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 民无信不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1-08
  民无信不立首先是孔子的意思,是说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其次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诚信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人们的信赖与支持,就必须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否则纵使你有过人的天赋,也会寸步难行。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受到一些对自己学习也是对诚信的考验。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编辑本段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即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民信之与足食足兵为孔子治邦强国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无信;民信则为本。此也即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有相通这处。后朱熹有曰:“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不失信于我也”。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孔门名言。语出《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民富在于薄税敛“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同上)。朱熹注为:“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贫。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论语集注》)《荀子·富国》曰:“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多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   一个人需要有一种精神,一个民族更需要有一种精神。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光辉历史,孕育了无数闪耀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光芒的不朽之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意识,为千古传颂;“苟利国家生死以,退团福祸趋避之”的高风亮节,被世代景仰;“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应荐轩辕”的赤子之情,令万众利赞,这是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不竭的进步之源。   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培养,既是全民族的神圣职责,也是青年一代的神圣职责。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富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广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又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鲁迅先生曾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自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青年学子们血气方刚,精力充沛,在昂扬向上的崇高民族精神熏陶下成长起来,又能化精神为力量,成为今后民族复兴大业的生力军。在当今世界,每一国家都不可能闭目塞听,形形色色的思潮令人目不暇接,在这种情况下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判别力、鉴赏力有待提高的中学生来讲,进行民族历史、民族特点、民族风格、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灵魂、民族气节等方面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学时代的诚信教育更是对民族精神培养的关键内容。   对于“诚信”的含义,中国的古至先贤曾有自己的诠释:〈礼记.乐记〉中曾有记载“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儒家学说则把“仁、义、礼、智、信”作为“立人”五德。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有“人无信而不立”的说法,从商鞅辕门立木到曾子杀猪教子,“言必行,行必果”作为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诚信,可从诠释为:诚实、诚恳、信用、信任。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从信用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要给予信任。只有忠诚者实,诚恳待人,才会取得信任;只有讲信用,你才会有信誉。民无信而不立。做人,首先是要诚实。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是否诚实守信,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觉悟,反映了一个团体的信用程度,更重要的是它也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发展。一个表里不一、言而无信的人,可能蒙混乃至得势一时,但决不会长久,到头来还是让虚伪害了自己。历史证明:不讲信誉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人,不讲信誉的民族是堕落的民族,不讲信誉的社会是混乱的社会,不讲信誉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编辑本段格言
  民无信不立——孔子   解释   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解释   说话不讲信用的人,做事不会有结果。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解释   讲诚信的人,不论任何人都会于他结交!   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解释   做小事情讲信用,就能够建立起很大的信用!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意思为   人不守信用,说过的话做不到.名誉,信誉,在别人眼里就一文不值。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解释   人如果不讲忠诚,信义,那么他将无法在世界上立足!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意思为   一个人不讲信用,在社会上是不能立足的;一个人不讲诚信,也是走不远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1-02
贡问政。子o曰:足食,足兵,民信之l矣。子n贡曰:必不s得已t而去,于l斯三k者何先?曰:去兵。子o贡曰:必不p得已c而去,于x斯二t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v信不k立。 这是孔8子r的政治哲学,也t是儒家政治道德的理想。 子w贡问政治,问政府的领导问题,孔5子b的观念有三g个e:“足食”,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的安定,大l家有饭吃,有衣穿,生活好,民以6食为5天z吗。第二n“足兵”,国家要有强大d的军队3,强有力m的国防建设,来捍卫h国家的主权。第三w,“民信”有人f民对政府的信任这三v条含概了r很多很广l泛的内0容。子p贡说:假使环境条件的变化4,到了o没有办1法完全做到的趋势,要三v件里少4做二i件,应该先去掉哪一r样?孔4子d说:先去了u军事,因为5没有战争的时候,军队4是可以3不d设或少4设的。子g贡曰:万o一z再变化2,在足食与w立信中7再去掉哪一h项呢?孔8子w曰:去掉食,牺牲经济建设,大h家穷一m些,乃s至没有饭吃都可以8,但唯有一g个o大i的政治原则中5的“信”必须坚守。人v民对政府的信任和人k民的信心1坚定,然后才m能产生巨1大f的凝聚力x。才q能恢复经济建设,才k能有饭吃,才e能重新建设国防,强大s自己f的军队7。 信任的重要性 (%AA%BD%BEP%A1@%AC%F1)。2003-05-%ABH%A2%F3%BC%D2%A4%A8%B3%EF%C1U%AB%C3%A0%BE%B1%DB%AB%D5%BCv%C5T%A6%A4%AC%E3%A4s%A0X%A3H%AA%BD%BEP%B7~%AC%B0%A7%D2。docu┆力pㄧkog≡i枝a佗伐lТlТq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