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和无的辩证关系―《道德经》11章 无之为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原文 :

译文 :

延伸思考与感悟:

老子在这一章中阐述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举了三个例子,车轮、陶器、房屋。

车,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是什么?是轮子。车可以没有其他的部件,不能没有轮子,有了轮子才叫做车,古代的车轮是由辐条构成的,每个车轮30根辐条,全都集中在轮子的中央,这个部位叫做毂。

轮子是怎样发挥它的作用呢?是通过转动来发挥作用的,需要轴心将轮子固定起来,轴心之处,必须是空的,才能转动。

现在的车轮多种多样,不论是哪一种车轮,轴心部位也都是空的,只有空的轴心才能让轮子发挥作用。

器,是指器皿,指用来装东西的用具。这里说的是陶器,在上古时代,材料还不够丰富,陶器就是当时应用最多的器皿,用泥土做成的陶器,中间一定是空的,才能发挥器皿的作用,否则也就没有办法装东西了。

对于建造房屋,里面是空的才能住人,它才有房屋的用处。这个自不必多言。

这些东西给人们提供便利,是因为“无”才发挥了它的用处。如果车毂不是空的,车轮也就不能转动;如果陶器和房屋不是空的,里面也不能装东西和住人。

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各种“有”在发挥作用,实际上,真正发挥作用的却是各种“无”,这就是有和无的辩证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一对极其重要的概念叫做 阴阳 。

太极图中可以看到,阴和阳相互分割,又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统一在一起。

“有”和“无”可以看做阴阳关系的一种代表。

如果真正领会了有和无的这种关系,真正做到“当有则有,当无则无”,那将是怎样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呢?

此刻,我想起了难得糊涂的郑板桥

历史上还有很多大智若愚的智者,您还想起了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