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现在来中国对南京是什么感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6

导语:心门难开,心路难走。世上之事,高兴,是心;痛苦,还是心。人世间的所有事情,不论欢喜,还是忧愁,关联的都是心,涉及的全是心。心小了,事多了;

心堵了,气粗了;心酸了,泪多了。人生种种,在人,也在心,心大而眼宽;心顺而事安;心宁而神安。生活中,不论是谁,穷也好,富也罢,幸福,就在心宽.

人这辈子,有人羡慕你,有人讨厌你,有人嫉妒你,有人看不起你,没关系,他们都是外人,生活就是这样,你所做的一切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不要为了讨好别人而丢失自己的本性,因为每个人都有原则,别人嘴里的你,不是真实的你。

人吧!一样的眼睛,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不一样的想法,一样的钱,不一样的花法,一样的人们,不一样的活法。所以,想自己该想的,做自己喜欢做的,坚持自己所坚持的,要自己想要的。

目的地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听说那里有很多少数民族村落,保留了很多过去的生活习惯,我想去看看。

藤本隆摄

修路推动旅游开发

在贵州省内行车,随处可见“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标语。

我们首站到了西江千户苗寨。这是个大型苗族村落,居住了千余户人家,约六千人。2008年,从自治州的中心城市凯里到这里的一条新公路完工,路程仅需30分钟。这推动了当地旅游开发,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景区门票100元,内有高台,可以俯瞰村落整体景色,十分壮丽。还有客栈、土产店等场所可以体验苗族文化。这里已经是设施完善的旅游景点了。

据当地导游介绍,门票收入的一部分将分发给村民,每户人家根据人口不同金额不同,每年可以拿到1~3万元。很多村民从事旅游业,比如经营土产店等。收入增加了不少。可以说是扶贫成功的例子。

2年前,我去过云南的丽江,这两个地方非常相似。丽江游客非常多,随处都是土产店和饭馆,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地方。但是,由于过度改造,给人一种少数民族主题公园的感觉,原有的建筑和生活气息都消失了。其实对于外国人来说具有吸引力的是感受少数民族原有的朴素生活。

随后,我去了凯里周边的几个村落。非常震惊的是那些地方的公路都修得很好。我听说贵州省多山,以为处于深山中的少数民族村落里的交通会很恶劣。但在中国要致富先修路的政策下,这些地方的交通情况被大大改善。

传统工艺的传承

石桥村是产纸的地方,以前的造纸法作为传统工艺被传承了下来。现在村民们在洞窟中造纸。由于当地水质非常适合造纸,这里生产的纸很结实,至少可以保存1000年。手工造纸这点和日本的和纸很像。我买了几张,纸张质量都很好,纸中间还夹有花、草,看起来十分漂亮,用来做伴手礼也不错。

之后我来到季刀苗寨。那里的传统工艺是苗族的刺绣,已经形成产业。村里设有刺绣协会,传承刺绣文化,兼买刺绣工艺品。2014年开始,每名刺绣女工年均增收3000元。这只是个开始,未来还将不断发展。

像这些村落,由于保留了苗族原有的生活风貌,特别吸引外国人。此外,传承传统文化在现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也非常重要。而且这些地方的水、空气都很干净,食品没有打过农药,可以放心食用。虽说是贫困地区,但人们看起来都很开心,比起在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生活的人们,心灵更加充实。

但即使是在致力于发展旅游业的贵州省,也有很多人没有去过这些村落,非常遗憾。果然,喜欢宏伟壮丽景色的中国人,似乎喜欢西河村这样有宏大景色的村落。而外国人,从我这个日本人的视角出发,却发现了中国的另一面的魅力。

这次我去了青曼村。那里有一个韮冢刺绣陈列馆。2000年3月到访青曼村的韮冢善夫先生被苗族刺绣打动,为了保护这种刺绣文化,决意在这里建造陈列馆。但随后不久,韮冢善夫先生去世,他的妻子,喜久江女士继承其遗志,于2003年11月建成了陈列馆。为当地刺绣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在贵州的深山旅行,偶然到访村落的日本人感动于苗族文化,建造纪念馆。被当地人忽略的魅力之处就这样被外国人发现,这样的例子可能不只这一个。

现在,每年有600万以上中国游客访问日本。据说今年达到了800万。中国游客去日本游玩,他们上传到微信的照片,很多是普通的日本人都不了解的地方、食物和传统商品。看着这些照片,日本人也可以重新发现日本的魅力。

中日两国的民间交流增多,在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同时,也可以重新发现两国的魅力。通过中日两国民间交流的扩大,将中国人不曾注意到的中国的新魅力传达给世界。

结束语:1,看不透的伪装,正如猜不透的人心;弄不明的感情,读不懂的心灵。与其多心,不如少根筋;与其红了眼眶,不如笑着原谅。人生一世,难得糊涂,活得太清楚,才是最大的不明白。人知足就会快乐,心简单就会幸福;

2,日子,要的是知足;生活,要的是幸福;生命,要的是健康;心情,要的是愉快;工作,要的是顺心;家庭,要的是和睦;情怀,要的是美丽;前行,要的是动力;理想,要的是信念;感情,要的是温暖。

第2个回答  2017-12-26

丑怪的海参

  海参本身没什么味道,怎么做都可以,这反倒成了烹饪手艺的试金石。内行的吃家为了品鉴餐馆的水平,经常会点海参料理,大厨的烹饪特性一吃便知。

  有人说:“最先吃海参的人,肯定要有很大的勇气。”像生锈了一样红红的、长着肉刺的小型海参,是其丑怪同类中的丑怪,而且非常腥臭。不过,这种海参却是营养价值最高的。

  清代大饮食家的代表人物文人袁枚在文中写道,用颜色相近的香菇、木耳等与海参搭配,风味甚佳。海参相当于海里的人参,之所以在中国很贵重,恐怕跟中国近海出产不多有关。因此自古以来,海参在中国的售价都很高。日本德川时代,长崎便将海参装在草袋里远销海外。除了海参,还有干鲍和鱼翅,这三种是日本对华出口的最高级海产品。

  但并非每个人都爱吃。慈禧太后就不喜欢。这位老太婆喜欢肉类,特别是鸭子,而对海产品没什么兴趣。

  消失的生鱼片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脍炙人口”。“炙”指烤肉,“脍”则是生鱼片。这两样东西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物。相传因吴越争霸而闻名的越王勾践,正在会稽食用生鱼片的时候,遭到吴国军队的袭击,惊慌失措的勾践把剩余的食物全部倒入江中,被弃入江的生鱼片化成江中的小鱼,叫“银鱼”,又称作“脍残鱼”。也许人们实在不忍心生鱼片被扔入江中后就此腐化,以至于想象到生鱼片化成银鱼的情景。这个传说既有几分欣喜,又有几分哀戚。

  中国人从前也是吃生鱼片的,只是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生鱼片就从餐桌上消失了。宋代大诗人梅尧臣有诗,题为《设脍示坐客》,其中有这样的两句:“萧萧云叶落盘面,粟粟霜卜为缕衣。”意思是生鱼片宛如云叶般落入盘面,像霜一样白的萝卜切成了细丝衣。可见当时连生鱼片的配菜都有了。这说明最晚到

  11世纪,中国还有生鱼片。根据博学之人的说法,由于宋代煤炭普及使用,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同样的火力,于是用火烹饪的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如此说来,美轮美奂的宋瓷的兴盛或许跟这种新的火力也有关系。

  在火成为生活中重要角色的时代,恐怕像生鱼片这种不使用火的食物,便渐渐日薄西山了吧!

  勇猛果敢的鱼翅

  在中餐的整桌菜肴中,倘若不见燕窝和鱼翅,则这桌宴席的品格就会大打折扣。这两样东西之所以备受珍视,其中的一个原因恐怕在于,燕窝和鱼翅都不是中国本土的产物。燕窝的主产地是泰国,而鱼翅除了潮州外海仅有不多的产量以外,中国消费的鱼翅几乎都依靠进口,其中产自日本的最多。

  鱼翅之所以备受推崇,想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能够联想到鲨鱼那种勇猛果敢的个性吧。中国人吃鱼翅,并不是毫无由头的。据说在古时候,宫廷的膳食中出现了一种用鲤鱼鳍做成的菜。虽说中国的鲤鱼比日本的大,但鱼鳍也不过只有一星半点。于是,厨子们便四处打听搜寻,看看有没有鱼鳍更大的大鱼。

  话又说回来,人们都说小小的鲤鱼还要“跳龙门”呢,可谓劲头十足。每逢男儿节,鲤鱼大有在天空中逍遥游行之势,充满了活力和朝气。也许人们正是因为希望得到这样的精气神,才开始吃鲤鱼的精力之源———鱼鳍。

  说一句题外话,背鳍的部分,在中文里称为“旗”。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们,在背后插上小旗子出征,而勇猛的鲨鱼则将背鳍竖起,在大海中游弋。将这种英姿与旗帜联想在一起,真亏得中国人的想象力。

  味道丰腴的鲍鱼

  在中国,上等的宴席称为“参鲍翅”。“参”指的是海参,“翅”指的是鱼翅,而中间的“鲍”指的就是鲍鱼。在中餐里,使用干鲍比使用罐头鲍鱼更高级。从价格上看,干鲍也贵得多。说到干品,人们容易强调其便于保存的这一方面。例如,有人会说原本应该是在新鲜的状态下吃的海鲜,由于一时捕获过多,没办法,只好把多余的晒干保存起来。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简直是大错特错。干品吸收了宝贵的日光,另外,还把稀释了味道的水分蒸发掉,因而味道浓缩了。也许应当说,紫外线的照射使干品增添了些许“黄金”的味道。不少人甚至极端地认为,中式菜肴里的鲍鱼只有干品才是最好的。

  无论如何,鲍鱼毕竟是热门的海味,有各种各样的烹饪法。《随园食单》有“鳆鱼炒薄片甚佳”的记述。据《本草纲目》记载,鳆鱼产于山东北海岸和广东,而随园则位于南京,因此袁枚吃到的估计是干鲍。如果不切薄一些,只是单纯炒的话,恐怕很硬。

  不过,以干品为材料时,原则上要用水泡软,鲍鱼也不例外。但薄片也只是程度的问题。鲍鱼的一大特色是肉质丰腴,如果把鲍鱼切得薄到能够看透,就会失去肉质丰腴的特色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