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坡坞镇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流坡坞的“坞”字《词源》上是这样解释的:“坞,小障也。村落之外筑土为堡,藉以保障守卫也。”《新华字典》上解释为:“坞,古城堡也。”《新华字典》上解释为:“坞,古城堡也。”由此看来,古时候流坡坞地处战略要地,很可能是一个大军营,故筑坞为障。又因为古时候,流坡坞东门外一华里处有一条河,河水顺坡而下,至今这条古河道尚存,流坡坞就因此而得名。
流坡坞是阳信的重镇之一,向有东坡西坞之称,地处惠民至沧洲和沾化至德州官道的交叉点,有四门四关,十字街比四周高出四五米,村落周围筑有八米多高的土围子,围子外是十米多宽的“城壕”,四门上都建有石桥。1996年,小城镇建设时,因十字街太高向下削平了两米多,在地下约1.7米处发现了很多碎砖烂瓦和一些破碎的坛坛罐罐,这是古时人群居住的见证,但无法考证是哪个时期留下来的。直到清朝末年,大街两旁还保留着原来的前出厦的建筑风格,厦院的立柱排列整齐,好像两列整装待发的士兵。解放时这些建筑还比较完整,刻有“紫气东来”的大匾,还高高悬挂在东大门的门洞里。可惜的是在那个敢想敢干的“大跃进”年代里,绝大部分建筑已是荡然无存,惟有西门上的石桥侥幸保存下来。
这座石桥名曰“长安桥”,桥两旁的石栏杆上刻有两首绝句,没有题目没有写作年代,作者署名是“竹轩山人”。石栏受风化作用,字迹模糊且残缺不全。
流坡坞是县内历史悠久、繁荣昌盛的重要集镇,素有“先有流坡坞,后有阳信城”之说。三国时,系魏国的军事重镇。唐初,因其东临圣寿寺,北靠古鬲津河,中部高突,坡度很大,凡粮船、乘船赴寺祈祷者,均在此停泊。主街呈十字形,四门皆有石桥。圣寿寺占地99顷,养有99窝蜂,可见其规模之大。至宋代,阳信县治所曾计划迁往该地,后因选不到“法场”而弃。该镇地处惠民至沧州和沾化至德州官道的交叉点,曾有四门四关,至今仍有一段古城墙未毁。十字街比四周高出4、5米,村落周围筑有8米多高的土围子,围子外是10米多宽的“城壕”,四门上都建有石桥。1996年小城镇建设时,因十字街太高向下削平了2米多,在地下约1.7米处发现了很多碎砖烂瓦和一些破碎的坛、罐,这是古人群居住的见证。镇上的大多数古建筑皆毁于“文革”,惟有西门上的石桥得以侥幸保存。
1958年建流坡坞公社,1964年改区,1970年复改公社,1984年设乡,1995年改镇。1997年,面积70.7平方千米,人口4万,辖流坡坞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南斜、大王庄、小马、王嘉会、李纪、东李昂、西李昂、金解、前菅、后菅、前孙、后孙、盆张、西董庙、三姓庄、陈才、四户王、东商、西商、周家、张举仁、张窝头、李图、水牛李、逯王、杨大夫、褚家、大马、幽家、张聂、张铁匠、沙窝、蔡家、北韩、刘卢阁、苇子刘、北董、大光、东苟、中苟、西苟、张古庄、段家、红门堂、王迪吉、河底刘、黄家、阎家、邢家、朱家、杨玉头、李铁匠、窦家、风台吕、王凤豪、张泮、曹集、大陈、二陈、崔李、徐赵、张马、韩家、马家胡同、刘港、宋集70个行政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