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颂善的军用飞机研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7

在几十年的工作中,陆颂善参加组织和主持了多种飞机的试制生产技术
工作。50年代在112厂期间,陆颂善即参加了歼-5和歼教1的试制,作为副总工艺师,负责组织工艺方案的论证、制定,对图纸资料进行工艺性审查,独当一面地主管机加钳焊工艺工作。歼-5是一种高亚音速歼击机,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喷气式歼击机之一。该机于1956年9月试制成功,从而使中国跨入喷气时代,跻身于世界少数能制造喷气式飞机国家的行列。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歼教1,是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飞机,于1958年7月首飞。
调西安172厂后,陆颂善先后组织和主持了轰6、运7、运8、70工程等多种飞机的试制生产技术工作,主持了轰6机的改进改型。轰6是一种高亚音速中型轰炸机,是我国仿制的苏制图-16 飞机。是当时中国试制的吨位最大的飞机,全机零件多,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及工作量大。
在试制过程中,陆颂善组织技术力量,补齐了苏联未提供的强度计算等资料,编制了新工艺和关键技术资料,攻克了多项技术关键,应用了多项新技术。
该机于1968年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中型轰炸机的历史,填补了航空工业的空白。
轰6原型机转入批生产后,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和飞机的生存力,根据部队使用要求,陆颂善参加组织了对轰6机的改进改型。 早在1963年,为配合原子弹的研制和试验,上级要求172厂将一架轰-6飞机
改装成核武器运载机,总体方案要求改装和增装投放挂弹系统、加温保温系统、防辐射系统和临时性试验设备。1964年完成改装。
1965年5月14日,经改装的轰6飞机携带原子弹在我国西部上空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空中核试验,为我国国防科学试验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69年,把一架图-16飞机改装成供试验发动机用的空中试车台。
1970年,把一架轰6飞机改装为靶6母机,即可携带高空高速无人驾驶靶机的运载母机。
为了提高轰6飞机的领航精度,减轻领航员的负担,从而提高作战能力,1981年,在轰6机上加装第二代自动领航轰炸系统,深受部队欢迎。
为了提高轰6机的自卫生存能力,1980年,完成了轰6机加装自卫干扰设备的改装。轰6丁型机,在左右机翼下各挂一枚空舰导弹,用于攻击敌人的舰艇,为此该机增加了导弹瞄准火力控制系统、自动领航轰炸系统、导弹加温系统和新式雷达等,并对一些结构作了加强。
该机于1981年改装完毕。在遥测实弹打靶中取得四发四中的可喜成绩,飞行性能良好。
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以上改装,大大拓宽了轰6机用途,使轰6产品不断更新,逐步发展为一机多用,一机多型的系列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