,得到超预期的效果”。但这两个标准,都是美容业难以突破的瓶颈。一方面,传统美容的影响让大众对美容业的认知不足,比起提供优质服务,更多的美容院是在忙于获客。另一方面,生活美容还面临着医美机构这个高效率的“大敌”,加之如今的医美价格与服务也在逐渐改进,优势更加明显。

那么,美容行业究竟该往哪转型,才能获得发展机遇?经过多番考察后,大 健康 产业进入了李晓宁的视线。

消费者需求方面,目前我国70%的人处于亚 健康 状态,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更为重要的是,未来10年,各种慢性病将可能会迅速扩展到每一个家庭。而且, 健康 调理的服务效果更直观,消费者的需求一旦得到解决,则会直接形成稳定的会员体系,客源更加稳固。

未来发展方面,大 健康 产业正值高速发展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 健康 支出仅为全球人均 健康 支出的20%。未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们对 健康 的重视,中国的 健康 管理和保健品产业将会迎来巨大的蓝海。

可见,大 健康 是美容业转型的最佳出口。但具体该如何执行,这又是秀域乃至整个美容行业面临的第二个问题。

5000家店,用新技术为服务标准化背书

想要寻求新发展,自然需要新技术作为执行支撑。因此,转型期间的秀域加大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如今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技术已经在秀域内部占据了绝对的战略高地。

尤其是在今年3月的美博会上,转型大 健康 赛道的秀域首次亮相,就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大家更是将其展台团团围住。可见“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活服务品牌,而是一家 科技 公司”的秀域,正在逐渐被大众认可。

那么,秀域的“ 科技 基因”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自然是人工智能技术。据了解,秀域目前正在研发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预计明年将替代90%的人工服务,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管理标准化和服务标准化程度。而在解决了管理和服务标准化问题后,秀域则是放眼规模化的增长,“未来5年内让门店数量超过5000家”。

其次,信息化系统的打造,也是秀域转型的有力推手。此前,面对转型李晓宁也“一筹莫展”,但好在阿里云的负责人找上了门,对她讲述了盒马发展的新零售战略。而这次沟通,也给李晓宁带来了启发,那就是在技术手段的帮助下,让消费者也成为可被追踪的对象,每一次消费行为都可以通过购买习惯、地址等数据,还原消费者画像。

如此一来,秀域搭建了一套完整的顾客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解决了“顾客掌握在员工手上”的不良局面,强化了总部集权,加强了企业对顾客的管理;另一方面,系统管理模式还提升了公司的财务效率,令其准确性得以保证,同时门店的货物储备和货物流转的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增加。

最重要的是,顾客管理系统的上线,能够让门店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更好地了解顾客需求,做到精准营销,从而提升经营效率。为此,秀域还特别成立了一支数据团队,来根据丰富的顾客标签模拟业务流程,完善数据模型。

回首过去,秀域在转型的路上确实碰或不少壁,损失了金钱,也错失了时间。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今的秀域找准了转型方向,大刀阔斧地往前迈进,自然能用更高效的速度把错失的时间找回来。

今年以来,秀域先是举办线下快闪活动,通过让消费者实际体验服务,来达到客源的快速转化。随后秀域还推出了“无因退款”政策,即消费者如果对服务有任何不满意,都可以直接在手机端发起退款申请。而截至目前,秀域的退款率仅有0.3%。

而未来,解决了运营成本和标准化难题的秀域,相信会继续“武装”自己,让自己真正具备直营数千家门店的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