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当孩子伤心、难过、生气时该怎么办?分享一个落地实用的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杰瑞的冷静太空》是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博士(Dr. Jane Nelsen)创作的第一本有关《正面管教》的绘本。绘本中的小男孩杰瑞因为摔了一跤,打碎了为爸爸生日做的陶碗,怒气冲冲地回到家,大发脾气,又摔门又用脚踢桌子。妈妈接纳了杰瑞的感受,并引导他建立了自己的冷静角——杰瑞的冷静太空。

当杰瑞又出现情绪问题(画画时把颜料洒在画纸上很生气)时,他主动到“冷静太空”坐了一会,并且逐渐冷静了下来,这说明妈妈帮助他成功地找到了处理情绪的方法。

带楚妞第N次读完了《杰瑞的冷静太空》。

楚妈合上绘本,问楚妞:“你要不要也和杰瑞一样,建立自己的冷静角?当你伤心、难过、生气的时候可以到你的冷静角里坐一会,感觉好了再出来找妈妈。”

楚妞点点头。

楚妈问:“杰瑞建立了自己的冷静太空,你想要建立什么样的冷静角?”

楚妞说:“我要建一个冷静城堡。”

楚妈继续问:“你想要怎么建立呢?”

楚妞回答:“我要画一幅城堡的画。”

楚妈最近上正面管教的家长系统课,家里刚好有一些上课用的大白纸,就拿了一张铺在地板上,再把楚妞的画笔拿出来,两个人趴在地上开始画画,楚妞画她的城堡,还有小朋友们在城堡附近玩耍,楚妈画了一棵结有各种水果的大树。(请自动忽略楚妈“不羁”的画风,哈哈)

画好以后,楚妈问楚妞:“当你伤心、难过、生气的时候,待在家里的哪个地方能让你感觉好起来?我们就把画贴上去。”

楚妞想了一会,说:“沙发上。”

然后,楚妈和楚妞一起把画贴在了沙发后面的墙壁上,楚妞的冷静角就建好了。

过了几天,早上起床后。

楚妞想玩楚爸手机上的游戏,楚爸不同意,楚妞有些不高兴,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楚妞上学前。

楚妈发现了楚妞的情绪不对头,就问楚妞:“宝贝,你现在是有点生气吗?”

楚妞看了楚爸一眼,不情愿地点点头。

楚妈说:“如果你现在感到生气,可以到你的冷静角里去坐一会,感觉好了再过来找妈妈,妈妈和你一起去幼儿园上学。”

楚妞一听,就乖乖地坐到沙发上去了。

过了几分钟,楚妈正在穿鞋时,楚妞从沙发上走过来,平静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好了,我们一起去幼儿园吧!”

又过了几天,吃晚饭时。

楚妞不肯好好吃饭,被楚妈说了几句,有点生气,自己主动到沙发旁边坐着,玩了一会乐高积木。(楚妈当时忙着吃饭,没有注意到楚妞去冷静角的这个细节)

楚妞玩了几分钟,磨磨唧唧地又来到了楚妈旁边。

楚妈还在为她不好好吃饭的事情闹心,顺嘴又说了她几句。

楚妞突然反问楚妈:“妈妈,我都已经冷静过了,你怎么还训我呢?”

楚妈一听,立刻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赶紧闭上了嘴。(很多时候,往往是我们大人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爱发脾气,对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伙伴们也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

再过了几天,依旧吃晚饭时。

楚妞想玩楚妈手机里的游戏,楚妈不同意。

楚妞当然不高兴了,趴在餐桌旁边的椅子上,不说话。

楚妈意识到她有点生气了,就问她:“宝贝,你觉得去你的冷静角待几分钟会不会好一些?”

楚妞气鼓鼓地走到沙发旁边,趴到沙发上去了。

过了十分钟左右,楚妈见楚妞还趴在沙发上,就问了她一句:“你现在感觉好了吗?”

楚妞羞涩地笑了笑,点点头。

楚妈愉快地说:“那我们现在一起去读书吧!”

说完,楚妈拉着楚妞的小手,一起到学习桌前看书去了。

我原本以为,让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冷静角虽然建好了,并不确定是否能发挥作用。出乎意料的是,冷静角建好以后就发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楚妞有情绪的时候真的愿意去坐一会,玩一会,然后感觉就好了。

有些伙伴可能会觉得,为什么孩子犯了错误还要让他做感觉好起来的事情,比如玩积木、读书等,看起来好像在奖励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不然。感觉好,才能做的好,只有孩子感觉好了,才愿意和我们合作,一起关注解决问题,而问题的解决才是我们最想要的结果,对吗?

但是,我和楚妞建立冷静角时出现了一个失误——把冷静角建在了沙发上。在孩子眼中,冷静角是属于她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别人是不能随便进入的。所以,我们家随即出现了这样一幕:楚妞回家后看到爷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很不高兴,认为爷爷侵入了她的地盘,不仅把电视关了,还把爷爷赶到房间里去了。。。所以,伙伴们在和孩子建立冷静角时,一定要建在相对独立的小区域,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了。

如果我们事先向孩子们解释了冷静期,如果孩子们帮助设计了有助于让他们感觉好起来的一个地方,并且在需要时家长或老师能这么问:“你觉得去‘积极暂停’区(或者是孩子们喜欢的任何叫法)会不会好些?”那么,当孩子受到挫折时,给孩子一段冷静期会非常有效。

——正面管教[M],[美]简·尼尔森著,玉冰译,京华出版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