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法律以审判时间为准还是以起诉时间为准?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问的是:如果该法律从某日起生效,起诉时间在此之前,审理过程中已经到了这个时间,判决时应该遵从新法律规定还是旧法律规定?有什么法律依据?
我指的是民事诉讼。比如离婚诉讼案对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适用与否。
谢谢各位回答!

审判时间。《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适用方法是德国法律工作者在他们的法律学习初始阶段要学习的内容,可以使得大家都用同一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从而作出契合法律规范和承载法律基本价值内涵的裁判结论,其对法律适用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扩展资料:

法律原则适用的条件:

1、顺序限制: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这个条件要求,在有具体的法律规则可供适用时,不得直接适用法律原则。

2、目的限制: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这个条件要求,如果某个法律规则适用于某个具体案件,没有产生极端的人们不可容忍的不正义的裁判结果,法官就不得轻易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

3、在判断何种规则在何时及何种情况下极端违背正义,其实难度很大,法律原则必须为适用第二个条件规则提出比适用原法律规则更强的理由,否则上面第二个条件规则就难以成立。

4、即使出现了法律规则的例外情况,如果没有非常强的理由,法官也不能以一定的原则否定既存的法律规则。只有出现无法律规则可以适用的情形,法律原则才可以作为弥补规则漏洞的手段发挥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适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事诉讼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以审判时为准。
在刑法方面
从旧兼从轻原则已作为一条最基本的刑法适用原则在审理刑事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得到适用。但对案件宣判后执行完毕前是否适用该原则存在争议(我国司法实践不予适用)。一种观点认为,从旧兼从轻原则只适用于案件的审理阶段,对判决生效后的执行阶段不适用,这样有利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既定判决的权威。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从旧兼从轻原则同样适用于判决生效后的执行阶段,如果新的法律认为依据判决时的法律认为犯罪的行为不再具有社会危害性(即非罪行为),就应当停止执行原判决确定的刑罚。如果新的法律对原罪行规定的处罚较轻,就应当按新的法律对原罪行进行重新评价(审理),调整惩罚程度和执行期限。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认为从旧兼从轻原则除了适用在刑事案件的审判阶段外,在判决生效后的执行阶段也应予以适用。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既定判决的权威来排斥从旧兼从轻原则在生效判决后执行阶段的适用是不符合法理的。维护法律的严肃既包括维护旧法的严肃性,也包括维护新法的严肃性,而更主要的是维护现行法律的严肃性。如果为了维护旧法的严肃性而置新法对行为的评价于不顾,那么新法的严肃性又如何维护?对规定处罚较轻的新法适用的基础是什么?(对新法规定处罚较旧法更重时的适用排斥,并非体现对旧法严肃性的维护,而正好相反,体现的是对新法评价和处罚规定的尊重。)所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不应成为理由。同样,维护生效判决的权威也不应成为其理由。生效判决只是一种形式,而它所反应的实质是法律对一个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危害性大小的评价,以及依此评价对它进行的惩罚。行使惩罚的前提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如果法律认为一个行为不再具有社会危害性,那么对它的惩罚就失去了合法的基础,继续惩罚是不合理的,应当停止执行。通俗的说,是对一个现在认为合法的行为(行为时的法律认为该行为违法)给予法律惩处一样,本身是矛盾的,违背评价与惩罚相对应的原则的。另外,对生效判决在执行中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法律平等适用和公民对法律合理期待权的要求。首先,法律是对社会关系调整的抽象和概括,要求一定的稳定性,而社会总在不断的发展,由此产生法律相对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在法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时,就需要进行修改,以适应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但从法律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到修改,从修改到生效总存在一个时间差。这里的期待权是指在该时间差中,公民有理由相信法律会进行修改,并按法律的修改进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活动的权利。例如禁止某种行为并对该行为进行惩罚的某法律于某年3月1日被修改,修改后取消了对该行为的禁止性评价,而修正案要到10月1日生效。那么在3月1日到10月10日对该行为是绝对禁止还是相对禁止,我认为在此期间应允许公民有期待权,他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从事该行为,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到9月30日,10月1后就不具有惩罚性了。否则,法律的评价和处罚就相违背了。其次,对生效判决在执行中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法律平等适用的要求。对一个行为进行惩罚的依据是生效和现行有效的法律,在新法对一个旧法认为具有社会危害性需要予以惩罚的行为作出无危害性不规定惩罚的评价时,对该种行为在新法生效前和生效后进行处理就会得出两个截然不同的法律后果。
第2个回答  2011-08-23
法律的适用根据的是该法的生效时间,我国大多数的法律都是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的,所以要看违法事实发生的时间和法律生效时间,两相对比才能确定可适用的法律。此外,在具体适用中,还涉及到法律的位阶问题,并不单纯以时间因素为判断标准。至于具体的法律依据,在我国的宪法和三大诉讼法中都可找到。
第3个回答  2011-08-24
你好,很乐意为你效劳。
我国的民法一般而言没有溯及力。例如侵权一般适用侵权行为发生时的法律,否则对当事人来说,要求就较为苛刻。然而对于一般的民事纠纷案件,则是适用审判之时的法律。
你讲的这种情形,只有司法解释三在案件审判之时已经生效,则适用,确信无疑。
希望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追问

谢谢!请问有没有例外情形?仅就适用法律而言,法官有自由裁量权吗?是不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8-23
一般都是以该法的生效时间为准的,按照从旧兼从轻原则,就是法不溯及既往,同时还要考虑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