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抽缩造型的实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面料再造的实现方法多种多样,褶饰就是其中一种面料再造表现形式,通过缩缝、抽褶或利用其他高科技手段等外力对褶皱进行永久性定性,从而破坏面料原有的肌理形态,使面料有更加强烈的触摸感觉,以达到装饰的目的。除了利用高科技手段对面料这是进行永久性定性外,通常就是用机器或是手缝来对面料进行处理。

       手缝褶饰有两种,其中一种是从布的反面挑一两根丝,再根据设计对不同的点进行连接从而形成立体状褶,就是格子褶饰,又叫做立体褶饰,如果按照面料处理形式来命名的话可以叫做面料抽缩,也就是这次论文研究的课题。另外一种是将布先抽成有规律或无规律的褶,然后再用彩线按设计图案一边进行绣缝,一边抽褶,在褶山缝出各式花样或图案,这根研究课题关系不大,略过不提。以下将会对面料抽缩相关内容进行展开研究。

       面料抽缩需要进行事先准备,先在布的反面,按设计效果的大小,画好正方形方格,格子的大小则根据所形成的褶饰来确定。然后就是通过手缝,反复操作,以便达到出人意料的肌理外观效果。

       在正方形方格内设计需要缝合的连接线,一般情况下,连接线的形式主要可归纳为三种:直线连接、折线连接、弧线连接。线的连接方式不同,排列方式不同,组合方式不同,都会使褶饰的外观形成风格迥异的视觉及触觉效果,所以连接线的设计对褶饰效果的形成的影响是具有非常大的。

       在制作过程中,根据设计好的连接线形式,按顺序在布料反面挑一到两根纱将布料缩缝(见图2-2),注意根据面料颜色挑选缝线颜色,面料正面不露针迹为宜。

       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天然纤维织物以及化纤织物里进行了选择,最后选定了色丁、牛仔布、真丝、毛料、水晶麻、化纤绡、涤纶面料、雪纺、合成PU等面料进行实验,里面有梭织物也有非织造物,在此实验中主要研究的是面料风格对抽缩技法的影响,故先赞不考虑此影响因素。

       其中在方案一中,从中挑选出色丁、牛仔布、毛料、水晶麻、化纤绡、涤纶面料、合成PU这7种面料进行实验;方案二中选择了牛仔布以及涤纶面料这两种面料进行实验;而在方案三中则选了化纤面料进行实验。

       不同的抽缩技法最后达到的肌理外观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此次选择了四种造型来进行实践体验,分别是:扭条纹、银锭纹、砖纹、波动纹。

方格纸:由于布料肌理原因,考虑到直接在布料反面画方格难度较大,所以先在纸上画好方格,后又在购买过程中发现了有标尺的方格纸,这比人工在纸上画精确度更高,可以使实验更精确;(选方格纸1cm大小的线为基础线)

铅笔∕直尺:用铅笔在方格纸上进行抽缩技法连线用;

布剪/线剪:布剪在面料准备时裁布用;线剪在进行抽缩实验时剪线用;

针线:由于面料的颜色各不相同,为了尽量使正面看不到线迹,所以准备了若干不同颜色的线;为了使针再穿刺织物时不留下过大的针孔,所以准备了针眼小且细的针若干;

记号笔:准备一直褪色笔,在面料上做记号时就不需要担心颜色褪不掉而影响实物美观的问题;考虑到有些面料很难用褪色笔做记号,所以准备了一直银色的记号笔;

画板∕工字钉:准备一块大的画板,在面料上做标记时,可以把面料和织物一同钉在木板上,可以防止面料滑动,使记号更准确;

锥子:当面料薄且可以透视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把面料放在方格纸上面;但是当面料厚且不能透视的时候,可以事先用锥子在方格纸的抽缩点上刺上小洞,再把面料放在下面,通过小东就可以直接在面料上用记号笔做标记了;

卡纸∕刻刀∕双面胶∕订书机:当抽缩实验做好后,就可以用这些工具制作效果小样,这样可以使之看起来更美观;

         为了确定制作一块面料抽缩小样所需要的面料用料大小,分别用有效抽缩面积为25cm*25cm;35cm*35cm;45cm*45cm的面料进行了实验。通过测试实验,进行分析:有效抽缩面积为25cm*25cm的面料,在抽缩完成后,成品面积较小,并且在技法的连线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抽缩完成后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效抽缩面积为35cm*35cm的面料,抽缩完成后的成品面积大于前者,已经能很好的看出抽缩的效果,且在抽缩过程中用时比后者少;而有效抽缩面积为45cm*45cm的面料,虽然在抽缩完成后,最后的成品效果很显著,但是在抽缩的过程中,如果在技法连线较短的情况下,将花费很多时间。为了在实验中进行效果对比,实验选定了色丁、涤棉牛仔布、毛呢、水晶麻、化纤绡、压皱雪纺、合成PU等。

       准备铅笔、尺子,根据事先设计好的实验方案,把已选定的抽缩实验技法在方格纸上进行绘制。

       将用于实验的面料裁剪成45cm*45cm的方形,并用熨斗烫平整,然后再根据绘制好的面料抽缩技法,具体再视面料本身情况来进行实验面料标记。

       透明或半透明的面料,则把面料直接放在方格纸上面,然后用工字钉在画板上进行固定(如果是垂感好或比较容易滑动的面料,可以多用几个工字钉来进行固定),然后在用褪色笔直接在实验面料上进行标记;如果是其他不宜在方格纸上进行标记的面料,就要用锥子事先在方格纸上要进行挑纱的刺一个小孔,然后把面料放在方格纸的下面固定在画板上,再透过小孔用褪色笔进行标记。

       (1)在进行抽缩缝制时,有些面料的回弹性不是很好,为了让面料上尽量不留下针孔,所以选用了细且针孔小的手缝针;

       (2)为了节省手缝作业的时间,不再采用什么颜色面料用什么颜色的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浅色面料一律用白色涤线,深色面料则一律用黑线;

       (3)对于挑一到两根纱进行缩缝这一点,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发现,在很多面料上进行操作是很容易出现问题,有些面料会出现抽纱,有的甚至纱线会断掉。所以不同的面料,根据不同的疏密紧度以及纱线原材料,有些可以适当的多挑几根,以保证最后成品的牢固度;

      (4)结点的大小对抽缩的影响也很大,对有些回弹性能不是很好的面料,针在穿刺后会留下一个小孔,这是如果结点太小,很容易就会穿过这个小孔从而使得抽缩无效果,所以结点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大小;

扭条纹采用了水晶麻、化纤绡、牛仔棉布、色丁、PU、毛呢六种面料制作,扭条纹抽缩方案如图:

制作过程中得到以下体验:

1、水晶麻:不似梭织也不似针织的无规律纺织面料,不起皱,质软,抽缩好后无需后整理,成品效果柔和细腻;

2、化纤绡:质轻、透明、硬挺的梭织面料,面料很难标记,且难操作,抽缩完成后续后整理,效果不及水晶麻;

3、厚色丁:有光泽的缎纹面料,质地较厚,不易起皱,挑纱时正面不易露线迹,完成后需适当后处理,风格有别于水晶麻;

4、牛仔棉布:硬挺的平纹棉织物,易起皱,容易有折痕,完成后需后整理,效果有别于其他几种,比较尖锐,但同时也别有一番风味;

5、合成PU:有一定厚度,易折,挑纱时正面不易露线迹,完成后需适当后处理,正面不圆润;

6、毛呢面料:面料厚实,不易起皱不易折,完成后无需后整理,风格粗狂;

       砖纹,顾名思义,就是完成后可以出项如砖块一样的效果。

       在查看完成效果后,可以发现略挺括的牛仔棉布比涤纶面料更适合砖纹抽缩技法;把成样翻到连线点一面,可以发现就算不加熨烫也会另一种视觉效果,且牛仔棉布和涤纶面料效果同样明显,所以,也可以把连线点设在面料的正面。这就是所谓的一种技法两种效果。

       银锭纹,完成后的效果像规律排列的银锭一样,抽缩连接线是一组对称的折线。

       在查看完成效果后,可以发现涤纶面料的效果比牛仔棉布好,它在完成后无需后整理,直接就可以达到效果,而牛仔棉布因为易折的关系,完成后需要适当后整理下;然而把成样翻到连线点的背面,可以发现牛仔面料形成了规律排列的三角形,而水晶麻由于不易起皱等原因并不能形成明显的三角形,所以,在连线点设在面料的正面时,牛仔棉布的效果将优于水晶麻。

       波动纹因为抽缩连接线的形式是直线连接,所以完成后面料正面可以得到平行的波浪效果。完成后的正面效果和预期的有一定差距,反而是连线点面的效果比正面好。除了面料的不符是造成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外,连接线的大小和距离设置也占了很大的因素,所以要得到理想的效果,不仅抽缩前要进行空间想象,还有可能要进行多次实验。

       席纹造型因为外观酷似藤编凉席图案得名,面料呈现斜向交错重叠的外观效果。实验采用了两种斜度的连接方式,发现45°席纹能得到更好的造型效果。

       葵花纹选用了有光泽的色丁面料;采用碎针相连的针法,连接线形式为弧线连接,沿着圆形边缝线,抽紧前把一粒圆形的扣子直接放在缝好的面料里,扣子要比圆形线迹小一些;连线点设在面料的背面。由于技法较简单,所以在抽缩前直接在面料反面绘制技法。

        组合纹是指将多种连接方式组合成较大的循环形成的造型效果。实验选用有细褶的面料;采用3点与2点的组合式针法,将三角形的3点挑起后抽成一点,抽紧后打结;将竖线的两端用针挑起后抽成一点,抽紧后打结。连线点设在面料的背面。由于面料选择的褶皱雪纺没有挺括性不够,所以抽缩完成后的成品效果没有达到期望值,换肌理感再强一点的面料的话,也可以运用在礼服上。

       复合纹是指多种连接方式穿插在一起形成的造型。实验选用两种面料风格不同的面料,在细腻柔软的真丝纱面料上绘制技法,连接线形式为折线连接(如下图红色部分);在挺括度较好的涤纶面料面料上绘制技法,连接线形式为直线连接(如下图蓝色部分);采用多针相连的针法,上下两块面料复合在一起后进行抽缩缝制,针距可以稍微大一些,最后用手整理到理想状态。连线点设在了涤纶面料上面。由于连线形式不同,两块面料呈现出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各有各的特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