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C陆恬讲解五级曲目《肖邦波兰圆舞曲G小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波兰圆舞曲G小调》肖邦7岁的创作

肖邦波兰圆舞曲G小调,是钢琴考级中的五级曲目,肖邦7岁时写的曲子,是肖邦创作的第一首圆舞曲。别看肖邦创作这首曲子时只有7岁哦,曲子已经能显出肖邦浪漫而富有诗意的创作的特质,写作方式很诗意、浪漫。不愧是“钢琴诗人”,原来也是从娃娃抓起的。肖邦是学钢琴的宝宝们必弹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很特别,虽然肖邦是浪漫派的,但是弹奏肖邦音乐应该站在古典的角度欣赏和弹奏肖邦,才能弹出舞曲的古典高贵、典雅。很多学生因为无法体会到古典的东西,所以弹出来的效果如打字机一样机械,很勤奋的练琴却只是一个勤奋的“键盘侠”,很伤有木有!没事陆恬老师可以拯救你,老铁们赶紧张小凳子来围观吧。

课程简介:

练把位不要练切音,如何分把位练习;如何弹出舞曲的优美,避免像打字机一样弹奏,如何弹好八分音符;如何感受和把握速度的变化;如何弹出曲子里不同的角色性格;如何弹出舞曲中舞步高贵的感觉。

主讲老师:陆恬

钢琴诗人肖邦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

1817年开始创作;

1818年登台演出;

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

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

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作品多以钢琴曲为主,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被是人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肖邦7岁就开始创作,他的作品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

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肖邦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裕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

李斯特和肖邦的故事——相互欣赏,知己

1831年,波兰作曲家肖邦在华沙起义失败后,只身流亡至法国巴黎定居.年轻的肖邦虽然才华出众,却空有大志而无施展之地,为求生计,只得以教书为生,处境甚为落魄.

一个偶然的机会,肖邦结识了鼎鼎大名的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两人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当时的李斯特在巴黎上流文艺沙龙中已是名闻遇迩的骄子,可他对虽然默默无闻但才华横溢的肖邦却大为赞赏.他想:决不能让肖邦这个人才埋没,必须帮他赢得观众.

一天,巴黎街头广告登出了钢琴大师李斯特举行个人演奏会的消息,剧场门口人头挤挤,门票一售而空.

紫红色的帷幕徐徐拉开,灯光下,风度潇洒的李斯特身着燕尾服朝观众致意.台下掌声雷动,李斯特朝观众行礼后,便转身坐在钢琴前,摆好演奏姿势.

灯熄了,剧场内一片寂静,人们憋息静气地闭上眼睛,准备享受美好的音乐声.

琴声响了,咚咚的琴声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如夜莺啼鸣;时而如诉如泣,时而如歌如舞;琴声激昂时,剧场内便响起掌声;琴声悲切时,剧场内又响起抽泣声,观众完全被那美妙的音乐征服了.

演奏结束,人们跳起来,兴奋地高喊:“李斯特!李斯特!”可灯一亮,大家傻了.观众看到舞台上坐的根本不是李斯特,而是一位眼中闪着泪花的陌生年轻人.他就是肖邦.

人们大为惊愕,原来,那时有个规矩,演奏钢琴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以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便利用这个空子,灯一熄,就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

当观众明白刚才的演奏竟出自面前这位年轻人之手后,变惊愕为惊喜.剧场内,掌声四起.鲜花一束束地朝台上飞去.

于是,一位伟大的钢琴演奏家瞩目于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