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原为潮州工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工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 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茶经》说:“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那个时候还没有自来水,陆羽自然没有加以论列,自来水不宜于煮茶,这已经是一个常识。
煮茶要诀,“水常先求,火亦不后”。苏东坡诗云:“活水仍须活火烹”。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潮州人煮茶用的叫做“绞积炭”,“绞积”是一种很坚硕的树木,烧成炭后,绝无烟臭,敲之有声,碎之莹黑,是最上乘的燃料。还有用乌榄核作炭的,火焰浅蓝,焰活火匀,更是特别。
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日:“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尊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
茶杯的选择也有个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
中国工夫茶操作规程有以下十一程式,合称为工夫茶十一程式。
1、嗅茶 主人取来上好的茶叶,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依次传递欣赏嗅品一番。
2、温壶 未放置茶叶之前,先将开水冲入空壶,谓之“温壶”,温壶之水倒进茶船——即茶盘,一种紫砂浅盆。
3、装茶 应备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气、杂味混入,通常将茶叶装至茶壶的2/3,甚至满溢,数量之多令人咂舌。
4、润茶 沸水冲入壶中,至满,使竹筷刮去壶面茶沫,当即倾于茶船或茶海——一种较大的茶杯。
5、冲泡 再冲入开水,但不要沸滚的,这便是第一泡茶。
6、浇壶 盖上茶盖浇之开水,使壶内壶外温度一致。
7、温杯 等候茶水泡好的当儿,用刚才温壶及润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这是一种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壶本身也不过一个拳头大小)。
8、运壶 在泡好第一泡茶时,提壶沿茶船边沿运行数周,俗称“游山玩水”,为的是不让壶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9、倒茶 将温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开,依次来回浇注,又称“巡河”,或将壶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时一杯倒满再倒第二杯,免得浓淡不均,这是一般饮者容易犯的错误。
10、敬茶 尊老爱幼、互相谦让,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11、品茶 工夫茶全套步骤中最讲究的一环,从欣赏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并举,玩味再三,确如白居易诗云:“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香。”苏东坡也说:“从来佳茗似佳人。”可见个中之味,余味无穷。特别看见那些个精于此道,须发皆白的老“茶迷”,3个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腾挪于鼻唇之间,或嗅或啜随心所欲。且双目微闭,如痴如醉,仿佛打坐的道人,外界万物全然不觉,让人不能不惊讶名茗的神奇功效。
此外,泡制工夫茶,茶壶讲究用宜兴的紫砂茶壶;茶杯最好是景德镇产小瓷杯;水须山泉,最差的也要井水,自来水是万万不入流的。用水也有名堂,最好是用橄榄核烧火,次为蔗渣,最次是炭火,蜂窝煤乃大忌。 工夫茶”泡法有十八道程序: • 焚香静气:焚品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 叶嘉酬宾:出示所泡茶叶让客人观赏; •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火煮沸; • 孟臣淋漓:即汤洗茶壶,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 悬壶高冲:又称高山流水,把盛开水的壶提高冲水,充分激荡茶叶,使茶叶翻动,清洁茶叶; •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叶更清洁(不喝); • 重洗仙颜:用开水淋洗茶壶,即洗净茶壶外表又提高壶温; • 若琛出韵:即汤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长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茶杯喻为若琛瓯; • 玉液回壶: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个茶壶使茶汤更为均匀; • 游山玩水:沿着杯壁斟茶一圈; •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少许时,则住各杯点斟茶水(又称蜻蜓点水或观音滴水); • 三龙护鼎:用母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三根手指比喻三龙,此时另一手可做护杯姿势; • 喜闻幽香:即闻乌龙茶的香味; • 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种颜色,故称三色; • 初品奇茗:观看、闻香后开始品茶汤味道(三口为一品);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茶农栽种,制作佳茗,恩典感谢茶艺小姐尽心热情敬献茶艺、茶礼。
工夫茶是我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散条形茶瀹(yue)泡法的范畴,是瀹饮法的极致。虽然盛行于闽粤港台地区,但其影响早已遍及全国,远及海外。
潮州工夫茶表演用具:茶,以凤凰单枞、安溪铁观音为好。器,能容水3~4杯的孟臣罐(宜兴紫砂壶)、若琛瓯 (茶杯)、玉书碾(水壶)、潮汕烘炉(电炉或酒精炉)、赏茶盘、茶船等。
(一)鉴赏香茗:主泡师用茶则从茶仓中取出一壶量的茶叶,置于赏茶盘中,助泡接过赏茶盘,让客人鉴赏干茶,并介绍所用茶的特点。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浇壶身,其目的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
(三)乌龙入宫:将茶叶用茶匙拔入茶壶,装茶的顺序应是先细再粗后茶梗。
(四)悬壶高冲: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满壶口为止。
(五)春风拂面(刮顶淋眉):少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盖上壶盖,冲去壶顶产泡沫。淋壶可冲淋壶盖和壶身,但不可冲到气孔上,否则水易冲入壶中。淋壶的目的一为清洗,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发挥。
(六)熏洗仙颜:迅速倒出壶中之水,是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又谓“温杯”,转动杯身,如同飞轮旋转,又似飞花欢舞。
(八)玉液回壶:用高冲法再次向壶内注满沸水。
(九)游山玩水:也称运壶,执壶沿茶船运转一圈,滴净壶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响茶之圣洁。
(十)关公巡城: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之关羽。此番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
(十一)韩信点兵:巡城至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韩信点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宾,或以老幼为序。
(十三)品香审韵:先闻香,后品茗。品茗时,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品饮要分三口进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茶汤的鲜醇甘爽,令人回味无穷。
(十四)高冲低筛:冲泡第二泡茶,重复第八步动作。
(十五)若琛复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重复第九、十、十一步动作。
(十七)再识醇韵:重复第十三步动作。
(十八)三斟流霞:冲泡第三泡茶。铁观音等乌龙茶,内质好,香气浓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因是表演,故只冲泡三次,希望能为来宾带来美好的回味。
(十九)完成整套潮州工夫茶的冲泡程序。
潮州工夫茶的表演以冲泡两次茶为宜,最多不超过三次。这样既给来宾一个完整的印象,又不使表演时间过于冗长。
功夫茶的冲饮过程:一温壶:先用开水烫`壶`茶海`茶杯`闻香杯;二注茶:把水倒干,把适量(注:壶的1/5到1/4)的茶叶放入壶内并用开水冲泡;三刮沫:刮去浮在壶口上的泡沫,盖上壶盖等15到30秒;四注汤:把泡好的茶汤经过滤网注入茶海(及公道杯);五点茶;把茶汤倒入闻香杯,用茶杯倒扣在闻香杯上连同闻香杯翻转过来;六闻香:把闻香杯从茶杯中慢慢提起在茶杯上轻转三圈(顺时针),闻香杯在手中拂摇后深闻其香;七品饮:细品慢饮茶汤,使茶汤在口中充分滚动回旋将其饮入,此时,口鼻生香,喉吻生经,周身舒坦。
饮攻夫茶,重在细细品尝。工夫茶可谓是中国一种古风犹寸的茶道。
您将会感到心旷神怡,美和艺术的享受。 要想泡好一壶功夫茶 首先须注意水质、水温、茶的品质.茶量与茶具等要素;“水质”必须选用清新的软水(含矿物质较少者),切忌用硬水;“水温”随不同茶叶的冲泡而有所不同,对大部分的茶种而言,以接近摄氏100度冲泡为宜;“茶量”的摆置亦因不同的茶种而异,从茶壶容量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均有可能。
泡后约15到30秒钟倒出饮用,但因茶而异,再次冲泡时间则须相对延长;至於“茶具”,以紫砂陶壶最佳,茶壶大小配以适宜的茶杯,杯内以白色较佳,以便於判辨汤色。爱饮茶的人,也一定喜好把玩茶壶,现今中华民国一般家庭中,多流行以小壶泡茶法(功夫茶),这是从十六世纪末明朝神宗时代所流传下来的一种习惯,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用小茶壶泡茶,茶味特别甘醇芳香,明清时代以江苏宜兴的紫砂壶最有名,凡出於名家的作品,四方争购,价比黄金,而现在“紫艺网”和宜兴紫砂工艺师们密切合作,不仅制作精美的紫砂壶,并且另外发展出许多改良式的创意壶,为各方所喜爱,而“藏壶”或“养壶”在台湾已成为一种高雅的风气。茶是中国人的“国饮”,因为茶中含有多种维他命、茶素、精油、氟素等成份,有明目、清脑、利尿等功能,因此中国人相信一个常饮茶的人,必能延年益寿,而现代进步的科学,也已证明茶有医学上的效用,对人体有益处,因此茶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天然的健康饮料。
在台湾,茶是经济作物,也是输出国外赚取外汇的农产品;各地的茶行、茶为使茶艺普及,推动甚力,而许多内部陈设古典高雅的茶艺馆也纷纷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各茶区也定期性举行评茶比赛活动,吸引茶农、茶商、品茗人士前往,一经入选,茶价倍增,使得茶艺活动,呈现出一股朝气,因而饮茶的风尚,在台湾已成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这种崇尚自然,无拘无束的茶艺精神,就如同中华民国的人情味一般——醇厚温馨。
主泡人熏香、净手,先引茶入,然后是茶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紫砂壶。
烫杯温壶: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
乌龙入宫:将乌龙茶放入茶壶。
洗茶:将沸水倒入壶中,又迅速倒出。
冲泡: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春风拂面: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封壶: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
分杯: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壶:将壶中茶汤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壶:将茶汤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
奉茶:以茶奉客。
闻香: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
品茗: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
工夫茶是我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散条形茶瀹(yue)泡法的范畴,是瀹饮法的极致。虽然盛行于闽粤港台地区,但其影响早已遍及全国,远及海外。
潮州工夫茶表演用具:茶,以凤凰单枞、安溪铁观音为好。器,能容水3~4杯的孟臣罐(宜兴紫砂壶)、若琛瓯 (茶杯)、玉书碾(水壶)、潮汕烘炉(电炉或酒精炉)、赏茶盘、茶船等。
(一)鉴赏香茗:主泡师用茶则从茶仓中取出一壶量的茶叶,置于赏茶盘中,助泡接过赏茶盘,让客人鉴赏干茶,并介绍所用茶的特点。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浇壶身,其目的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
(三)乌龙入宫:将茶叶用茶匙拔入茶壶,装茶的顺序应是先细再粗后茶梗。
(四)悬壶高冲: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满壶口为止。
(五)春风拂面(刮顶淋眉):少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盖上壶盖,冲去壶顶产泡沫。淋壶可冲淋壶盖和壶身,但不可冲到气孔上,否则水易冲入壶中。淋壶的目的一为清洗,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发挥。
(六)熏洗仙颜:迅速倒出壶中之水,是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又谓“温杯”,转动杯身,如同飞轮旋转,又似飞花欢舞。
(八)玉液回壶:用高冲法再次向壶内注满沸水。
(九)游山玩水:也称运壶,执壶沿茶船运转一圈,滴净壶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响茶之圣洁。
(十)关公巡城: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之关羽。此番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
(十一)韩信点兵:巡城至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韩信点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宾,或以老幼为序。
(十三)品香审韵:先闻香,后品茗。品茗时,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品饮要分三口进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茶汤的鲜醇甘爽,令人回味无穷。
(十四)高冲低筛:冲泡第二泡茶,重复第八步动作。
(十五)若琛复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重复第九、十、十一步动作。
(十七)再识醇韵:重复第十三步动作。
(十八)三斟流霞:冲泡第三泡茶。铁观音等乌龙茶,内质好,香气浓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因是表演,故只冲泡三次,希望能为来宾带来美好的回味。
(十九)完成整套潮州工夫茶的冲泡程序。
潮州工夫茶的表演以冲泡两次茶为宜,最多不超过三次。这样既给来宾一个完整的印象,又不使表演时间过于冗长。
茶都伢儿,快乐学茶”夏令营开始啦!尽管天空下着雨,却无法阻挡我欢快的脚步。一早,我踩着雨花儿哼着不成调的歌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了茶叶博物馆。
放眼眺望,只见茶博周围的茶地上飘着一层“轻纱”,这里真像是一个世外桃源啊!开始填表格了,同学们把唯一的一张桌子围的水泄不通,我以每分一百字的速度飞快地填完了表格。然后大家整整齐齐地排好了队伍,跟着老师来到教室,等大家找好位置入坐后,老师先放了茶艺宣传片,我立刻拿出笔记本把主要内容摘抄了下来。通过影片的介绍,我知道了中国是茶的起源地也是产茶大国。做绿茶要采嫩叶,做乌龙茶要采老叶子……时间过的飞快,很快就到了午饭时间,大家有说有笑的吃完饭就开始下棋或者聊天一起玩开了。下午开始上课了,老师和蔼可亲地说“我现在给大家示范泡绿茶”我睁大了眼睛认真的盯着老师。只见老师先鞠了一躬,然后将茶具一一放好,先温杯洁具,再将茶叶倒入杯中,大约铺满杯底。接着倒入约1/5的水,慢慢地摇,让茶叶吸饱水,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凤凰三点头。因为要将提量壶忽高忽低得倒水,而且水柱还不能断。等老师表演完,大家迫不及待得开始练习了起来。
第二天我们又学习了怎样泡乌龙茶,原来乌龙茶的泡法和绿茶又有很大的区别呀!检验我们这几天学习成果的时刻到了,我的心里仿佛有头小鹿在蹦蹦乱跳,让我不禁有些紧张。终于大家都有惊无险的通过考试了,顺利拿到荣誉证书。
这次活动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天,却让我受益非浅。不仅学到了茶的有关知识和泡茶的技巧,而且还交到了许多好朋友!!!
我的家乡在潮州,工夫茶是潮州人民最喜爱的饮品。
潮州人的家中,大都备有一套工夫茶具:茶鼓.四只晶莹的小瓷茶杯`一个沙陶壶。把茶具摆放在客厅里,非常精美。在朋友或家人闲聚时,沏上一泡“潮州工夫茶”,有着一种很亲切融洽的感觉。在潮州工夫茶中,充满着敬爱和谐的文化精神。
工夫茶须讲工夫。“工夫”在潮州话中是做事方法讲究的意思。潮州工夫茶有一套讲究的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冲泡时,必须配备有茶叶.一壶热水,然后是程式讲究冲泡方法,如讲求:“高冲低撒.关公巡法.韩信点兵”等要领,这样才能品尝出工夫茶特有的韵味。而对那些经常饮茶的“老茶客”来说,除了讲究这一整套冲泡手艺意外,还需经三礼让,端起杯来,一闻其香,二观其色,三再慢饮细咽。
工夫茶的色.香.味让人提神醒脑,有时细细品味,还能感到先苦后甘。以前,我不爱喝工夫茶,因为它讲究的冲茶方法太多,也应为它太苦了,一点也不好喝。可是现在,我认为讲究冲泡方法是潮州工夫茶的一大特点,而先苦后甘,则能品出人生道理。
我爱潮州工夫茶,它能使人品尝出人生韵味.丰富内涵的茶道。
好像从我懂事的时候开始,喝功夫茶就成了我家必不可少的事情。吃过晚饭后,爸爸便会泡起茶,一家人坐在一起喝功夫茶,享受天伦之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爸爸泡茶的时候,爱喝茶的奶奶却没喝几杯,喝完茶后奶奶还急匆匆的样子跑到房间里,不知道去干什么.后来爸爸便要每天晚上泡水仙茶,但是每一次的行动都被我阻止,奶奶在这个时候都会说:“算了,算了,还是泡铁观音吧.我也挺喜欢铁观音的清香的.”爸爸只好无奈地听奶奶的话,泡铁观音茶.这时我便会得意洋洋.
有一次,奶奶让爸爸泡铁观音,爸爸皱起眉头说:“妈,那你的胃……”奶奶摆摆手,表示不再让爸爸说下去,爸爸只好闭嘴.这一次,我不再像以前那样高兴,反而心中增添了一丝沉重,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事情奶奶不想让我知道.可究竟是什么事呢?我正在想着的时候,爸爸和奶奶在房间嘀嘀咕咕地不知道说什么.我凑上去听,“妈,要不我跟孩子说你的胃不适合喝铁观音吧.”“不用了,孩子喜欢喝铁观音茶就泡铁观音茶吧.我的胃没事儿.”哦,原来奶奶的胃不适合喝铁观音呀.奶奶为了我而喝那不适合她的胃的铁观音,奶奶为了我都这样做了,我可不能太自私啊!
从那以后,吃过晚饭我都坚持要喝水仙茶.从那以后,奶奶也不再喝那么几杯了.从那以后,奶奶也不用急匆匆地跑到房间里了.
直到现在,我们一家人还是吃过晚饭后坐在一起喝功夫茶,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其中的快乐.
今天,我在花园新村东面的“碧海云天”浴场洗澡,洗完澡,在楼上休息,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功夫茶”茶桌。
茶桌的造型独特,为树根形,上有一座木雕的桥,栩栩如生。根据树根的位置,有五个高低不同的平面。其中一个事摆放茶具的,其余四个是供茶客放茶碗用的。桌外有四把编织细腻、古色古香的中式藤椅。
走进了看,只见上面置有两个过滤壶,一个为大孔,一个为小孔,根据不同的茶叶使用不同的壶。两个过滤壶中间放着一个大茶杯,茶是先在大茶杯中泡好,再用过滤户过滤出茶叶,最后倒到小茶碗中。五个小茶碗叠成双层放在桥的左侧。桥的对面有一个木筒,筒内有一个茶叶勺、一大一小两根搅拌棍和一铁一木两把镊子。茶叶勺是用来将茶叶放进茶杯里的,搅拌棍是用来拨掉茶末和搅拌茶叶的,镊子则是用来夹小茶碗的,这可比手抓干净多了。在桥的后面,有一个躺着的弥勒佛,他的肚子上顶着一个元宝。这个元宝其实是一个把手,只要拿住元宝,一提,弥勒佛的肚子就开了,里面装的是茶叶。还有一对佛手,可能是放方糖的吧。
所有上面介绍的这些都是古色古香的,只有一样是现代的,在树根的旁边,有一张小木桌,上面摆着一个电磁炉,上面放着一个消毒茶具用的器皿和一把烧开水的铁水壶。
中国的功夫茶,光从道具上就是顶呱呱的呢,可想而知,喝起茶来的味道也一定很好,我真想尝尝中国功夫茶的味道啊!
潮汕功夫茶潮汕功夫茶是我们家乡传良的传统文化之一。潮汕人四海为家,遍布全球。因此,潮汕功夫茶自然也驰名中外了。在潮汕地区,喝功夫茶成了人们饮食生活的需要和习惯。不管走到哪家,客厅里都有茶几,在大家闲的时候,一家人经常围坐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或一边看电视,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尤其是来了客人,请你喝茶是最大的尊重。说起潮汕功夫茶,它里面还蕴藏着不少学问呢!它对茶具、茶叶、泡茶的水和泡茶的方法都大有讲究。茶具包括茶池、茶壶和茶杯。茶池整个就像一个小圆鼓,是用陶瓷或木料做的。分为一个圆盘和一个圆钵。圆盘上面有几个小孔,这是便于泡茶和倒废水用的。茶壶的好处是泡出来的茶不变味。茶杯一般三个,放在一起像“品”字,意为“品茶”。泡茶前先下茶叶,茶叶大约茶壶的三分之二。方法是泡前要用开水将茶具消毒。消毒后,把茶叶放入茶壶,然后往茶壶里倒开水,水面会起泡沫,不能喝,要拿壶盖将泡沫刮掉。冲茶的时候,把三个茶杯靠拢,轮回冲,使茶水的浓度一样。茶的浓度虽高,喝下去似乎很苦,渐渐的由苦变凉,由凉变甘,回味无穷。没有真功夫是喝不下去的,这大概是“功夫茶”的来历吧。虽然我并不十分精通潮汕功夫茶,但我从小就受到了它的熏陶,大家都喜欢。因为它代表了潮汕的传统文化,代表了潮汕人的浓浓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