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贝】虎牌、象印、膳魔师,日系三大保温品牌的由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一、 虎牌tiger  

幸福の温暖魔法

产地:中国上海

         日本大阪

            の温暖魔


最先说虎牌是因为它在国内的名头最响,在日本也是民用水壶保有量第一,然而说起他的历史却是日本三保里成立最晚的。虎牌热水瓶株式会社(タイガー魔法瓶株式会社),是日本的一个高品质真空瓶及消费电子产品制造的跨国公司,目前,它在中国台湾和北美分别开设有分公司。上图中左下角的上海虎生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是日本虎牌热水瓶株式会社控股与台湾企业合资在中国投资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1997年成立,是其在中国的子公司,国内卖的虎牌都是这个虎生公司生产的。

1923年(大正12年),创始人是菊池武范(1895.11~1975.5)在大阪市西区设立了菊池制作所,开始销售虎印魔法瓶(如图所示)。纵观虎牌保温瓶诞生的历史,是从“将犹如母亲烹的茶的温暖带给所有人”的初衷开始的。

关于虎牌的来历,后人便把创始人的传记画成漫画,讲菊池武范创业史的漫画,这是篇充满心灵鸡汤的励志故事。

话说,明治28年(1895年)菊池武范生于日本爱媛县西宇和郡三瓶町,父亲是村长,家里还经营着远洋渔业和矿山业,菊池是家中长子,从小住在具有300年历史的祖屋大宅中,是个不折不扣地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菊池无忧无虑的大少爷生活一直维持到12岁,那年父亲生意失败,豪宅也卖了全家变的一贫如洗,祸不单行的是在那不久父亲又突发脑溢血,菊池小公子一下子就从王子变成了乞丐。

作为家中长子,家道中落的菊池为了养家糊口只能中途辍学去大阪的一家纺织工厂打工。每天从早到晚的辛勤工作,可到了吃饭的时候也只能吃残羹冷饭,这就是在这个时候,小小的菊池开始一边扒拉冷饭一边怀念起昔日妈妈给他烹的热茶泡的饭(日本有种饮食叫做茶渍饭,就是用热茶浇在饭上再配点小菜吃)。故事说到这里,接下来就是主人公跟保温瓶一生一世的死磕的命运了。

时光荏苒,菊池慢慢长大,想去参军却因为营养不良太瘦而落选了。无所事事的菊池有一天路过文具店,就在橱窗里,他邂逅了终其一生追求的真爱——魔法瓶!日本人叫魔法瓶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热水瓶。由于热水倒到壶里面一整天也不会冷掉,就像梦一般的魔法,所以当时的日本人称其为魔法瓶。这个名字叫出来真的是比热水瓶浪漫主义多了。

菊池看到魔法瓶里倒出的热腾腾的水,不禁张大嘴惊叹:“哇塞!好神奇啊~”于是就按照壶上面的logo找到了鹰印魔法瓶公司。之后就见到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好基友山本富吉。菊池参观了山本的公司后就表示不走了,死气白咧地要跟着山本当学徒做产品。山本也是个一点就燃的天真boy,看到菊池这么诚恳,他激动地大放厥词说:“有了你,咱们将来一定可以造出全日本首屈一指的暖水壶!”

又好几年过去了,菊池把山本的技术学的差不多了,老家的弟弟妹妹也越长越大,家里的开支开始越来越多,菊池一个人的薪水开始养不起一家子了。于是,菊池想要自立门户,可是苦于没有资金。好基友山本给菊池出主意说:“要不你当我魔法瓶的下线,我提供给你货源,你卖出去的利润全归你~”菊池就这样从技术工种一下子变成了销售人员,完成了他最初创业资金的原始积累。

        然后就是1923年,菊池设立了菊池制作所开始生产和销售虎印魔法瓶。山本的魔法瓶是“イーグル印”,翻译过来就是鹰印,想必用猛禽名字作为暖水壶的logo再以“印”字结尾是魔法瓶界一贯做法,所以菊池的暖水瓶就选择了具有王者风范的“老虎”作为产品logo,并沿用至今。

公司成立后,菊池发誓要制造出新的产品,妈妈和兄弟姐妹都来帮忙。在当时来说,暖壶还是很奢侈的东西,普通人家需要用一个月的薪水才能买一个瓶子。因为它特别容易摔碎,所以菊池就开始改良壶身,用纸板包裹暖壶的中间保壶胆,外面用容器把它盛进去使用,这样既能防摔又能防止生锈。

      于是乎比其他暖水瓶结实5倍以上的虎牌一下子成为了大阪和神户地区网红商品,就在虎牌准备打入东京市场的时候,日本爆发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关东大地震”,那次灾难造成9万人死亡,10万人受伤,神奇的是菊池准备在东京销售的一百来个暖瓶竟然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一个破损的都没有,这令虎牌一下子名声大震。以此为契机,菊池家的虎牌,逐渐成为了日本魔法瓶领域里的领军人物。

回想年少时期的艰辛的打工生涯,菊池最怀念的就是妈妈给他烹的茶所带来的温暖,所以“妈妈给他倒的茶的温度”成为了虎牌创业的原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保温瓶逐渐从家中的奢侈品变成了日常生活用品,它的功能也开始变得多样化,随时随地都可以吃到热乎乎的饭菜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虎牌的产品从保温瓶领域逐渐扩展到大家的餐桌领域,越来越多的保温产品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便利的科技和美好的生活应该分享给全世界的人们,热乎乎的茶、好吃的饭菜、人与人之间的分享使生活变得更有幸福感。如今,保温制品早已不在是一国的专利,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承袭着它的便利,虎牌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品牌,但科技改变生活却是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二、 膳魔师THERMOS

产地:中国昆山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膳魔师可以说是保温瓶的鼻祖,是三大保温瓶中诞生最早的一个。

188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提出了真空容器的概念,1892年1月20日,苏格兰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詹姆斯-杜瓦根据真空容器的理论设计出了两层真空的玻璃容器。它的原理是将玻璃吹制一个特殊的玻璃瓶,两层玻璃胆壁都涂满银,然后把两层壁间的空气抽掉,形成真空。这种特殊的低温恒温器就是我们的保温瓶、日本人的魔法瓶的原型,即世界上大名鼎鼎的“杜瓦瓶”。

   德国的玻璃制造工匠莱因霍尔德伯格在杜瓦的真空玻璃容器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个金属保护壳,1903年在德意志取得专利,并于第二年,即1904年以“THERMOS”为注册品牌,制造出玻璃内胆保温瓶,并在德国柏林成立了“THERMOSG.M.B.H公司”。“THERMOS”来源于希腊语,代表着“暑热、盛夏”的含义。所以,膳魔师原本是个德国品牌,并非日本本土品牌

图为膳魔师公司初期生产的魔法瓶。THERMOS保温瓶一经推出就掀起了整个欧洲的风潮,到了1907年,更是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世界各地建立了分公司,膳魔师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

1903-1905年间膳魔师水壶被怀特兄弟带着飞上了蓝天,1907年,膳魔师保温瓶曾经伴随战地记者理查德哈丁戴维斯探访刚果内陆。1908年,探险家罗伯特皮尔里在膳魔师保温瓶的陪伴下,历经10个月的严寒挑战终于到达了北极点,开创了世界纪录。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在1909年率队发现南磁极、罗斯福上校进入蒙巴萨时,也都使用了膳魔师保温瓶。可以说当时的膳魔师就是极限挑战人内心当中的作战必备爆款。随着一战爆发,膳魔师水壶又被带了战区,有了更多的用途,右图是一战时期的膳魔师海报,可以看出战争意味浓厚。

二战期间,膳魔师真空保温瓶作为军需品为军队保储水源、储存药品、血液甚至器官。由救援军犬们背载膳魔师保温瓶来回奔波于前线与后方,提供最及时的温暖援助。保温瓶被士兵们称为“拯救生命的必需品”,图为二战时期膳魔是宣传海报,右下角的英勇救援犬成为了无数生死瞬间传递希望的经典符号。

膳魔师进入了日本市场是1908年,图为当时的广告语,它在日本被称为“震惊世人的发明——寒暖坛”。此后,随着一战的爆发,列强的舶来品大量涌入日本,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日本本国内的保温瓶制造业。1912年之后,日本制的魔法瓶开始生产,当时的大阪是玻璃工业的中心,魔法瓶的生产便以大阪为中心开始发展起来。上文提到的虎牌和菊池,也是在这之后从大阪开始起家的。

        至于一个德国品牌为什么会最终被当成日本保温杯呢?还是要从1978年日本本土膳魔师推出全球第一只不锈钢双层高真空保温瓶(VacuumBottle)(如图左)。不怕摔又轻便的不锈钢保温杯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它成功缔造了膳魔师的品牌市场地位,也是现代保温杯的雏形。也正因如此,今天我们在谈论膳魔师产品时,总是把膳魔师说成日本的品牌。

1981年不锈钢真空保温杯正式投入制造生产。这是当时产品发售时的广告,赤裸裸地打出了“轻便、不会摔碎的不锈钢二层真空构造”的标语,宣布了易碎沉重的玻璃保温瓶时代的即将终结。不锈钢保温瓶融合了当时非常难的高真空断热技术、金属加工技术和溶解技术,因此在当时也是价格不菲,要不说日本人科研攻关能力就是强,活生生把一个舶来品研发出具有本国特色的里程碑产品。

需要提一句的是,瓶子是当时的日本本土膳魔师研发的,而制造商却是日本酸素公司。当时的日本酸素公司就是现在的大阳日酸株式会社的前身,是日本三大工业气体制造商之一,1989年时收购了膳魔师品牌。我们从官网上的企业概况中也能看到大阳日酸全额出资的股东。所以,膳魔师虽然出生地是德国,后来有一段时间还被美国公司收购过,但真正形成现如今的不锈钢保温杯的品牌形象,还是要从日本说起。

现在膳魔师于2001年又被中国台湾公司皇冠金属收入麾下,严格说来目前的国籍其实是台湾,但日本技术的印象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广大消费者脑中了。我们说膳魔师是第一个发明真空保温技术的,但这在今天的保温瓶界早已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了,膳魔师家族不断推陈出新……,就此不锈钢保温制品犹如旧时王谢堂前燕一般开始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 象印ZOJIRUSHI

产地:泰国

       象印的创始人是市川银三郎和市川金三郎,两兄弟出生于爱知县中岛郡的朝日村。自从1908年膳魔师保温瓶进入日本市场,金三郎就对保温瓶感兴趣,金三郎起初是个加工电灯泡的工人还是是个好奇宝宝。恰好白炽灯泡本来就是真空工业的鼻祖,玻璃真空的技术都是相通的,金兄弟也算是半个内行,于是他自己就开始没日没夜的钻研。话说,日本本土保温瓶的创始人八目亭二郎也是做电灯泡出身的,可以这么说,日本的保温瓶的发端就是从电灯泡制作发源的。

       后来住在大阪经商的哥哥银三郎知道了弟弟的喜好后,就决定两个人组团一起搞暖水壶营生,于是在1918年(大正七年),兄弟俩在大阪的一个偏僻工厂内成立了市川兄弟贸易公司,哥哥当时20岁、弟弟17岁。保温瓶在当时是个奢侈品,日本的一般家庭买不起,日本本国销售额只占1成,制作出来的成品90%都是出口,主要销往中国和东南亚。

二战以后,日本的保温瓶工业成为了民间指定商品,需求量一下子激增。1945年(昭和20年)10月,银三郎开始在田边町的家里重新开设保温壶修理店,没曾想生意超级红火。到了1947年,兄弟俩干脆关了修理店直接在南区高津重新设厂,并成功开发出自动制瓶机内瓶的量产化,就此开始生产组装的保温瓶。

       图为社长市川重幸视察高津工厂的魔法瓶加工现场,高津工厂最初开始生产的是携带用的保温壶,后来银三郎的大儿子从中国回来的朋友那里听说了家庭用桌上型水壶,觉得这种类型的水壶将会成为日后趋势,于是工厂生产方针就改成了以生产家庭用桌上型水壶为主。

上图为1948年研制成功的桌上用水壶,战后开工以来的第一个研发制品。壶的盖、肩部、腰部和壶底的内胆都是电镀了铬炮制而成,把手是压铸而成,头部的形状像是醍醐的嘴巴一样,因此被命名为“醍醐壶”。这个水壶因为其古典而风雅的造型一经推出就成了爆款,加之此后日本曾一度狂掀复古风浪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明星商品。

        1953年(昭和28年),市川兄弟商会更名为协和魔法瓶工业株式会社。1960年(昭和35年)正值日本的经济繁荣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协和魔法瓶会社赞助了一档名为“象印歌锦标赛”的电视节目,一下子大火,经由这次成功的宣传策略,此后的7年间“象印”这个名字逐渐渗透到日本国民当中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图为象印的宣传车在日本街头行驶,吸引了无数行人的目光,车内有播音员进行广播,这种宣传方式在当时也属于业界首创。


       1961年(昭和36年)11月20日,协和魔法瓶工业株式会社正式更名为“象印魔法瓶株式会社”,由此社名和logo终于统一到了一起。图为象印的商标的变更图,可以看到1958年与1961年的logo相比,象印便把以往的长鼻子象的logo形象更改为更加可爱风的短鼻子象。1961年以后,小象logo就基本没再变过了。

       1981年,象印魔法瓶株式会社量产化不锈钢保温杯保温瓶上市。此后,象印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电饭煲、电热水瓶、电火锅、电烤箱、咖啡壶、保温便当盒、真空保温瓶等系列生活小家电,并且还在不断开发用于改善生活环境的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产品。

说到“象印”的由来,要从一战结束后兄弟俩的魔法瓶的出口生意说起。日本是个水资源特别丰富的国家,不仅水量丰富,水质也好,直接饮用也是没有问题 ,所以我们在灌篮高手里看樱木花道的侧脸对着自来水管直接喝的画面千万不要学,日本人都是直接从水管里接水喝的, 但咱们不成。正因如此,魔法瓶在日本国内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大,九成的魔法瓶都是出口。

 

        而反观中国、东南亚、印度等国家的水质就不那么好了,大多需要烧开才可以饮用,对煮沸的水进行保温或是保冷的需求量就很大,因此这些国家相较于日本而言,保温瓶很快就加入了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行列。所以说,日本人生产保温壶很牛叉,但在自己本国却市场不是很大。图为当时大阪西区林立的各种外国商馆,当时的华侨进口日本的魔法瓶就是在这里。

图中描绘的是银三郎两年一次从神户港出发去上海出差洽谈出口事宜。既然制造出来的绝大部分商品是要出口外销,那么就必须要给自己的产品想一个商标。兄弟俩想来想去,决定用大象来当作商社的商标。大象聪明、家族使命感强,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给人一种憨厚从容的感觉,在小朋友们中间很有人气。

大象,它生命力顽强,寿命也长,给人的种种印象都非常符合魔法瓶的功用。特别是考虑到自己的产品未来要面向东南亚等国,大象在当地是神圣的象征,以象印作为logo更容易打入市场。于是,当时还叫市川商会的象印商标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出口外销用的魔法瓶上都会标有一个带着王冠的大象,并附有“ELEPHANT&CROWN”的商标。


纵观日系三大保温品牌,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和特色,在价格上虎牌贵些、象印次之、膳魔师相对便宜一点。膳魔师虽然是魔法瓶和不锈钢保温杯的鼻祖,但后来却被勇于钻研的日系本土水壶超越。目前虎牌是日本民用水壶的NO.1,象印则更倾向外观设计,膳魔师商品名目繁多更加普惠大众。但不管怎么说,三大品牌的质量都是非常可靠值得信赖的,差别也是伯仲之间,所以大家在选择的时候主要考虑的因素并不是哪个比哪个好,根据价格和喜好选择合适的就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