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半生,一句顶不过一万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这段话听起来似乎有点绕,“不是……而是……”是刘震云在书中常用句式。而在生活中,何止是话绕这么简单?

这世上的事,件件都绕,件件都藏着委屈。

( ‘-ωก̀ )

先来听段故事:老裴和老蔡(老裴老婆)打架因为几张饼,老蔡找来娘家哥哥帮衬,但娘家哥放下饼的事,一竿子支出去几十年,先从老裴的爹娘说起。把老裴家各种不好都说遍了,也没扯到饼上。说得老裴恨不得找个地钻进去,只好口服心不服。不但问题没解决,还在彼此心里又添了疙瘩。由鸡毛蒜皮引发的纠纷让人哭笑不得,因为一句话,扯出十句八句,因为一件事,扯上十年八年。

读了这本书会发现,平时发生的磕磕绊绊好像都有着相似的情节——

“这个借我用一下吧。”

“这个现在不行啊,我有急用。”

“上次C问你借不都给了吗?”

“现在比较急,我忙完了马上给你。”

“到底我是你朋友还是他是啊?原来我还不如C重要啊!”

已经把一件事说成另一件事

这就是典型的就事不论事。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家里人、邻里、朋友间吵架,绝不会就事论事。相处得时间长了,彼此门儿清,日常的熟悉与摩擦在吵架时便成了添油加醋的利器。人们总习惯为自己找理,哪怕这个理是歪理,管它呢?讲就是了,一定让对方心服口服,跪地求饶才行。于是,夸大事实,移花接木皆为常态。美其名曰常有理,实则不讲理。

也有自以为是之人,总希望在争吵中压倒别人。为逞一时之快,把事情抛之脑后,完全为了发泄怨气而争吵。殊不知,在这样的争吵中,感情也在一点点消耗着。克制不住情绪的人,只能一辈子做情绪的奴隶。

一句真的顶不过一万句吗?其实,废话一万句,也不如少说几句来得好。

翻越千山万水只为找个知心人,那是防止生活被摧毁的最后一道屏障。

前半部分写杨百顺那一代。杨百顺也不叫杨百顺,为了生计他曾改名换姓。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如果连吃饭都成问题,哪里还顾得其它?从杨百顺到杨摩西、从杨摩西到吴摩西,他从哪里来,姓甚名谁,已经不那么重要。但人总要有自己的归宿,在巧玲丢失后,寻找这个唯一能与自己说上话的养女,成为吴摩西的精神依托。为了寻找,他走出延津。

后半部分写到吴摩西的养女的儿子牛建国。不同的两代人,命运却是惊人的相似。面对糟糕的生活,人心的不可预测,能够与人“说得上话”便会让人感到莫大的满足,但他们都因 “说不着”而饱受孤独之苦。因此,为了一句话,他走向延津。

书中还有个特别的人物,传教士老詹。他背井离乡,从意大利来到中国传教。我们知道,从我们的祖先开始,人类除了感知现实的世界,头脑中也会有“虚构的想象”。在老詹的世界里,其中最重要的想象便是神。他常说,有了神,便会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现实世界,一切纷繁复杂,变化不定。但神不会变,它是一种信仰,是可以说知心话的对象。吃不上饭好解决,若没了信仰,没了说话的地方,那就把人憋屈死了。

为了一句话,才能够冲破艰难险阻,才能够透过生活的裂痕看到一丝光亮。为了这一丝光亮,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义无反顾。

戏剧化的情节却处处透露着生活的气息。

在书中,作者描写了很多小人物,有卖豆腐的、剃头的、杀猪的、卖馒头的、贩驴的……他们都是最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为了生计各自用力地活着。对于生活百态描写得很真实,俗话说就是接地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得很生动。

读一句顶一万句有感,谨以此诗献上:

兜兜转转,寻寻觅觅。

不知何处来,未知何处去。

只为一人言,踏遍千山暮雪。

寻得一人心,胜过万语千言。

出行至远处,梦中看前路。

飘飘渺渺,漫漫长长。

奈何,奈何,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任流连辗转,却道无人言。

写在最后:

自古以来,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都无法摆脱人际关系的影响,好的人际关系一定是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希望世界少点争吵,多点温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