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你眼里是怎样的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30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对曹操恨得牙痒痒的;上学后,学习曹操的诗歌,发现这个奸诈之人还有如此文艺的一面,在慢慢地了解后,发现其实真实的曹操并不是《三国》中所描述的那样,我也喜欢了这位枭雄!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到《三国志演义》,更而想到戏台上那一位花脸的奸臣??其实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位英雄”。

确实,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他出生在一个宦官家庭,少有大志,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崭露头角,并逐步扩大了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打败豪强割据势力袁绍、袁术、吕布等,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曹操在北方屯田并兴修水利,对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曹操用人唯贤,打破了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各阶级人才,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曹操是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篇慷慨激昂、悲壮苍凉,深受后人喜爱??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7c6a7efce1b9d16c689e7a8f8deb48f8d5464a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一、曹操是个坦率真诚,才华横溢,胸怀大志的英雄

曹操其实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如:望梅止渴这个故事中说到:有次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说:“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口水。他们凭借着这个,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最终征战得以胜利.

官渡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正由于曹操的人才政策救了他.在这场战役中,他全赖三个人——刘晔,荀攸,许攸.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胜利,这全在于他的用人之道.我们可以细分来看:刘晔,荀攸,许攸都是人才,献计献策,有化险为夷之功,可以说一计敌万人,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能看到一个聪明机智的曹操!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e3e6709c93d70cf5788d7c4f3dcd100bba12b8c?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二,曹操是一个重视人才,以诚待人,有胆有识的领导者

曹操在《短歌行》中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来表达他爱慕贤才,对人才的渴望。而曹操与关羽的故事更是看出他对人才的爱惜。曹操对自己的武将的态度亦是如此.在和张绣的战斗中,典韦舍身救了曹操.操自祭之,哭着对部下说道:"吾所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是泣典韦也!"后来再过襄阳时,想到此事,操又于马上大哭,即下马设祭筵,吊亡魂,亲三拜墓前;连那匹被射死的典韦的马也一道祭了,三军将士无不为之感动.虽然有刘备"泣送徐庶","三顾茅庐",孙权抚周泰的故事,并传以千百年的佳话,但若除去扩大了的拥刘反曹的偏见,与曹操之两祭典韦,三哭郭嘉,痛悼庞恐可差比肩.曹操是识人才,爱人才的.并且曹操的爱是真诚的爱,不象周瑜那样爱孔明之才,其爱便是杀,形似杀了孔明,天下就太平了,东吴就太平了.也正是由于曹操能谦恭下士,广招天下英杰,他的帐下才集中了许多的谋臣武将,其人数之多,能力之强,都远远超过了刘备,孙权.

三、曹操是一个酷爱诗歌的真性情之人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心情。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

四、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残酷好杀,奸诈多变之人

个人感觉在古时只要是身居高位者都有这一特点,当然曹操的多疑与奸诈既成就了他也成就了后人对他的骂名!曹操这个人是个很复杂的人。他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个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结论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那么在我们看来,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上好像长了很多的脸,一会儿出现的是这张脸,一会儿展示给我们的是另一张脸。但是大家注意一条,不管哪张脸,都是曹操的,不会认做是别人的。能够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性格统一于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824ab18972bd407bbbdae3470899e510eb3098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其实在宋代之前,曹操无论是在封建统治阶层还是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都基本上属于一个正面人物。例如:西晋陈寿在《三国志》中称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西晋陆机在《吊魏武帝文》中称曹操“建元功于九有,故举世之所推”。直至宋代之前,曹操的形象仍然是比较高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祭魏太祖文》中称赞曹操“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於往代”。

曹操形象的根本性的转变出现在宋代。苏轼曾在《东坡志林》提到:“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曹操的形象在广大百姓的心中已经有了明显的转变。理学家朱熹也曾对曹操进行攻击:“只有先主名分正”“曹操自是贼”。陆游诗中也有“帮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的句子。再到后来又逐渐出现了丑化曹操的剧目,这一点在元代的杂剧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元代民间艺人的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中对于曹操的丑化,则更加说明曹操在广大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已经被大大贬低。罗贯中最后来了个集大成,他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于曹操的塑造,更是令曹操的“奸绝”形象活灵活现,深入人心。

对于曹操,我认为他是一代英雄,虽然他也缺点,但他也是位正面人物!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