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中大淮安”之舍家抗倭的淮安首位状元沈坤(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昨日12月13日,正是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今日就继续来叨叨抗倭状元沈坤的故事,也算是缅怀这位大淮安的民族英雄。

回望沈坤的一生,最大的业绩不是金榜题名,中状元、做翰林,而是抗倭。这倭患由来已久,翻阅《明史》,前后276年,从朱元璋的洪武年间便已经有了倭寇侵袭的记录,只是到了嘉靖年间,倭患更加严重,俨然成为了大明朝挥之不去的痛。而淮安,当时管辖范围远甚于今,包括了盐城等地,是大明朝版图上的沿海重镇、海防前线,加之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更是大明朝经济走廊、漕运要道,因而成为倭寇骚扰的重要目标。

每遇东南风,倭寇即飘洋而来,由庙湾(拉拉藤注:今天盐城阜宁)登陆,紧接着窜犯淮安,奸淫杀戳,淮安人民不堪其扰,苦不堪言。明史记载,洪武二年,即1369年,“倭寇劫掠淮安”;永乐七年,即1409年,明成祖朱棣命丰城侯李杉为总兵官,率官军自淮安沙门岛沿海地带剿捕倭寇。而倭寇闹得最凶的嘉靖年间,也正好是沈坤在家丁母忧的那几年。

话说嘉靖三十四年,即1555年,发生了让大明朝无比蒙羞的倭寇侵扰事件,史称“嘉靖倭乱”。《明史·日本传》里的记载用了大量的动词:“突犯会稽县,流劫杭州,突徽州歙县,至绩溪、旌德,屠掠过泾县,趋南陵,至芜湖。烧南岸,趋太平府,犯江宁镇,直趋南京”。综合其他史籍,这53个倭寇在大明朝最富庶的江南地区,横行80多天,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包括明朝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此时,沈坤正在南京城内,做着国子监祭酒的官。拉拉藤相信,彼时的状元一定已经知晓了倭患。

嘉靖三十五年秋,沈坤的母亲在南京病故了。按照封建礼制,沈坤需回家安葬母亲,并在家守制三年。刚到家,沈坤就听说了有倭寇在瓜洲焚烧了一批漕运的官船。紧接着第二年开春,又有倭寇从如皋、海门上岸,抢掠南通、扬州、高邮,直至淮安;五月,另一路倭寇由天长、盱眙,抢掠了泗州、淮安。拉拉藤前面也介绍过,淮安是大明朝版图上一个超级重要的城市,按道理是驻有重兵的,可是这些体制内的正规军,却拿四处流串的倭寇一点办法没有,这只能用拳头打不死蚂蚁来解释吧。

又悲又愤还有点着急上火的大淮安人民,期待着有一个盖世英雄,脚踏五彩祥云,来拯救淮安人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当当当,国难当天,状元挺身而出了。在安葬了父母之后,沈坤毅然决然地拿出全部积蓄,变卖了家产,树起抗倭大旗。他招募了一千多名青壮年,亲自组织训练出一支英勇善战的抗倭民兵。这沈家军(拉拉藤注:后文所称“状元兵”是也。),比后来抗倭英雄戚继光组建的戚家军早上一年多时间。只可惜,关于状元抗倭的事迹并不见于明史,我们如今只能通过综合多方面的历史典籍,来还原这位被浩瀚历史掩埋的民族英雄。

同治《山阳县志》卷二十一记载:嘉靖三十六年初,“倭数千人自日照流劫至淮安,时邑人沈坤方家居,散赀募乡兵千余屯城外。倭纵火焚烧,官兵且却。坤率兵力战,身犯矢石,射中其酋,倭始退。 ”《江南通志》在这条记载后还说:乡兵乘胜追击,“城上望之,呼曰‘状元兵!’未几,倭以二十二船从泗而下,焚掠尤惨。坤极力会战。 ”

另据有关记载,嘉靖三十八年四月,倭寇由吴淞流窜南通狼山,北犯山阳马逻,直至郡城东之樱桃园,惨杀军民无算。内有一酋,“身长九尺,头大如瓮,手挥双刀,骁勇异常”,官兵大河卫萧指挥、苏千户与之作战,皆败死阵前。后来状元兵增援上来,终于打退倭寇。其中有一支倭寇向淮安城西逃走,沈坤率状元兵紧追不放,一直追到金牛墩,终于将这股倭寇消灭。

再后来,倭寇退据庙湾,复又向淮安窜犯,淮安全城官兵、百姓都非常恐慌,所有城门都日夜关闭。沈坤和官军联合,在倭寇来犯的必经之地姚家荡布下口袋阵。四月十九,倭寇果进入姚家荡伏击圈,从寅时战到申、酉时,斩杀倭寇四百七十八人。倭寇退到姚庄,明军纵火焚庄,又杀贼二百七十余人。倭寇又逃往陈庄,复追赶斩杀七十四人,余倭退守庙湾而去。明军水陆并进合围作战,终于在五月廿四日夜全歼余倭,北方倭寇从此平定下来了。抗倭胜利以后,沈坤将姚家荡战场的倭寇尸体集中埋葬,上面筑起高墩,名之为“埋倭山”。

《江南通志》记载:抗倭结束后,为了表彰沈坤的功绩,皇帝下达圣旨,任命沈坤为北京国子监祭酒。但是,沈坤还未及赴任,就吃了一场冤枉官司,被逮入诏狱。欲知状元郎能否躲过这次牢狱之灾,传奇一生还有哪些故交好友、好玩故事,请听拉拉藤下回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