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我的大学》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文/天亮之前我就是光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我的大学》这部自传体三部曲中的最后一册,我感触良多。

高尔基先生在写《童年》《在人间》中主人公的生活时,都是用的当时年龄的主人公视角和想法来来描述事物的。当时的主人公年龄很小,必须得把自己也拉低到那个年龄段去看去想才能比较好的理解原文的意思,只有《我的大学》中主人公年龄和我最接近,读《我的大学》是最顺畅的。

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主人公青年时代的生活和命运,而且还展示了俄罗斯那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我的大学》中的主人公马克西莫维奇(阿廖沙的大名)满怀着上大学的愿望,告别了年迈的外祖母,跟随一个名叫尼古拉·叶甫诺夫的中学生一起到喀山求学。

起初马克西莫维奇暂时寄宿在尼古拉的家里,后来他发现尼古拉的母亲还抚养着另外两个孩子,家境贫穷,他不忍再拖累这一家人,也不能忍受这种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决心自己出去独立生活。

严酷的现实生活使他上大学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因为他必须直面人生,必须首先为生存而战斗。于是喀山的贫民窟,穷街陋巷和轮船码头变成了引导他踏上人生路的一所“社会大学”。

在我憧憬着去了解“伟人的大学生活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之处”去读《我的大学》时,我才发现他竟然连一天的大学生活都没有经历过,这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我由衷的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发达的、美好的21世纪,起码我们这个时代让孩子读大学基本上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只要孩子努力学习,分数达到升学要求就行。与此同时,我对主人公马克西莫维奇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努力坚持读书,不断学习深感敬佩。

初到喀山的马克西莫维奇是在当地的伏尔加河码头打零工来养活自己,他与工人们迅速的打成一片,过的充实且收获颇丰。在这一过程中,他认识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尤其是其中的小偷贝什金。这个小偷极富偷盗经验和语言天赋,擅长讲故事,嘲讽大主教。他抨击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这件事,给主人公内心造成极大震动,并使他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所有这些,可是说是主人公马克西莫维奇到喀山——这一“社会大学”学到的第一节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课

在贫民窟中生活的马克西莫维奇见识了其中各色人等的别样生活:有靠出卖肉体为生的妓女;有疾病缠身又误入歧途,最终贫困交加而死的迂腐的数学家;还有给别人介绍皮肉生意,俗不可耐的肥婆佳儿金娜;有没有主见、自相矛盾的大学生;有精神空虚,被情欲折磨得丧失了自尊的富商太太;以及靠打官司从中渔利却又深感内疚的“红毛马”......

凡此种种,贫民窟中复杂的人群和他们艰难、苦闷甚至堕落的生活和精神状况,给了主人公极大的精神震动,使他进一步了解到当时亟待革新的社会现实。

我也从中见识到了堕落的灵魂是多么的丑陋,生活中的我甚至有时也像他们那样,自相矛盾,没有主见,精神极度空虚。曾经的我用游戏麻痹自己,逃避现实。最终发现,逃避除了让自己更加迷茫,更加空虚以外没有任何作用。

唯有行动才能解除所有不安,我告诉自己,我已经玩的够长了,该启程了。我重启了我早就制定好的减肥、读书、写作计划,并且坚定的执行着,现在的我终于闯过了那层层迷雾,从黑暗中走了太阳底下。

后来的马克西莫维奇在他的朋友介绍下参加了两次尚处于地下活动阶段的革命组织,其中他完成了一次神秘会面,这件在主人公看来及其光荣的任务,让他倍感自豪。这件任务的完成也让革命者们对他刮目相看,被革命者介绍到一家面包铺做助手。

在面包铺中马克西莫维奇接触到了当时俄罗斯一群紧跟时局,随时来面包铺议论时政或者讨论文章的大学生们。正是跟这些大学生的接触,他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强烈的青春气息和革命豪情,并且认识到人民品质的高尚和人民力量的伟大,也促使他也变得高尚、无私。

与此同时,由于在面包坊工作,马克西莫维奇也接触到了以老工人为代表的另一类思想相反的人群,听到了另一种声音:人类追求的应该是享乐和忘记,而不是知识。这让主人公一时无所适从,如坠云雾中。

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人到底要怎么活着?及时行乐?我在社会上混了几年后发现:普通的打工,做生意得到的财富永远达不到财富自由的程度,连资本家睡后的收入也永远无法赶上。

这真让人沮丧。对此,我只能降低自己的欲望,回过头专心打磨自身,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主人公马克西莫维奇接触的不同的人越来越多,接触的不同的思想也越来越多,他的工作也越来越繁重,超长的工作时长甚至让他连最喜爱的书也没时间阅读了。身体上沉重的压力倒还能抗住,精神上的压力却是再也坚持不住了——他的外祖母去世了——那个善良、慈祥,和蔼可亲的人,那个就像是全世界人妈妈的人

此时的他连个可以倾诉的人都没有,反动势力中的一个老警察还一直盯着他们这些革命者们,马克西莫维奇也不禁感叹:

“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呀!”

书中对马克西姆维奇这一段时期生活的叙述篇幅是全书最长的一部分。外祖母去世了,主人公马克西莫维奇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这份痛苦压抑在他的心里,久久不能去除。

此后接踵而来的一些不好的事件更让他的心一再跌入低谷。

主人公的好友、积极上进的好青年吉利被捕,这让他备感社会的残酷。他渴望能从大学生们那里获得精神寄托,但大学生们沉溺于对如何解放俄罗民人民这个话题喋喋不休的争论中,令主人公失望而归。

与此同时,马克西莫维奇认识的另外两个好友:一个是热情、活泼、见识渊博的织布工人鲁伯佐夫;一个是独具思想、看透了上帝的真面的钳工亚柯夫,他们也先后去世永远地离开了他。

主人公此时心中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是去求教托尔斯泰主义者克罗伯斯基。特意去拜访克罗伯斯基的马克西莫维奇无意中发现他竟然是一个满嘴仁义道德,其实口是心非的小人。绝望的马克西莫维奇失望而归并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企图通过学习拉琴赶走苦恼。不久的一次外出回来时发现琴师竟又是一个偷他钱币的无耻盗贼。

一幕幕残酷的、丑恶的现实像巨石一样压倒了主人公。他感觉身心疲惫,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并选择开枪自杀。幸运的是,子弹没有伤到了心脏,只射穿了肺部。羞愧不如的马克西莫维奇只能养好伤开始新的生活。

难以置信,一个伟大的、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曾经竟然自杀过。由此可见,当时的俄罗斯社会是多么的暗无天日,让心灵如此强大的人也走向极端。

由于枪法不准,自杀未遂的马克西莫维奇从死亡线上捡回来一条命,他也终于遇上了一个熟悉的人,对自己非常重要的导师——洛马斯

洛马斯说过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这样真实、清醒的话语我是第一次看见,好多电视剧里面演绎的剧情都是无原则的原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都在呼吁人们以德报怨。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圣人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接受的,自己都做不到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有多少人能做到以德报怨?凭什么别人要那么做?

用高标准要求别人,自己却无法做到,还恬不知耻的说自己以前如何如何颓废,现在后悔不已,要求别人不能那样,要如何如何。真的丑恶!

洛马斯和马克西莫维奇谈了很久,像父亲一样引导他,教育他,解除了他的精神危机,给他展示了美好的未来。洛马斯给了主人公光明、希望和继续生存的勇气,成为主人公的革命导师。

马克西莫维奇在洛马斯的淳淳教导和循循善诱下,改正了狭隘的思想,心胸渐渐变得豁达。他也从自杀的阴影里慢慢走出,并受洛马斯邀请去他的杂货铺工作(实际上这是个革命地下联络所)。

主人公到那不久,洛马斯的杂货店的厨房发生了巨大爆炸,幸好没人伤亡。洛马斯明察秋毫,及时发现了原因所在,原来是木柴里被人装进了火药。

这件事暴露了问题的严重性:一心为民的革命宣传,换来的却是农民的误解和仇恨。对此,洛马斯异常冷静,毫无畏惧,主人公因此对洛马斯十分钦佩。

此间事情过了不久,第二次火灾发生,突降大火,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马克西莫维奇和洛马斯舍生忘死,以最大努力将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点,因为这件事,他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和真挚了。

主人公的全力奋战获得了众人的赞美和钦佩。然而,可悲的是,村长和其他的富农却引导众人将火灾的责任推到洛马斯和主人公的身上,并对他们发起攻击。

虽然最后马克西莫维奇和洛马斯等人齐心协力最终击败了野蛮、愚昧的人群,但是这一事件让他对当地群众彻底失望。

火灾之后的洛马斯因为要离开这里去结婚,主人公无处可待也决心离开这里,寻找新的家园。最终他在去往里海并在那里开始新的生活。(全书完)

原本梦想能在喀山进入大学进修获得更高等教育的马克西姆维奇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了他的梦想,转而在贫民窟中为了生存而努力。

在“社会大学”中他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有愚蠢而丑陋的贫民,有朴实善良的工人,有具有高尚情操和先进思想的读书人以及有以解放人民为理想的革命者。

对待他们,主人公马克西莫维奇总能像蜜蜂采集不同的花酿成蜜一样,他总能从不同的人身上学习好的一面,汲取营养,丰富自己,让自己成长。

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多少人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去和生活这个“怪物”搏斗,就像我玩的一个游戏英雄联盟里的一个台词一样:“召唤师有了新的敌人——生活”。

我希望自己能像马克西莫维奇一样,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折磨,发现其中的美好,并拥抱它,热爱它。

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但能做到不被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影响而同化堕落,而且还能从人群中吸收好的东西加速自身的成长,反过来去影响带动周围的人走向美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