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越看越聪明,自家的怎么就越来越“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01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当他们降临人间,父母对他们寄予厚望,希冀孩子聪明伶俐,健康快乐!

然而,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却发现孩子没有长成自己希望的样子,眼见着是越来越笨,越来越不快乐。

那么,好好的孩子怎么就越来越笨了呢?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把一条大鱼放进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大鱼饿了就游上去捕食小鱼,没有一条小鱼能逃脱。

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罩将大鱼套住。开始,当小鱼在玻璃罩外面游来游去,大鱼就迎上去咬,但每次都撞在了玻璃壁上……慢慢地,大鱼的冲撞越来越少。

再到后来,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

结果,当科学家取走了套住它的玻璃罩,备受打击的大鱼仍然一动不动。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嘴。

最后,这条大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大鱼是自己笨死的!

可仔细想想,大鱼原来并不笨,只是,在无数次的碰壁之后,大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能力。无论怎么努力都吃不到鱼,等到可以吃到鱼的时候,它已经懒得再尝试了。

最后,它绝望于自己的无能为力,认定自己就是一条“笨鱼”。

正是这种无能感,最终害死了它。

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在孩子的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他称之为“习惯性愚蠢 ”。

这种无能感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消极,也越来越“愚笨”,凡是不上心,遇事不愿付出任何努力去争取,抱着“我就这样了,再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的心态,消极度日。

而造成孩子“习惯性愚蠢”的诸多外部因素中,家庭教育的影响最大也最深。

尤其是父母不经意的言行和坏习惯,就像套住大鱼的“玻璃罩”,而孩子就是那条大鱼,玻璃罩阻碍了大鱼捕食,父母阻碍了孩子前行,让孩子的表现越来越“差”,也越来越“笨”!

02

那么,日常生活中,父母哪些言行和坏习惯会将孩子推向“越来越笨”的境地呢?

一位心理学家到一所中学对150名孩子进行问卷调查:

心理学家问:“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了难题,一时又解决不了,你该怎么办?”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150名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有困难当然找父母解决了。”没有一个人回答有困难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再去求助于父母。

心理学家又问:"将来有什么理想或打算从事什么职业时?"

大约有70%的孩子回答:“要回家问了父母才能知道。”

由此可见, 缺乏自主性,已经是孩子们综合素质中不容忽视的弱项。 而塑造这一弱项的,正是善意又强权的父母。

很多父母要求孩子从小按照自己的人生理想成长,从不考虑孩子本身的兴趣、意愿,用自己的决定代替孩子的决定。“不准、不行、不可以”是父母日常的高频词汇。

当孩子有不满情绪时,要么行使家长权威,强制孩子服从;要么打着“爱的旗号”,一句“我们都是为了你好”,无情地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

父母的强权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的思维定式,那就是要确保孩子走在成功的路上 , 这中间有一个决定出错,就会影响一生,因而要替孩子做最好的决定。

长此以往,不但扼杀了孩子的个性,也让孩子丧失了分析、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成为父母眼中听话的“乖宝宝”,满身耳朵却不带脑子。

孩子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只知道凡事依靠父母。而此时,父母却又不满孩子没有主见的蠢笨样子,此种情形,怎一个“矛盾”了得!

纪伯伦曾说过:“孩子并非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求的儿女,借你们而生,却并非从你们而来。”

每个孩子都是有思想和灵魂的独立个体,并非父母的附属品,可以任其随意摆布,哪怕我们的初心是爱,也绝不可以。

倘若我们一定要为孩子未雨绸缪,不如适度放手,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并让他学会承担后果。

泰国短片《豆芽》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女孩和妈妈逛菜市场,看到很多人在买豆芽。女孩就豆芽这个东西,一连问了妈妈好多问题,妈妈都耐心的回答。

后来,女孩问:“我们可以种豆芽拿来卖吗?”

妈妈回答:“嗯,我们试试。”

回家后,妈妈陪女孩一起种豆芽,几次都失败了。

最后一次,女孩问:“这次会成功吗?”

妈妈的回答依然是:“我们试试。”

“我们试试”这句神奇的话,不仅最后帮助豆芽成功发芽,也点燃了女孩儿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好奇心驱使,孩子的脑袋里似乎装了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更有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行为表现。

面对孩子如此可贵的表现,有的家长能因势利导,从而培养了孩子爱发问、爱思考、爱探索的好习惯,进而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但也有一些家长,很烦孩子问问题,要么敷衍了事,要么漠不关心。对孩子不合常规的行为,更是零容忍,并试图用吓唬及训斥的方式加以阻止。

就这样,将一个对世界充满渴望、充满好奇的孩子,渐渐变成一个没有求知欲,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循规蹈矩、缺乏热情、缺乏创新、平静且平庸的人。

看起来,可不就傻傻笨笨的嘛!

作家林清玄曾说:“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好奇心就是这颗种子,它与生俱来,却也娇柔脆弱。

因此,千万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温柔地对待他们的每个问题,教会他们自己探寻答案的途径,给予他们一双发现生活中美好的眼睛。

小明考了70分,回到家,爸妈很不高兴,说:“你怎么这么笨呀!考成这样也不嫌丢人。

可可弄丢了妈妈买给自己的新钢笔,妈妈指着可可的脑门,说:“你脑子里是浆糊吗,连个东西都看不住!”

佳佳倒水打碎了杯子,妈妈很生气,说:“你还能干点儿什么,笨手笨脚的,猪都比你聪明”

以上的画面是否很熟悉。

父母的语言暴力或许是“怒其不争”,但孩子尚小,无法分辨父母骂自己“笨”背后的意义,只会真的以为自己很“笨”。

如同一句歌词里唱的那样“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

语言暴力如同低温烫伤,在我们还没发觉的时候已然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孩子变得自卑,懦弱,成为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

心理研究表明,大量负面的心理暗示会让人向着暗示的方向发展。父母总把“你真笨”挂在嘴边,那么,一个自卑懦弱,呆头呆脑的“笨孩子”可能就真的诞生了。

有人说: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是正常人;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是修炼人。

如此看来,大多数人都拥有发现别人缺点并无限放大的技能。当我们升级成为父母后,这一技能在孩子身上更是发挥地淋漓尽致。

许多家长聊起自家孩子堪比吐槽大会,列举孩子种种缺点,更是如数家珍,什么性格孤僻,思想叛逆,调皮捣蛋,内向胆小,不爱说话,不爱学习........

这些所谓的缺点通过正确的引导原本是可以改变的,但家长偏偏揪着不放,硬是给孩子贴上了负面的标签,反而无形中放大了孩子的缺点。

父母已然下了定论,还让孩子怎么改变!

其结果只会不断强化孩子对自身缺点的认同感,从而丧失自信心,甚至激起孩子 “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思想。反正也聪明不了,那就将愚蠢进行到底。

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淡化孩子的缺点,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是父母的必修课。

在外地上学的大鹏,每周末都会准时搬回一皮箱脏衣服,往地上一搁,就倒在沙发上玩儿手机。

他妈竟然不生气,还满脸宠溺,表情自然地拿去清洗。

我实在看不下去,就多了几句嘴:“奔20的大小伙子了,外套什么的也就算了,内裤袜子都要拿回家洗,这是有多懒!”

他妈却说:“他学习忙,再说也洗不干净,只要好好学习,这些事用不着他做。”

而正是这句“用不着他做”,事事大包大揽的母爱,削弱了孩子的自主能力,把孩子塑造成了一个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凡事依靠父母的“妈宝×”

父母宠得了孩子一时,却宠不了一世。他们终究要脱离父母自己生存,一个没有独立自理能力的人,如何适应社会,快乐生活!

爱孩子就要为孩子计长远,他们力所能及的事,父母绝不包办代替。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品格,将来才能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于是父母毫不吝啬地对孩子大夸特夸:孩子吃饭夸聪明,说话夸机灵,写作业夸天资高,甚至上个厕所都要夸一句“宝宝,好棒!”

孩子从小被浸泡在“夸奖”的蜜罐儿里,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以得到大人的赞美,这会让孩子习以为常地认为自己天赋异禀,无需努力。

久而久之,就会浮于表面,忽略脚踏实地的重要性,进而丧失奋发向上的动力。

我们赞美孩子是好事,但要切合实际,而不是为了夸奖而夸奖。

孩子需要鼓励和赞美,如同植物需要水,但切记:过犹不及!

近年来,熊孩子为祸事件比比皆是,什么“推倒孕妇”,摔死婴儿“,“给美女泼麻辣烫导致毁容”等等,很难想象这些恶性事件是小孩子的杰作,但述其本源,却是来自父母的纵容。

犯错是孩子的天性,允许孩子犯错是父母的爱和包容,但这一切都应该有个界限。

当孩子的错误影响甚至伤害到自己和别人的时候,就应当及时制止。但很多父母却以“孩子小,不懂事”为由,拒绝管教,甚至埋怨别人容不下孩子的顽劣。

俗话说:“纵子如杀子”。父母无边界的纵容,会使孩子习惯恣意妄为,不明事理,不辩是非,影响孩子潜在能力的发展,最终沦为别人唾弃的没有能力也没有教养的人。

溺爱不是爱,纵容更不是包容。我们不干涉孩子的自由,鼓励孩子探索世界,也允许他们犯错,但这一切要有规则,有界限,而不是一味放纵。

03

教育无小事,父母是孩子最亲密 和信赖的人,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

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包含着孩子对世界及自我的认知与评判,好的坏的尽在其中。

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在孩子心中激起千层浪,何况是长年累月的无数个不经意的行为,一旦有失偏颇,便是毁孩子于无形。

为人父母 , 请给孩子多些耐心与尊重,赞美与肯定,用真情实爱滋润孩子的心灵,用聪明灵活的方式引导孩子成长,我们才能收获一个聪明伶俐,阳光自信的孩子。

与此同时,还要时刻告诫自己: 我们爱孩子,只因他是我们的孩子,无关优秀与愚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