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师“悟教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一、遵循学情,以问切入:

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是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书后“阅读提示”中有这样的话:“阅读文章,要关注标题,尤其是那些能揭示主旨的标题。本文题为《再塑生命的人》,为什么要“再塑”呢?谁来“再塑”生命?如何做到的?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你就会注意到一些与标题照应的语句……”

这段文字不仅是对学生的“阅读提示”,更是课堂教学的“切入提示”和“教读提示”。组织学生围绕“揭示主旨的课题“提问不失为课堂切入的好方法,一望可知的问题可即刻交与学生,理解有难度需要细细探讨的问题便是最合适的教学内容了。

教学镜头一:

名师做法一:

钱梦龙老师倡导的“导读法”中的“读”即是让学生有实实在在地读书实践,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读书实践中学会阅读。而课前自读便是“读”的实践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课堂教读、课堂讨论的基础。钱梦龙老师为保证学生”自读“的科学与高效,特设计了”自读五格“,其中一项便是”定向问答“,要求学生就课文从三个方面依次发问并自答: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三个依次排列的问题,是三级步步上升的台阶,学生“拾级而上”,对三个问题依次做出圆满的回答,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大体上已获得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有了定向,学生的问题就有了质量保证,再综合学情,精心筛选,最后选取的一定是应予教读讨论的重中之重了。

对比我的课堂切入,虽然不是学生课前自学提问汇要,但因课题就关涉主旨,围绕课题提问即是抓住了文章内容重点,再补上写法之问,倒也可以涵盖全篇了。这提醒我以后教学要关注课题,更要注重指导学生课前自读。

二 、凸现主体,依文深入:

钱梦龙老师说,语文教学本质上就是语言(言语)教育,我上课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进入文本、解读文本的?是通过浮光掠影的阅读、一知半解的猜测,还是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这是课程意识向课堂教学的转化。

对于具体教学过程的“教师主导”角色层面的具体操作,钱梦龙老师还说,问题是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也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组织讨论过程,营造宽松的环境,随机进行必要的指点。

钱老所言至明,努力理解运用钱老的教育教学理念,带领学生从“品味语言文字”“读的实践”进入文本、解读文本,深入对文本的讨论学习。

教学镜头二:

名家教学二:

钱梦龙老师说:“像这样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深入文本,咀嚼品味,语文课就绝对不可能成为故事课、音乐课、历史课了。语言学习是语文课的必要抓手,必须紧紧抓住。”细细剖析我的课堂,在讨论海伦“再塑前的生命状态是怎样的”这一话题时,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情感的关键词“愤怒”“苦恼”“疲倦不堪”,并提醒如何有感情诵读;再通过层层追问,引导关注不直接表达却暗含情感的描述、动作,同样贯穿以诵读;最后从引导关注写法入手,通过“文本比较”“体验对照”“感受印证”的方法,揣摩“概括感受”与“想像情境”的不同表达效果,切身感受海伦的生命状态,感受她迷茫无助痛苦到绝望的心境。整个引导过程紧扣文字,凸显一个个具体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让学生在细致的咀嚼品味中理解文本、深入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

但仔细对比肖培东老师的课堂,我又看到了差距。

套用王君老师经常用的“同类信息组合”的文本解读法,将肖老师的引导性语言进行“同类组合”,便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哪些词语你觉得要注意语气 ”、“ 不禁、也、只得,你跳读的本事越来越好了 ”、“ 你这里强调了一个字, 大家听出来了吗”、“ 课文这个段落里就有一个“也”字 ,大家找到了吗”、“ 这个“也”说明什么呀 ”、“ 这个“也”字,你更得读出一家人其乐融融、和谐的那种感觉 ”、“ 再来一遍,大家一起把这个“也”字的温暖……” 同类组合后,我们发现肖老师在引导学生讨论“人对山羊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这一内容时,几乎是不着痕迹就引导学生关注到那一个个词,那一个虚字。引导得驾轻就熟,十分高妙。肖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呢?撇开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文化底蕴等高深的不说,再进一步“同类组合”,可以发现这样有意思的表达: “你觉得”“你跳读的本事”“你这里强调了一个字”。 可以说,一个 “你” 字,尽蕴其妙。 “你” 中凸显着学生的主体地位,内蕴着紧依学情,同时更体现着老师引导转化的匠心。肖老师太善于聆听了!学生哪怕无意的一星半点的趋向合理的表达,肖老师都会及时捕捉、大力肯定、突出强化、巧妙转化,使课堂沿着既定脉络发展,又浑似学生理解领悟的水到渠成。另外, “也” 字的反复提及,意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充分品味其蕴含的情感内涵。肖老师说,读书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在诵读中陶冶心灵,在诵读中学会思考。以读促思,以读助悟。”

三、激活个体,体验融入

肖培东老师说:“融,是最好的教学悟性。”而我想说,融,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钱梦龙老师在论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问题时多次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在学生掌握语文这种特殊工具的过程中,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和感悟,通过读、写、听、说等具体的语文实践,不着痕迹地体现的。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我想象中一堂比较完美地展示'两性统一(姑且认同这个提法)的语文课,应该是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不着痕迹地自然融合。”依循大家的教学理念,教学中作了如下探讨——

教学镜头三:

名家教学三

钱梦龙老师的《谈骨气》教学案例。

网上有位先生发了个帖子,批评吴晗的《谈骨气》:吴老先生像个天真的小学生似的写道:“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请问:难道那么多中国人都是有骨气的吗!?还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稍明智一些的人都会嗤之以鼻的。

对于这位先生的观点,钱老在教学中没有请学生就事论事地进行评论,而是向学生介绍了鲁迅的两段话: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

读,是感知,是触摸,是意会,是领悟,是潜移默化地积累、熏陶与感染。

对于“教师主导”的作用及最终目标,钱老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阅读”,即“学生能够自己读文章,能够自己从阅读中获取知识、积累语料、习得语感、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同时受到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最终目标。

对于“教师主导”的基本方向,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钱老特别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在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通过读、写、听、说等具体的语文实践,不着痕迹地呈现的。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润物细无声”。语文课上真正的“两性统一”,必须引导学生在“读”的实践中去体会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透过语言的品味去和作者的心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