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南山的人物业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发表有《中医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辨病和辨证的结合》等论文20多篇。著有《眼科临证录》,主编《实用中医眼科学》,甚为眼科界重视。陆氏从事医学教学,认真带教学生,不少学生成为中医眼科界后起之秀。子女中有六人业中西医眼科。
陆氏从事眼科医疗60年,主张中西医结合,眼病辨证强调整体观点, 善于化裁古方,扩大古方的应用范围,对眼病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医疗经验。
察病合参四诊,诊断基于检查
眼科察病,必须四诊合参,但陆氏有其独特的见解。
陆氏强调,“四诊”中问诊为其首。故临诊必详细询问患者各种情况。还编了一首眼科十问歌,兹录于下:一问视力二问泪,三问羞明四问眵,五问疼痛六问时,七头八身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阴阳虚实辨分明。
陆氏认为,对眼科来说,望诊特别重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肉眼一般观察,另一是仪器检查。他非常强调眼科检查,认为每一个眼科医生都必须掌握现代眼科检查方法,应亲自检查自己的病人,方能明确病变情况,作出准确判断。他检查时,一般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根据现代医学的观点,明确疾病的性质、病因及严重程度。
立法谨守病机,辨证不尚分型
陆氏认为,眼科疾病的治疗,也应“治病必求于本”,要求“审证病因,辨证施治”。但要有“证”有“病”,有按证立方,也有一病专方。但决不可“对号入座”。陆氏治病必定要探索机理,根据疾病发展的病理过程及病人特定病情、脏腑、气血、痰湿情况而作出诊断立法。如角膜炎是分型很复杂的疾病,极不易掌握,而陆氏则抓住角膜炎是由外邪所引起而逐步入里这一线索,进行辨证治疗,将病分为三个阶段,从而以简驭繁。又如“静脉周围炎”眼内出血病,则抓住发病者多为青年男性,相火过旺的特点,认为该病的发病因素与相火有关,不管临床证候多复杂,治疗只需从养阴液,清相火着手。特拟了“减味阿胶汤”为该病专方,在病情的各个阶段均以此方为基础加减运用。
明生克谙传变,治未病防未然
陆氏常说:“‘上工治未病’,对眼科医生来说,尤其是重要。”他认为“治未病”涵义有二:一是预疾病的发生,二是防微杜渐,制止并发症或兼症的发生。大多数危重眼病的发生,都有一个由轻到重逐渐发展的过程,医生若能眼察秋毫,预先采取措施,对疾病的归转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陆氏指出,对于眼底出血病,虽然原则上采用清热止血法治疗,但要掌握好分寸:清热不可过寒;止血不可郁气。寒凉过度,气机壅塞均易造成瘀血留滞不化。陆氏制有专方治疗,效果较满意,尽管如此,陆氏还是提倡预防为主,对于视神经炎、小儿脑膜炎及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治疗,不论视神经萎缩与否,陆氏的处方中通常在治疗原发病的大队药中,佐一些视神经萎缩的治疗药物。一般而论,治疗原发病即是预防并发症,但他认为,原发病与并发症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治疗了并发症,对于促进原发病的痊愈也有好处。而且,不少并发症的出现并无明显先兆,有的一旦发现,已经是非常严重而难以获救,故应提早用药,确是经验之谈。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