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原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2-02
【内容摘要】:“学困生”,是指对学习感到有困难、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的班级里都有学困生,面对学困生,教师往往忽略了他们的存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要努力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全面发展。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困生,是我们所有老师的责任。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更多地关注“学困生”,分析他们的成因,寻找对策,把爱倾注给他们,千方百计采取措施转化“学困生”。 关键词:学困生、爱、尊重、赏识、自信心 一、在爱和信任的前提下,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后进生同样具有进步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他们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应具体学生具体分析,逐个解决。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若想要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尊敬,首先要关心和尊敬他人,而对待学困生更要如此。优等生得到的关注比较多,表现的机会也比较多,而学困生得到的关注多数是因批评而引起的。这需要老师给他们更多的善意的关心和信任,让他们理解老师对他们是爱的,是喜欢的,而不是厌恶的。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去拥抱学生,才能真正感化学生,才有可能细致观察,正确评价,宽容对待学生们。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尤其需要有爱心的老师完成,爱心是促进学生进步基础和情感前提,而缺少爱心,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它的人性本质。 在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我逐渐了解班级学困生的“病因”所在: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原因父母离异而性格内向,孤僻,并伴有自卑心理,导致学习成绩落后。面对这种类型的学困生,我主动找他们谈心,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给他们以宽容的态度,平等地与其交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动员家长主动过问,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有些后进生成绩差,是因为没有学习目标。针对情况,指导他们制定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而且经常督促他们检查自己的目标实现情况,以此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还有的孩子是因为过早的成熟,心理负担过重……面对不同的问题学生,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这种“对症下药”的教育方式,取得的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二、尊重、理解学困生,端正其学习态度 有位学者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真诚的爱和尊重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学困生往往最需要这把钥匙。苏霍姆林斯基也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学困生在班级中常被学生鄙视,有些教师也指定他们是班级的“包袱”。殊不知他们心里有一种压抑感,存在厌学情绪,自信心不强。如果这时教师还用粗暴专制的教育方法去对待学生,用讽刺挖苦的口吻去数落学生,那么,教师不仅不会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给学生的心灵投下阴影,让学生内心感到痛苦和教导,对教师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热情,诚恳和信任的思想去感染他们,打动他们的心灵,并采取适当的形式去引导他们。比如当我看见学困生抄其他同学的作业时,我不但不责备,还主动将最好学生的作业本借给他们抄,并叮嘱他们要“一抄、二读、三背”,第二天上课,有意识地叫学困生站起来口头做一遍,同样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每次的单元测验,我将成绩有进步学困生名字提出来及时表扬,让他们也享受一下成功的欢乐及喜悦。有些学困生的头脑反应的慢点,有时一个简单的时态讲几遍还不理解,我不厌其烦地再多讲几遍。无数事实证明,学困生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我们一定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端正其学习态度,给每一个学困生爱和尊重。三、课堂教学中要赏识、激励学困生,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 在一些老师眼里,学困生常常被冷落、被遗忘,因而学困生常常以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所以就不思进取、自暴自弃。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需要懂得如何去赏识每一位学生,需要懂得如何使教育过程充满智慧;他善于把一切意外化为积极因素,善于发现并保护每一位学生一切美好品质的种子;他不仅能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更可贵的是,他能够避免摧毁孩子的自信心,学会欣赏学困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表扬要大张旗鼓,批评要拐弯抹角。学困生受到老师批评的几率比较大,表扬比较少。很多学困生都比较自卑,建立不起来自信。老师要多关注学困生,尽量多的表扬他们。比如,在课堂上学生举手,就表示他有学习的愿望和表达的渴望。尽管他的理解存在误区、有待引领,但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它,也不要急于将正确的答案和盘托出,而要明知故问、循循善诱。学困生一般学习兴趣较差,但他们往往对其它事物感兴趣,因而,老师应注意观察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使他们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并加倍努力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四、以小组活动为契机,树立学困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自信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自信心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要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学困生的自信心。爱是自信的源泉,教师必须对学困生付出百分的爱;成就是自信的催化剂,必须让学困生经常有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困生往往缺乏的是自信心,他们认为自己不行,样样不如人,各种活动也不愿参加,把自己封闭起来,小心翼翼的生活着。培养了学困生的自信心,是他们成长的基础,教师必须刻意去做。每次小组合作时,分组注意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搭配。组内分工力求做到合理,先让学困生承担一些简单的任务,使他们有能力完成此任务,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他们就溶入到小组学习活动中了,成为不可缺少的一员。体验成功的机率越多,获得的成功感就越强,创造成功的积极性越高。作为教师必须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发现学困生的细微进步,经常赞美,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将对他们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合作学习,保护了学边困生的参与权,他们参与意识慢慢地增强了;保证了他们的交流权,他们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他们也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合作学习对创优产来说,就变成了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少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启迪学生的智慧,养成良好的品格都离不开爱的土壤。因此,教师的爱,必须是无私的爱,无歧视的爱。对优等生不知不觉的爱,对学困生则要特意去爱。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成长,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在教师的爱中,他会闪耀出你意想不到的光芒,成就他的一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